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筆趣*閣,最快更新!
預言這種事通常都是好的不準壞的準,孫策說公務忙本是一句推脫之詞,沒想到就應驗了。
別駕武周從青州趕了回來,與他同行的是青州刺史田楷的使者劉獻。劉獻也是別駕,與武周的身份倒是旗鼓相當。但除了職務之外,他沒有一樣能和武周相提并論。看到孫策,劉獻就拜倒在地,請孫策出兵救援青州。
“別急,別急,起來慢慢說。”孫策連忙將劉獻扶起。“究竟怎么回事?”
劉獻已經亂了陣腳,一句囫圇話也說不出來,還是武周介紹了一下情況。
武周奉孫策之命趕往青州有兩個任務:一是勸田楷與孫策聯合,招降黃巾屯田,安頓地方;一是想田楷聯手圍剿劉備,但這兩個任務都失敗了。田楷對黃巾一點好感也沒有,至于劉備,田楷倒是想合作的,但他很快收到消息,劉備被孫策擊退,已經退到兗州境內,而且發達了,現在擁兵三萬,正與管亥、張饒等人在東平、濟北一帶作戰,接連取勝。黃巾軍進攻勢頭受阻,部分人馬退回青州的平原、濟南,田楷實力不足,連應付黃巾都捉襟見肘,根本不敢去找劉備的麻煩。
“冀州戰況可有進展?”
“公孫瓚敗了。”武周說道:“公孫瓚率領精銳騎兵突陣不成,戰事進入膠著,烏桓兵臨陣叛變,反戈一擊,冀州刺史嚴綱被殺,公孫瓚一潰千里,現在已經退到河間國,整軍再戰。”
武周說著,瞅了一眼劉獻。劉獻低著頭不吭聲。孫策明白,武周的消息來自于田楷,已經打了折扣,實際情況可能比這個更糟糕。嚴綱是公孫瓚所屬的冀州刺史,是獨當一面的大將,他臨陣被殺,他所領的人馬應該輸得極慘,接近于全軍覆沒。
冷兵器作戰通常是擊潰戰,很少能全殲。他用四千親衛營包圍關羽、張飛率領一千雜胡騎,費了那么多心思,準備那么充分,還讓關羽、張飛突圍而去,在兩軍交戰的戰場上,嚴綱被殺,若非敗得極慘,那就是運氣差到極點了。
從另一個角度說,這也驗證了郭嘉之前分析的結論:公孫瓚手下沒什么能用的人,兵力越多,對他來說越不利。他能統領的兵力也就是一兩萬之間,超過這個數量,他就指揮不靈了。
孫策對此早有心理準備,卻也不敢掉以輕心,送劉獻去驛館休息后,立刻和張纮、郭嘉商量。兗州正在大戰,戒備森嚴,郭嘉安排的細作很難及時把消息傳遞回來,這中間的時間差也很大,對決策影響不大。
張纮并不擔心袁紹。公孫瓚雖然敗了,但他還沒死,他損失了一部分兵力也未必是壞事。對他這種性格來說,大敗之后,信心受損,很可能會采取一個相對保守的戰術,先穩住陣腳,再圖反擊。只要他不盲動,短期內敗亡的可能性不大。就算他敗了,只要他不死,還保有一定實力,退回幽州,甚至到草原上,他還有一戰之力,持續對袁紹形成壓力。
袁紹短時間內還不可能南下,尤其是孫策退回汝南,沒有向北進軍意圖的情況下。如果孫策現在與劉備爭奪兗州,那情況就難說了。鄴城太靠南,為了保證后方安全,袁紹很可能會放棄公孫瓚,先揮師南下。但孫策也不能坐視袁紹攻擊公孫瓚。一旦公孫瓚被袁紹擊敗,甚至被袁紹殺死,袁紹沒有后顧之憂,就可以盡起幽州精騎南下,孫策將面臨重大壓力。
如果能給公孫瓚一定的支援,讓公孫瓚多支持一段時間,對孫策有利。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