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說»»正文卷正文卷文/勝為王本章字數:2639:
不論面前,這個道士有多么的年輕。
僅僅一眼,云孟子就可以確定,這個年輕的道士,不是凡人!
如同超脫了宇宙天地,仿佛已經不在這個世界。飄飄渺渺,但是看上去又真實存在。種種矛盾,在這個年輕的道士身上體現,但是同時,每一種天地自然,每一種法則規律,有很流暢的在他身邊出現。
在這個道士身上,你僅僅一眼,就像是看到了另一個宇宙。
千言萬語,云孟子不知道該如何的形容這種感覺。
這一跪,是堅定地向道之心,這一跪,是對于修道的向往,是對于仙道的渴望。云孟子不傻,神龍旋繞,種種不可思議在眼前出現,眼前的張道然,絕對是一個他無法想象的存在。
“人人都說,張真人如同仙人謫塵,圣人再世,現在看來,傳言非虛,一切都有道理...”
如果不是親眼看到此時的張道然,云孟子也不會相信,一個修道者,會體現出這種種神異。
“起來吧...”
聲音和煦,如同一股春風拂面,云孟子不知不覺站起了身子。
心中驚駭不已,云孟子強制讓自己心境平靜下去。雙膝一彎,云孟子再次跪倒在地:“真人,弟子虔心向道,數十年如一日,就是想要見證真我,體悟大道...奈何弟子心性愚鈍,悟性不足,空讀道經數十年,至今沒有什么感悟...”
“悟了,就是悟了。不悟,縱然經文讀過千萬遍,也很難體悟其中大道...”
張道然淡淡的看了一眼云孟子,神色平靜:“大道在我,不在經文。經文之中有大道,只是大道需要明悟。大道本來就是法則規則,本來是不存在的,只有境界足夠,只有能夠明悟,才能夠看到...飄飄渺渺,真真假假,虛幻藏真,真中孕假。只有撥云見日,見證本源,才會悟道...”
“滾滾紅塵,修道者不知凡幾,經文道經經典,數千年來,不知道有多少圣人之言。而真正能夠成仙了道,體悟其中真意的能有幾個?”
云孟子跪伏在地,他聽懂了,但是更迷惑了。
剛要詢問,張道然繼續說道:“道在經文,道在天地,道在萬物,其實天地在我心,大道如我意...”
“好了,大道機緣,在于命數演變,在于緣法指引...如今,貧道就要講解大道,這是一種機緣,你或許能夠因此入道,或許一無所獲。大道種種,全在你自己體悟...”
張道然一揮衣袖,靜靜坐在石墩上。
云孟子心中黯然的站起身來,坐在湖心島弟子身后。他心中惆悵萬分,雖然他機緣走進這里,能夠見到張道然,但是,當真正見到種種神異,見到仙家手段,他的內心波瀾暗生,對于仙道的向往,可以說達到了修道數十年來的而最頂點。
本以為,自己機緣能夠走到這里,能夠被張道然另眼相看,但是現在看來,到了張道然這種境界,天下種種,皆在我心。世間萬事,不饒我魂。
拜師學藝,恐怕已經行不通了...
“哎...”
云孟子心中嘆息不已,他知道,他現在的機緣,并不是機緣。如果當年,張道然名聲初顯,還沒有收弟子的時候,他能夠前來拜師學藝,恐怕還真的能夠成為湖心島弟子。
心中黯然的同時,云孟子心中有感覺到自己很是幸運。
數千修道者,最終能夠來到這里聽道的,卻只有自己。因為心中貪念?
云孟子很清楚,自己心中依然有著貪念,而且有著或許比別人還要貪婪的貪念。只是因為,人參的出現,讓他心中有了警惕,所以,在見到福壽仙桃的剎那,云孟子就感覺到了不同尋常,所以才沒有與其他人一樣,去爭奪仙桃...
“貧道,起碼還能夠聽到張真人講道...而其他人,現在還在欲望世界轉悠吧...起碼,貧道這是屬于,抓住了自己的機緣...”
云孟子心中有些安定,機緣,只有屬于自己的,那才是機緣。
數千聽道者,沒有來到這里,該如何能夠聽道?
“機緣在我,我心有道。貪念不散,機緣難現...所謂貪念,是一種私欲,是一種貪婪,也可以說是一種向往,一種渴望...貪念無處不在,如同法則道法一般,不論是萬靈之長的人類,還是咆哮山林的野獸,只要是生靈,具有生命,都有貪念。貪念不可除,只在本心分是非...”
張道然的聲音傳來,云孟子心中一驚,這才了解到什么才是貪念。貪財、貪色、貪生、貪命...所有的貪,才組成了這個世界一切地思想...
貪念,才是世界的本源?
云孟子不清楚,但是這一刻,他知道,只要有思想,就會有貪念。
就比如,人類最基本的思想吃飯,也是一種貪念。在饑餓的時候,對于飯菜,對于食物的向往,其實就是一種貪念。
云孟子有些些迷茫:“既然,貪念無處不在,那么佛門戒律之中,戒貪,貪念該如何戒除?除非死了?”
“是了...張真人說,貪念不可除,本心分是非...”
貪念千千萬萬,只要有思想就會有貪念。那么,貪念有的是本能,有的是善意,那么就有的貪念是一種惡意。既然貪念處處存在,只要有生命就會有貪念,那么只要能夠明辨是非,分出好壞。懲惡揚善不就行了?
貪念,或許不是對于一個人的鄙夷,或許是一種勉勵?
那么,向往長生不死,那么修道,是不是貪婪的延續?是不是貪生,貪命的結果?
“貧道有萬法,傳法是為緣...天地本源為我修道,我講解道法,是為世界圓滿...”張道然聲音繼續傳來:“貧道開辟一方空間,分為九九八十一個區域。或者你在某一個區域之內,或許,你在貧道面前...貧道講道,發現顯示諸天,自然每一個道友都能夠聽到...”
云孟子一呆,法相諸天?
這是什么意思?
在這里聽道的每一個人,也都有些迷惑。
但此時,在其他區域之中,忽然空中如同一面明鏡,整個天空仿佛透明。如同撥云見日,一尊法相,占據整個天空,仿佛就坐在面前。
不似虛影,而是真真實實,有血有肉,一尊法相,普普通通,卻又散發著種種玄妙。只是他們境界太低,無法體悟。法相就是張道然法相諸天的手段。
“貧道講道時間不長,能有多少領悟,能不能入道,就看你們自己的悟性...貧道講道之后,會把修道界的行為準則,告訴每一位...修道,本就是超脫自我的一種過程,你們自己把握吧...”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