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貧之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貧之策

第二百五十二章扶貧之策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21日  作者:唐曉非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唐曉非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小貼士:頁面上方臨時書架會自動保存您本電腦上的閱讀記錄,無需注冊

如此看來,商戶需另設一個府衙來專門幫助一些鄉村下戶和坊郭五等下戶脫貧!

這脫貧的方式,便如趙桓搞的一個農學速成館一樣,教授鄉村下戶一些他們不懂,但對他們又有實際用處的知識。◢隨*夢◢小*說Щщш.suimeng

后世不是有一句話嗎:知識就是力量。

幫助他們提升力量,營造好的社會環境。

徐處仁道:“臣亦贊同趙相公所言,如此這般,方為圣道,便另立一府衙,專門傳授百姓農學、工學或商學,甚至大學也不拘泥于少年人,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想學,朝廷不當有年齡限制。”

趙桓道:“唐愛卿以為如何?”

“臣亦贊同趙相公與徐相公所言,可做了兩手準備,一是鼓勵百姓能上學的上學,無論老少,不過下戶、五等下戶家中貧瘠,不一定上得起學,二是多多開設如農學速成館這種簡單之學,無償授業,足以滿足百姓的需求。”

趙桓點了點頭,如此這般,便要逆推大宋的教學體系了。

石子明按照趙桓的想法,將大宋的教學體系分了小、中、大三等,是為了提高人們的知識水平。

但其實還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例如大學的等級,大學畢業后,是入朝為官,還是進入民間?

進入民間能做什么?

大宋的商業整體來說,還太單薄,就業機會不多。

而且因為之前科舉積累下來的冗官問題,實際上到現在還沒有根本性解決。

趙桓是他娘的殺了很多人,但和五十萬公務猿這種數量比起來,趙桓殺的那些又算什么?

目前還有大量的在編人員是無所事事的,靠朝廷養著的。

而現在朝廷要在各地開設無償授業的免費速成館,這些人就派上用場了。

趙桓記得去年的時候,便讓徐處仁將陳旉的《農書》印刷下來,下發下去,不知此事進度如何了。

“徐愛卿,那《農書》的印刷和授業到了哪一步?”

徐處仁道:“回稟陛下,《農書》先后已經印刷000冊,下放到京畿路各鎮上,由鎮監對每一個鎮做統一管控。”

“徐愛卿,此事需要給朕交個結果出來,朕要可以看得見的結果,證明百姓們真的在學《農書》,并且學到了實用的東西,《農書》是要推行到全國的,現如今京畿路若是都推行不下去,更別說整個大宋。”

徐處仁道:“陛下放心,臣定親自去視察。”

“有勞朕的太宰了。”趙桓道,“農業問題一日不解決,朕一日寢食難安。”

“陛下心懷黎民,臣等當為陛下分憂。”

趙桓思忖片刻道:“如此,農學速成館便放置到各個鎮、鄉里,手工藝、商學速成館,便放在城里,另外,叫速成館不太好聽,便叫民學。”

正好這大宋朝的公務猿也是臃腫,就算趙桓有心要砍,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砍干凈的,不如將這些人用起來。

趙桓又道:“趙愛卿今日所說的那件事,朕會讓人去處理,這四策中對鄉村下戶和坊郭下五等戶的借錢政策還需商酌,朕以為,鄉村下戶和坊郭下五等戶要借貸大宋銀行的錢也不是不可以,需要在由朝廷興建的紡織廠、藝造局等地方工作至少五年以上,掌握了些許手藝,取得了朝廷對其的認可文書,憑著文書可以向大宋銀行借貸部分錢財,以做其商貿錢資。”

“另外,嚴查民間高利貸者!”

趙鼎道:“陛下圣明,如此這般,風險依舊在可控之內,又能鼓勵更多人興百工之事。”

趙桓又道:“此事本是朕交給唐恪,讓他在民間給朕先扶持一批民間商人的,便由唐愛卿來去辦理,朝廷每年多少名額,你與徐愛卿去計較,他是要完成朕給他的任務的,五等下戶的收入,他會據此與你商定名額數。”

唐恪心中叫苦:“臣遵旨!”

趙桓心里樂著,就讓徐處仁和唐恪去掐吧,掐一個結果出來給朕就行。

如此《銀行于大宋商貿四策》便由趙鼎回去重做修改再議,幾位大臣剛走。

趙桓便將劉彥宗叫來。

劉彥宗前一段時間在東京城的日子過得非常舒服。

為什么?

因為皇帝不在啊,沒有人找他。

于是他趁著這個空檔,每日去和小姑娘們談人生談理想。

當他得知皇帝回來的消息,便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

所以,他已經把他的刀重新磨了一下,又開始準備幫皇帝去砍人。

“臣參見天子。”

“劉愛卿,朕最近睡不著覺。”

劉彥宗道:“臣愿為天子分憂,萬死不辭。”

“不需要你死,只需要你辦件事,讓朕好好睡一覺。”

“請天子示下。”

“去幫石子明好好肅整那些腦子有坑的高貴讀書人。”

劉彥宗心如閃電,必然又有人作死傳到皇帝耳邊里來了。

這是自己下去了要好好打聽打聽,看東京城最近有沒有哪個覺得自己讀圣賢書讀多了,腦子又開始抽了。

這事在大宋國太普遍了,這大宋國重文一百多年。

什么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種奇葩言論受到全國病態追捧,也足見大宋的文人們有多自戀!

眼下皇帝要興百家之學,才重用了石子明。

又在京畿路大肆推廣授業之學。

但怕是現在又有人出來跳了,又有人在囂張地叫喊皇帝你刀子鋒不鋒利了,來砍我一刀試試!

劉彥宗道:“陛下放心,臣能在三個月之內,肅整東京城的學術風氣。”

劉彥宗告退后,連夜回去。

劉彥宗跑到皇城司去詢問,一問才知道原來今天在城東的書館發生一件小事,據說當時趙鼎還路過駐足。

從皇城司離開,劉彥宗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了。

那個張沅真是他娘的找死。

仗著自己老爹是個殿中丞,就他娘的在天子腳下裝逼。

現在朝廷正是要普及教學的關鍵時候,總有些蠢貨是活得不耐煩了。

按照天子的脾氣,那個張沅該死了,天子一定會認為他活著太他媽浪費大宋寶貴的空氣了。

但當眾欺壓平民百姓,還罪不至死。

栽贓、陷害、設局、肅清這種事,劉彥宗、秦檜、謝大海等人都是好手,而且手段了得。

就說這張沅在城東書館一事,皇城司的人,連宵夜都沒來得及吃,收到何禮明的命令,便快馬向殿中丞張宏的府邸趕去。

且說這殿中丞是何官職?

并非政事堂,也不屬于樞密院,更不屬于司法、翰林等院,而是皇帝直接管的。

雖說只是從五品,比知府還要小了一品,但皇帝近臣,負責皇帝的衣著服飾,平日里見天子的機會多了去了。

但那又如何,這天未亮,張府的大門就被人用力踹開。

重要聲明

如果侵犯了您的權利,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24小時之內進行處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導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負任何責任。

suimeng789gmail(替換#)

湘ICP備16816888號12015


上一章  |  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