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第二百五十五章張沅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五章張沅案

第二百五十五章張沅案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22日  作者:唐曉非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唐曉非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石子明不過二十八歲,卻掌了大宋教學、輿論兩大塊。

大宋的學術風氣乃歷朝歷代之最,其地位不言而喻。

皇帝欲行革新之舉,卻將此重任交給了一個二十八歲的年輕人。

僅僅是因為他寫了一篇《百家大世疏》?

這大宋天下的儒林泰斗雖然安靜地傳教著自己的學術,但內心肯定是不服氣的。

朝堂上的大佬們皆知石子明從政經驗不足,不過心里也十分清楚,皇帝要扶持他,便是有大佬為石子明在背后推波助瀾,助他掃除障礙。

眼下石子明之匯報,必然要牽動一些人的心弦,掀起一陣波瀾。

只是沒有人知道,這陣波瀾將會有多大。

會不會如去年皇帝掃清中原,發配十數萬儒生一樣。

雖說皇帝在清掃中原叛逆之時,已經發配了一批儒生,但這大宋儒生千千萬,豈是一次就能壓下去的?

說到底,那些儒生在學術界的地位一般般,不過是背后的人故意挑唆起來對抗皇帝的犧牲品。

真正的儒生強勢派,還在這東京城,還在這大宋天下穩穩扎著根!

有宋一代,儒學登峰造極境。

豈是皇帝一次就能撲滅的?

便說大宋的四大書院,乃是大宋儒學最盛之地。

每一個書院都有當代大儒講學,其中四大書院之首的岳麓書院,有民謠“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并且稱書院為“瀟湘洙泗”,將它與孔子在家講學的地方并稱。

當今天子欲興百家之學,凡是對抗朝廷的儒生皆已發配邊疆。

但朝堂諸公皆知,四大書院,民間大儒,都未曾發聲。

那到底是默認了天子的做法,還是以退為進?

同為儒學出身的宰相們,絕不會相信民間大儒會默認了天子的做法。

學術教育一事,最不能以強硬手段壓制。

古語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即便是秦始皇焚書坑儒,儒生依舊千千萬。

大宋的大儒們也知道,皇帝要興百家學說,如先前那些年輕儒生們般抗議,是沒有用的,反而給了皇帝施展強硬手段的理由。

不如轉而沉默下來,繼續好好教自己的書,他們相信,這大宋的年輕人是能分辨得清哪些是圣人之學,哪些又是販夫走卒之學!

石洵小兒不過跳梁小丑耳,焉能憑一己之力,撼動圣學之道?

事實上,這一年多,大宋的整個教育的改制非常緩慢,至少現在大宋還是以儒學為主。

即便翰林學院的政令下放到了四大學院,令其改制,分設百科。

但百科卻如同虛設。

又即便是石子明在東京、杭州、江陵府、長安等地都開始興建新學學院,也開始在民間尋找習百家之學者,亦不能立刻改變局面。

眼下大宋在學業方面,已經形成了兩極對立之局面。

儒學對立其余百家學說!

應天府國子監更是有人發表文章,公然諷刺當朝翰林乃禍亂天下之惡首。

事實上,與明朝那些沒有骨氣讀書人不同。

宋朝的讀書人,大多數孤高清傲,該有的氣節倒還是有的。

趙桓之所以要打壓儒生,絕對不是看不起宋朝的讀書人,也并非覺得儒學乃禍亂世間之學。

經歷了歐陽修等人的古文運動,儒學在宋的風氣還算健康,務實,學以致用。

事實上,許多人不知,儒生到唐晚期和宋一代如此昌盛起來,還和當時的佛學有關。

佛學作為外來學說,在南北朝時期立下腳跟,在唐宋時期,華夏的知識分子認為佛學是蠱惑人心的學說。

所以,無論是唐朝韓愈還是宋朝石介、歐陽修,都是排佛的前鋒,他們以系統性發展儒學來對抗佛學。

如果宋朝的儒學不昌盛,很可能給了佛學空子,讓當時的華夏成為半個佛國。

這是華夏的精英們不愿意看到的。

趙桓要壓制儒學,僅僅是因為,儒學太強大了,強大到快要綁架華夏文化。

華夏文化又豈只有儒家之學?

石洵出列匯報今年一年的翰林之事。

一、在東京城修建帝國軍事學院,將以前武學并入帝國學院。在東京城興修東京大學,設百科之學,于靖康三年六月可竣工。

二、在杭州、江陵府、成都府、幽州府、京兆府各修建一所大學,各有十所小學,十所中學。

三、義務教育法已然起草完畢,靖康三年正月十六由朝廷正式頒布。

四、又在東京、杭州府、江陵府、成都府、幽州府、廣州府、京兆府各修建書館三座,與民之教。

五、整編民間所有私塾。

六、大宋邸報的修建任務已下發全國,包括新收復的靜海路。

如此匯報下來,眾人聽得倒是覺得大宋新學進展不錯。

但堂上大臣們心中卻知道,新學看似不錯,卻舉步維艱。

各地的官府雖然在修建學校,卻不過是為了應付朝廷的政令罷了。

在一位史官修編靖康二年到靖康三年的所發生的事情的時候,如是所言:諸政皆受制此。

他想表達的意思是,靖康二年年末,相公們在匯報一年的事情的時候,看似新政都在落地執行,但其實都受到了很大的阻礙。

聽完石洵的匯報,下一個便是李綱的樞密院了,但被皇帝先制止住。

皇城司并非如同擺設,新學的推行實質情況到底如何,趙桓心中清楚。

眼下由政事堂主導執行的大宋商貿、工事都已經啟動,大宋需要更多的工事、商業人才,人才源于教育,但教育卻依然被儒家一家霸占。

如果說皇帝之前是在御外敵,平內亂,無暇顧及教育文化,那么現在,皇帝完全可以騰出時間來,好好陪這大宋的老頭子們玩一玩。

皇帝制止了李綱,便由何也出列。

“陛下,臣有本要奏!”

眾臣一見是何也何御史出來了,又是在石洵之后,心中微微一緊,怕是要出什么事了。

有何也何賤人的地方,肯定有禍事!

趙桓道:“何愛卿有何事要奏?”

“陛下,殿中丞張宏抨擊新學,公然對抗朝廷新政,請陛下免去張宏官職,發配邊疆!”

果然啊!

有大臣偷偷瞄了一眼周圍,發現張宏今日連早朝都沒有上,政治嗅覺靈敏的人一下子就聞到了風暴的氣息。

張宏只是一個殿中丞而已,平日里負責皇帝的服飾,為人寡言,絕不會抨擊新學,但眼下皇帝的狗腿子何御史都出來說了,說明此事八成已經坐實。

趙桓道:“何愛卿何出此言?”

何也道:“昨晚張宏之子張沅在書館前辱罵到書館聽學的平民白丁,言其不配讀圣賢之書!”

趙桓詫異道:“竟有此事!”

按照正常流暢,這個時候督察院劉御司該出來了。

果然,劉彥宗出列。

劉彥宗一出列,大臣們心下更能確定,此事已成鐵案,怕是督察院已經連夜立案,張沅此刻已經在獄中了。

以劉御司的手段,該交代的,不該交代的,都已經交代了。

我們立足于美利堅合眾國,對美利堅合眾國華人服務


上一章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