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霸主第793章軍事售多好利國利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魏霸主 >>大魏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793章軍事售多好利國利民

第793章軍事售多好利國利民


更新時間:2019年05月22日  作者:tx程志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tx程志 | 大魏霸主 
賬號:

密碼: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二月天]

https://最快更新!無!


通過一連串的動作,司馬聃獲得了軍方的大力。他是晉朝自晉武帝司馬炎以來唯一一個可以掌握軍隊的皇帝,哪怕這支直屬于司馬聃的軍隊只有七萬六千多人,但是卻開了一個好頭。

有了軍隊的,特別是五城兵馬這支駐扎在建康周邊的禁軍部隊的,司馬聃的皇位算是真正坐穩了。司馬聃這樣才可以大力推行他的改革,但是這個時候司馬聃發現晉朝軍隊的裝備非常差,用冉明送給司馬聃的鎧甲,晉軍裝備的弓箭在三十距離內根本射不穿,用冉明送給他的橫刀和晉軍制式裝備的環首刀對砍,無一例外,環首刀盡數折斷。

這讓司馬聃非常擔憂,這樣的裝備如果和魏軍對陣,豈有勝利的道理。其實司馬聃這個溫室里成長的娃娃哪里知道冉明送給他的橫刀、明光鎧甲無一不是精品,別說是晉軍,就算是在魏軍軍中,也不是大量裝備的。光那一套明光鎧甲,就是用了二十六斤百煉精鋼費時三個半月才打造而成的,即使要價百萬錢,估計也是有價無市,至于那幾柄橫刀,幾乎達到了千煉級別,加上新式的淬火工藝,熟銅鎏金把手,光造價就高達三十萬錢,這樣的裝備,就連富裕的冉明也無力給軍隊裝備。

可是司馬聃卻不知道這些啊,他只知道魏國的裝備強過晉軍太多了,這次讓王坦之北上魏國,就是抱著試試的態度,無論如何也要購買一批。可是魏國大臣幾乎一面倒,沒有人同意賣。

王坦之只好掏出實話:“晉朝購買軍資絕對不是針對魏國,而是準備討伐不臣。”

雖然表面上異姓桓溫晉朝的臣子,可是明眼人都知道桓溫已經是晉朝最大的腫瘤了。司馬聃的這個理由雖然讓部分大臣動搖,可是冉閔卻不同意了:“雖然晉國準備討伐不臣,但是誰又能預測將來會發生什么事情,怎么能將這么重要的軍事物資向外出售?”

冉明卻是不以為意:“賣,為什么不賣?”

發戰爭財啊,這是僅次于天上掉金餅子最容易致富的美事,其實哪怕晉國不提起這個茬,他都會想方設法的讓晉朝來買,賣給晉朝再賣給桓溫,讓桓溫和司馬聃進行軍備競賽,從而讓司馬聃和桓溫把有限的財力都投入到軍事競賽中。

冉閔道:“晉朝是我們的敵……潛在對手,將來無論是桓溫戰勝晉國,還是晉國消滅桓溫,那么多精良裝備在對手手中,總會給大魏制造無數麻煩。”

“國之重器,豈能輕易授人?”謝安也行業,販毒比起軍火生意來說,簡直弱暴了。

面對,滿朝不懂經濟的官員,冉明也沒有辦法。他不是皇帝,可是強行下令命官員執行,如果想促成這個交易,冉明必須拿出可以說服魏國眾臣的東西。市場決定經濟的論點可能會有點復雜,可是在后世誰不知道美帝是怎么發展起來的?還不是依靠戰爭財,在一戰二戰期間,大賣軍火,從而成為世界頭號霸主。可是在這個時代,偏偏沒有人懂。

冉明就打了一個迂回,經過冉閔的同意,冉明讓人從宮外帶進來一批武器。這些武器還是目前魏軍軍中的制式裝備,像中壘軍中的札甲,射聲軍中的大黃弩,以及步軍中的橫刀、陌刀軍中的明光鎧甲,以及將作監中尚在驗證的板甲等等。冉明隨手拿起一套札甲道:“諸位臣工,此乃我大魏普遍裝備的札甲,這種札甲防御輕弓能力只能勉強尚可,但是若要防御槍矛的捅、刺,以及橫刀、斧的劈、砍則相對差得太多。可是這種明光鎧甲無論在防御箭擊還是捅刺又或者劈砍,都比札甲有著明顯的提高,只要裝備這種鎧甲,在戰場上可以大大減少士卒的傷亡率。”

不待眾臣提問,冉明就繼續說道:“或許有人會說,既然明光鎧甲優勢這么明顯,為何不全面裝備我大魏虎賁?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因為沒錢。札甲的造價只要八千錢,而明光鎧甲的造價幾乎是札甲的兩倍。目前大魏軍隊只有三分之一的軍隊裝備了明光鎧甲,若是全面換裝,這就需要增加至少十八萬套,這就需要將近三十萬金。特別是槍、矛之類的武器,比起步槊或馬槊,威力要小很多,但是槊的造價太高,大魏根本承擔不起。”

張乾道:“太子殿下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向晉國賣出裝備,從而有錢換裝更好的裝備?”

冉明點點頭道:“如果達成這次軍購買,我們自然不可能以制造價格賣給晉國,至少要翻一倍或者兩倍的價格,我們賣給晉國一套鎧甲,就可以賺到一套。還有一點,大魏的將作監生產規模不大,如果遇到大規模戰爭,以現在的生產規模根本沒有辦法滿足需要求。因為需要所以發展,現在是賣給了競爭對手一份,但是對手需要的越多,我們造兵器的作坊也會越來越多,而在兵器作坊增多的時候我們并沒有多少投入,建立兵器作坊的本錢都是那些競爭對手在向我們購買的時候提供的。所以,現在他們需要得越多,未來我們的產量就會得到多強的增長。本宮這么說,諸位可聽懂了?”

別人聽沒有聽懂,冉閔卻是已經懂了。冉閔道:“太子的意思是,我們用這些用他人的財帛來改善各郡縣內政的機會,我們大魏現在鋼鐵的產量非常快,除了用來修路,甚至連犁、耙、鍬等農具都用上了上好的鋼鐵,鋼鐵這種東西,如果不利用存放非常麻煩,現在可以賣出去。用賺來的財帛,建設郡縣的溝渠或道路。”

魏國的財政收入其實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已經突破了一百萬金,如果折算成銅錢,這相當于一千萬貫,當然比起大宋高達一億六千萬貫的財政收入來說,還是太少。但是比起大唐貞觀年間四百萬貫來說,已經高出太多了。

可是魏國已經廢除了雜役,百姓不用自帶錢糧,服徭役。官府的各類工程,統統都是有償招募,這樣以來,魏國朝廷的開支也大了太多。

冉閔是看不到百姓受苦的皇帝,他想到了微服時發現的周莊現象,其實周莊這種固步自封的村落還有很多,這也不怪這些周氏族太蠢,而是他們被后趙時期的各類徭役和雜稅搞怕了。要想改變這種情況,依靠強迫不行,只是依靠慢慢的引導。

想到這里,冉閔頓了一頓又道:“其實,我們可以借著這個機會,根據各郡的實際情況來安排職能,既是各郡自己的特色,哪怕能一時間壯大敵人,可是對我們的好處更大。同時,我們因為產生加大,生產的數額達到一個量,必然會使得工藝更加完善,還很可能發現新的技術,來提高產能的同時使產品優質化。”

冉閔說得很輕聲,一字一頓,一板一眼,那雙眼眸要是能發光,射出來的絕對是況下,要想實行市場經濟,恐怕中國只會輪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只有在國家可控性引導的規劃下,才能實現工業化。

魏國的基礎破壞非常嚴重,要想恢復,其實也不是容易的事情。青州還好點,那是因為冉明的引導,各個行業相對較成熟多了。可是其他各州郡則差得太多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說穿了就是一個蒸汽機,這個東西并不算太復雜,原理冉明也懂,只是具體構造卻不清楚。但是這個時代,市場遠沒有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大,采取人力、畜力、風力或水力生產,基本上可以滿足現在的需求。

冉閔的五年計劃經濟,其實已經有了初步的架構,就是各郡縣根據各地的優勢進行引導性發展。初步已經取得了成功,魏國各地基本上都采取了生態循環養、種、殖,這樣以來,不僅可以提高百姓的整體收入,特別是雞、鴨、鵝、豬、羊的養殖,百姓人家雖然不像中產階級那樣經常吃肉,可是有了雞蛋、鴨蛋,也讓百姓的體質有了很大的改變。

產能其實是可以通過刺如果不好好把握,肯定會遭受天譴的。

關于給晉國的裝備銷售,冉閔最終拍板:“以魏軍即將換裝的札甲為主、弩機以大黃弩、腳踏弩等老式弩機為主,魏軍裝備開始漸漸向精鋼質甲胄和兵刃轉換。而且只售成品,皮毛、皮革、不在銷售之類。

同時,冉明提意向晉朝推售魏國的軍用干糧,像罐頭、牛肉干、奶粉等。

報送后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

歡迎收藏本站


上一章  |  大魏霸主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