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第1147章 讓沈安割了進宮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北宋大丈夫 >>北宋大丈夫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47章 讓沈安割了進宮吧

第1147章 讓沈安割了進宮吧


更新時間:2019年11月22日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迪巴拉爵士 | 北宋大丈夫 
*提示:僅放置最近瀏覽的10本書籍

是空的

位置:


《》


背景:

默認10pt

滾動速度:

趙頊尋個借口留了下來,和沈安去了書房。

一份藥三百文,成本約有數十文錢。

趙頊在計算,很簡單的數據,他卻滿頭大汗。

一百人一千人,最終能有多少人?

沒有一個人數不少算。

十萬人總是有的。還有,這個只有五文錢的成本,某沒對官家和宰輔們說實話。怕人多口雜,回頭你私下告訴官家。

沈安隨口給了個十萬人的數據,但對于這等大型騙術沒有絲毫抵抗力的時代而言,十萬人怕是打不住。

五文錢?你十萬人,一人算五份吧?趙頊在哆嗦,一不小心成本就降低了十倍,他覺得沈安的心腸肯定是黑色的。

沈安點頭,一份肯定是不夠的,那些人嘗到了甜頭,定然會從上到下都增加份額。所以某讓工坊現在就全力制作大力丸。

五十萬份,一份二百九十文,一億四千五百萬

這是雜學的數字,趙頊抬頭,覺得腦子有些發蒙。

多少貫來著?

一貫就算八百文吧。

沈安沒計算過這個東西,他只是想利用大型騙術攪亂遼國內部。當那些人無心做事,整日都在琢磨著還有誰可以發展成為下線時,遼國呵呵!

十八萬貫

趙頊抬頭,眼睛里全是貪婪,十八萬貫啊!能做幾年?

不,你該問能做多少次。

沈安沒想到竟然有那么多,十八萬貫,竟然能賺那么多?

十八萬貫若是用在軍隊身上,就能養出幾支精銳來。

軍隊是一回事,趙曙登基后和臣子們的關系并不融洽,需要造勢

沈安說道:這生意不會只有一次,那些人會源源不斷的進貨,那十萬人就能形成一個循環,在耶律洪基下禁令之前,咱們少說能掙到百萬貫。

百萬貫啊!

沈安問道:宮中如今的日子如何?

還行。

原先趙曙從小金庫里弄了不少錢給外朝,宮中的日子一言難盡啊!連曹太后都重操舊業,開始了紡織。

幸而有玻璃生意橫空出世,宮中得了好大一筆分紅,于是度過了難關。

難關是過去了,可宮中的人口不少,富裕談不上。

漢唐時,皇室的日子堪稱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到了本朝,從仁宗開始,皇室的日子就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這個不妥啊!

沈安指指計算的紙,說道:官家最近太過強硬了,你說說該怎么和臣子們緩和氣氛?

帝王一味強硬并不好,比如說以后的明太祖,在他的眼中,官吏們大抵都是畜生,于是叫了人盯著他們,一旦發現貪腐,那沒說的,直接剝皮實草。

這樣的日子官吏們都過夠了,若非朱元璋是開國皇帝,手握兵權,大明定然是處處烽煙。

于是官吏們就這么忍耐著,等朱元璋一去,朱允就悲劇了。

那些官吏飽受朱元璋的‘虐待’,早就忍無可忍了,朱允一登基,大伙兒都覺得機會來了。

各種奏疏進了宮,大抵都是一個意見,讓朱允行仁政。

何謂仁政?在此時大抵就是摒棄朱元璋的那一套,大伙兒和光同塵。

這是外部因素,內部的話,朱允身邊的那伙人每日念叨,讓他要做仁君。

何謂仁君,亂殺人的定然不是仁君。

朱允本就沒多少主見,還年輕,所以沒幾下就舉手投降了。

前面的朱元璋很強硬,如剝皮實草等,著實慘烈,可隨后的反彈也不輕。

官場風氣驟然一變,等過了數十年后,已然不可抑制,貪腐變成了明晃晃的規矩,官吏們拿的心安理得。

趙頊想了想,要不

他和沈安相對一視,一個念頭涌上來。

稍后他回去請見趙曙。

趙曙正在吃大力丸,咬一口,覺得酸酸甜甜的,很是有趣。

趙頊進來見了就說道:官家,這東西不能吃太多。

為何?

趙曙沒覺得有什么不妥。

這個大力丸開胃,可卻能倒牙,還有,吃多了傷胃。

趙曙一愣,趙頊接著說道:方子是沈安請了幾個名醫琢磨出來的,藥材很是簡單。

沒壞處,可以吃,但任何東西吃多了都有害處。

罷了。

趙曙覺得自己喜歡上了這一口,但還是控制吧。

官家,這個大力丸怕是能掙到不少

趙曙一聽眼睛就亮了。

可憐他身為帝王,可宮中的花銷大,外面的進項多年沒變過,而且他還減免過不少地方的貢獻,說起來真是可憐啊!

能掙多少?

帝王和商人般的談錢,讓陳忠珩不禁嘆息不已,想起了先帝。

只要聽到哪里受災或是有難處,外朝的官員們面露難色,一句沒錢了,趙禎就打開內藏庫,只管往外拉錢。

這樣的帝王堪稱仁君沒有問題,只是后續的帝王日子就難過了。

趙曙摸了一枚大力丸,摩挲著外面的油紙,不禁口舌生津。

好東西啊!

第一批少說能掙十八萬貫。

多少?

趙曙剝開了油紙,有些愣神。

十八萬貫。

趙曙滿面紅光的道:十八萬貫是小事,我看重的卻是此事對遼國的破壞。這就和賭錢一般,一旦沾上了就沒法脫手,民風大壞啊!

他心情一好,看著兒子分外的順眼,賞大郎一千貫錢。

一千貫錢在如今可不少了,趙曙覺得自己很大方。

趙頊苦笑道:官家,后續加起來,估摸著能掙百萬貫。

趙曙不禁把剝開的大力丸送進嘴里,用力的咀嚼著。

百萬貫?怎么有那么多?

是啊!趙頊把事情分析了一遍,最后說道:坐著就有錢掙,那些人會發狂的去拉人,然后讓自己發展的人再買關鍵這東西它只有五文錢的成本。

趙曙不禁震驚了,吸吸鼻子道:五文錢?那個沈安他上次竟然騙了我和宰輔。

成本那么低,關鍵這事兒就和滾雪球差不多,越滾越大。

趙曙倒吸一口涼氣,說道:你能分多少?

他有些失態了,趙頊低頭道:大概有三十萬貫吧。

三十萬貫吶!

趙曙突然有些發楞。

就在前幾年,朝中錢糧吃緊,幾萬貫就能讓宰輔頭疼,讓三司使絞盡腦汁那時候真是難啊!

那幾年大宋的日子并不好過,每到年底就是三司使想自殺的日子,各處的窟窿要想方設法的去補,就和后世的補鍋匠一樣。

可如今三十萬貫卻唾手可得,何其的輕松。

趙曙起身往外走,趙頊跟在身后,給了陳忠珩一個試探的眼色。

陳忠珩搖頭,表示自己也不知道官家在想什么。

我幼時在宮中,經常聽到的就是規矩,祖宗規矩。

后來第二次進宮,那些先生說的最多的也是規矩。

趙曙在往后宮去,趙頊見了就止步。

從出閣開始,他就是個成年人了,不得允許不得進后宮。

趙曙回頭莞爾一笑,走吧。

趙頊這才跟在后面。

祖宗規矩是做什么的?趙曙負手走在前面,嘴角帶著冷笑,我以為祖宗立下的規矩,怕的是后世子孫不爭氣,所以就用這些規矩框住他們,不得逾越,那么即便是不爭氣也壞不到哪去。

可到了臣子的手中,祖宗規矩卻成了他們的利器。但凡對他們有利的就是祖宗規矩,而對他們不利的,自然就不是,可笑!

陳忠珩縮縮脖頸,想到了好基友沈安。

三十萬貫啊!

宮中都能分到三十萬貫,沈安能分多少?

七十萬貫,那么多錢怎么用?

富可敵國不是好事啊!

陳忠珩決定等哪次找機會給沈安說說。

父子二人會和了高滔滔,趙頊把事情說了,高滔滔只覺得腦子有些發蒙。

我們家有三十萬貫?

三十萬貫,這么一筆巨款就要從天而降了。

高滔滔馬上慈祥的看著兒子,大郎,你幫了他什么?

三十萬貫,皇家無功不受祿!

高滔滔在驚喜之后,馬上就提出了質疑。

趙頊說道:臣尋了御醫,最后的方子大多是以御醫的為主。

操蛋啊!

高滔滔心中一松,覺得這錢拿的心安理得,同時和趙曙相對一視,苦笑道:御醫是咱們的人,他們有著無數方子,可能用一個方子掙到百萬貫的卻不是咱們。

趙曙搖頭笑道:那沈安若是論掙錢的本事,他說第二,當世無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高滔滔有些艷羨的道:若是他進宮多好啊!

沈安若是進宮,執掌皇室資產,用不了幾年皇室就會發達了。

趙曙面色古怪,趙頊別過臉去在忍笑。

陳忠珩看了高滔滔一眼,圣人,沈安決計不會進宮的。

想讓沈安割了自己是不可能的,若是逼著他干,以陳忠珩的理解,那廝絕壁會造反。

高滔滔嘆息一聲,趙曙知道媳婦心情郁郁,就笑道:咱們是小家,大宋是大家。我時常在想啊,若是沈安再大些,哪怕只是大十歲,我就把他一腳踢到三司去,執掌大宋的錢袋子。

他這話說的很是輕松,但陳忠珩卻不禁為好基友感到了高興。

官家這是許諾了。

沈安現在二十多,十年后三十多,官家許諾十年后讓他擔任三司使。

大宋最年輕的計相將會在十年后誕生。

史冊上將會重重的記上這么一筆。

遠處,得了消息的曹太后已經出來了。

見過娘娘。

皇帝一家子行禮,曹太后含笑道:難得一家子來,正好老身這里有些果子,進來吧。

等進去之后,果然是有些水果,眾人吃了些,高滔滔就把事情說了。

娘娘您以后也能輕省些,那些活計都停了吧。

三十萬貫?曹御姐有些愣神,抬頭見任守忠在邊上一臉呆滯,就罵道:刁奴還不快去泡茶!

沒見官家他們都吃完果子了嗎?還等什么?

任守忠急匆匆的出去了,曹太后唏噓的道:老身此刻最后悔的便是當年為何沒從族里尋個好女子嫁給沈安。

從今天開始,每天的第一章更新時間改為:十二點,請大家留意。

感謝書友‘milibrony’的盟主打賞,下午加更。

小提示:按鍵返回上一頁,按→鍵進入上一頁,您還可以

1、本站會員登錄后,將免費體會到最順暢的閱讀方式[最少廣告]。

2、注冊本站會員,將《》加入書架,可以通過書架更快的了解更新信息。


上一章  |  北宋大丈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