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中小
莊老實帶著人,趕著大車把兩萬貫紙鈔和銅錢送到了王家,并陪著不安的王金娘子去了大宋錢莊,把這筆錢存了進去。
按照現在的利息來計算,僅憑著這筆錢的利息就能讓王家衣食無憂,過上好日子。
王金在家里吃了一頓飯,囑咐了妻兒,然后換了身衣裳出門。
門外有衙役在等候,王金說道:“小人還想去榆林巷。”
他稍后出現在榆林巷,在側門那里跪下磕頭,然后起身跟著衙役們去了牢中。
三年的牢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但兩萬貫的錢財卻讓這三年監禁多了些喜劇色彩。
蘇軾出來了,背后那人是誰?
皇城司的人收回來了,鄉兵們也回了城外,這件事仿佛煙消云散。
河堤在不斷修補中,每日耗費的錢糧不少。
北方的消息依舊不斷傳來。
富弼已經趕到了幽州城下,沈安的獨斷專行結束了。
有人在歡喜,文彥博嘆道:“這群蠢貨,在沙場上,富弼只會聽沈安的,他們歡喜個什么?”
司馬光也覺得那些人很蠢,“綁了蘇軾的那人依舊沒有消息。”
文彥博突然笑了起來,“你要知道,沈安在北方,這對于那人而言是個好消息。”
“是。”司馬光知道,若是沈安在汴梁的話,那人會被打斷雙腿,然后扔到了某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去。
“沈家只憑著財力就能讓人忌憚。”文彥博苦笑道:“那楊卓雪用兩萬貫告誡了許多人,只是背后那人卻沒尋到。”
“等沈安回來,他會接著尋。”司馬光說道:“那人就是個有仇必報的。”
王金并不知曉背后那人的底細,所以整個汴梁都覺得那人走了狗屎運。
慶寧宮中,趙頊的影子被燭火拉的很長。他放下毛筆,漫不經心的道:“動手!”
“是。”
王崇年急匆匆的出去了。
他尋到了張八年。
“大王有令,動手!”
張八年看著他,“大王可知曉這般做的后果?”
王崇年說道:“你以為呢?”
張八年頷首,然后吩咐道:“弄死李年,把尸骸丟在囚禁蘇軾那地方的外面。”
第二天早上,當李年的尸骸在那院子的外面被發現后,汴梁震動。
李年是何金東的妻弟,他就是靠著何金東才發的家。何金東被王雱騙了的四萬貫里,有一萬貫是他的。
瞬間李年的作案動機就清楚了。
但是誰弄死了他?
有人在盯著王雱。
有人在盯著沈家。
誰都沒想到是趙頊。
錢糧不斷輸送去了河堤上,也不斷往北方輸送。
北伐不能缺糧,誰敢讓北伐缺糧,官家回頭就會弄死他。
這是大家的共識。
趙頊現在每日只吃兩餐,宮中的曹太后和高滔滔也是如此。
“這糕點好吃。”
高滔滔只吃兩頓飯,但糕點是不會缺的。
這就是貴人版本的節食。
而趙頊卻是結結實實的只吃兩餐。
年輕人不吃午飯會很難受,肚子叫喚,有的人還會頭暈。
趙頊覺得有些暈。
包拯的聲音很洪亮。
“……發現三處河堤岌岌可危,臣彈劾先前巡查河堤的官吏……此等人,不嚴懲不足以平民憤!”
趙頊點點頭,覺得暈乎。
肚子里那種空蕩蕩的感覺太難受了。
包拯抬頭,憤怒的模樣有些嚇人,“若非是及時發現,一旦發了大水,河北路危矣!”
“讓人去!”趙頊有些沒精打采的道:“再去查探河堤,務必要萬無一失。”
文彥博干咳了一聲。
“大王,北邊的糧草……”
他看了韓絳一眼,“三司才說錢糧有些緊。”
韓絳沒想到自己的一句牢騷就被文彥博給利用上了,他面色有些難看的道:“三司還能支撐下去,錢糧無憂。”
文彥博微笑道:“如此老夫就放心了。”
他很是儒雅的回班,但這是一種姿態。
趙頊不喜歡這種姿態,所以稍后就讓人散了。
文彥博和司馬光走在一起,低聲說著此事。
“許多時候,只需說一句就夠了,等事情出來,那就是先見之明。”
這等手段堪稱是為官的要訣,司馬光以前就是愛較勁,見到不滿意的事兒非得要爭論一番才肯罷休。
“多謝。”文彥博不會平白無故的指導人,唯一的可能就是他覺得司馬光是自己的接班人。
兩人相對微笑,莫逆于心。
文彥博說道:“說是說,可還得關切河堤之事,否則一旦河北路成了澤國,就算是北伐獲勝,也無法壓住此事,就像是陰云……”
司馬光點頭,看著有些木然。
“萬歲!”
兩人剛走到樞密院這一段,就聽到了歡呼聲。
“什么?”
文彥博側耳傾聽。
“萬歲!”
更大的歡呼聲傳來。
前方守門的軍士已經忘記了軍律,沖出去查看。
可這里是皇城(1/2),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