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典韋上前一步,走到葛生等人面前,居高臨下,環顧四周。
典韋身高八尺以上,比普通人高一頭,而且膀闊腰圓,長得又兇,渾身著鐵甲,佩長刀,靜靜地站在孫策背后時沒什么感覺,此時逼到葛生等人面前,橫眉冷目,不用說一個字,就足以震懾在場的所有黃巾將領和一旁的親衛們。
他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倒拽牛的許褚,至少在體量上,典韋和許褚不相伯仲。身大力不虧,這是常識,不用孫策解釋,他們也清楚。怪不得孫策只帶一個人就敢闖他們的大營,原來他是有備而來啊。人都是怕死的,如果不是對典韋的武力有足夠的信心,孫策根本沒必要冒這個險。
“請葛大帥帶路,我想去會會這個許褚,可否?”孫策很客氣,也很自信。
葛生一口答應。
孫策隨即帶上典韋、陳到和義從步騎,加上秦牧率領的騎士千人,再加上葛生等人兩千多人,總共四千多人,浩浩蕩蕩,趕往譙縣城外的許褚家。
譙縣是豫州刺史部的治所,刺史部的從吏自然要隨行。不過孫策名聲不好,許劭吐血的事傳出之后,不少人都辭官不干了,缺員非常嚴重,來迎接他的只有寥寥數人,稱得上名士的只有別駕武周。
武周字伯南,竹邑人,是秦漢之際趙王武臣的后人,入漢之后也是官宦世家。他父親武端做過九江太守,還封了臨潁侯。武周本人有才學,名聲也不錯,被稱為雅士,現在是豫州刺史府的別駕,幾個主吏中唯一在職的。看得出來,武周對孫策也沒什么好印象,之所以來迎,只是出于無奈。比起寧可辭官不做也不愿意搭理孫策的桓家、丁家,他已經算是客氣的了。
孫策也沒什么興趣和這些名士打交道,反正州里政務已經讓杜襲代理,他和這些名士保持井水不犯河水就行了。他只和一個叫鄭札的文學從事聊了幾句,倒是談得來。他透露了想為袁術請謚的意思,鄭札聽了,主動請纓,愿意為孫策寫奏疏,而且很自信,倒是讓孫策很是意外。
蔡邕寫信給他的弟子阮瑀、路粹,但是這兩人一直沒有消息來,孫策也不知道他們是被什么耽誤了,或者是干脆不想來,暫時也顧不上。鄭札愿意代勞,他自然求之不得。他對鄭札沒什么印象,現在卻是感覺不錯,自然多說了兩句。
“鄭君認識曹孟德嗎?”
“自然認識。”鄭札笑道:“聽說將軍與曹孟德亦敵亦友?”
“哈哈哈……”孫策大笑。“沒錯,我視他為平生之敵,他也一心想殺我而后快。不過到
新書、、、、、、、、、、、、、
《》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給書友帶來非凡的閱讀享受,轉載收集,提供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