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掃了不遠處那些要前往東明運送糧食的一群人,胡亥神有異動,心中涌念。
這一次隨同兄弟公子高在中原之地治災。
現在來看,已經是有些失敗了。
雖如此,災情還是一定要有始有終解決的。
那么,欲要讓整件事情盡可能出彩一些,當有一些手段,當有一些不錯的事情發生。
這些人是一個機會。
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帝國十余年來,多懷柔于山東諸郡,否則,多年來父皇屢次東巡遇到麻煩,也不會沒有什么牽連和追究。
果然這些人可以多一些。
于這場災情有力一些,豈非好事?
這一次的中原水災,本就突然,和公子高一處治災失力,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若能夠將功補過,上之又上!
低語之,看向兄弟,甚是意動。
“聽起來,倒是可為。”
“只不過,這件事是屬于可遇不可求的吧?”
“也就剛好被咱們碰到了。”
“指望著中原之地多一些這樣的人,多難!”
“多難!”
“帝國統御山東十余年,一些事情雖有好轉,還不夠!”
胡亥之言。
有些動心。
本不在意這些人,只要這些人不搗亂就行了,讓胡亥監察一趟就行了,現在……胡亥說了那些事?
若是中原之地可以多一些這樣的人,父皇是否會歡喜?
應會喜歡!
對于治理中原的水災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助力,對于山東諸郡也是一個垂范。
可行?
又……不可行!
可行的前提,是中原有這樣心思的人很多,還是有一定實力的人,那些黔首庶民有心無力,也是無用。
而那些有一定實力的人,面對這等災情的選擇,從濮陽一地走來,自己心中有數。
閉門不出是常見的事情。
面對官府,更是一個個膽怯、害怕的不行,生怕官府把他們的家抄沒了,生怕官府把他們的庫房搬走!
著實令人不喜!
念及此,此般心思直接淡了許多。
“兄弟。”
“你多慮了。”
“多想了。”
“凡事第一個最為珍貴,最為難得。”
“咱們這些日子在中原行走,的確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但……難說沒有一些人沒有這樣的心思!”
“也許,就差一個良機。”
“如果以此事為典范,給于獎賞,公告中原諸郡,則……必然有仿效之人。”
“人,必然會越來越多。”
“事情也就好了。”
“對于中原諸郡的許多人家而言,他們對帝國多有畏懼,倘若這個時候,帝國對他們給點好顏色,則……所得不會少。”
“無論會有什么影響,于咱們都是好事。”
“至于所付出的,頂多一些小小的爵位或者田地之類。”
“兄弟,你覺得呢?”
胡亥搖搖頭。
兄弟所思固然有理,然則立下典范之事不過是順手而為,根本不費什么難事。
然則。
所收效果甚好。
借此推及山東諸郡,保不齊,可以讓更多的人有那般心思,反正好處太多太多。
“這個……,聽起來有些意思。”
“若是有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也的確可能出現。”
“可為。”
“你之意,要從這些人身上開始?”
公子高輕撫頷下,品輒其中的所得與所失,權衡之下,裨益的確不少,胡亥……有心。
于不遠處的那些人再次看了一眼,難不成……昊天看自己這些日子太倒霉,所以,現在給自己來了一些運氣?
“不錯,尤其為首之人還是一個儒家的讀書人,依從儒家的道理,他應該也會欣然此事的。”
“到時候賞給他一個小官做做,說不定他會更加用心用力!”
胡亥笑語頷首。
如果這些人是粗人,還要廢一番功夫,這些人的首領恰恰是一個疑似儒家的讀書人。
“既如此,那你接下來先看看他們此行是否為真!”
“若為真,就試著做一做!”
公子高應下。
“兄弟放心,這件事我會處理好的,爭取讓兄弟你這一次中原治災更加出色些。”
胡亥單手握拳,多有自信。
“風叔,這些秦狗還真是謹慎。”
“竟然……一路跟著我等來東明,如果不是提前都安排妥當了,還真是一件麻煩事。”
“風叔,那些秦狗找你去所為何事?”
“那些秦狗我看著都想要將他們狠狠的打一頓!然后一刀刀的砍死!”
“難道是想讓我等拿出更多的糧食?還是其它的一些事?還是懷疑我等的身份?”
“無需擔心,非大事。”
“說來還是一件意外之事,一些事情,原本我等所想要如何才能夠搭上那位公子高!”
“可惜,那位公子高已經離開東明,沿著大河西行。”
“只有這位公子胡亥了。”
“他!”
“不簡單。”
“雖然一路上話語不多,但……從我這些年的識人看人眼力來看,其人非尋常之輩。”
“風叔,喝茶!”
“風叔,那個胡亥找你何事?”
“胡亥不簡單?不簡單又有何用?嬴政的公子不少,胡亥不過尋常公子,論榮寵還是地位,都遠遠不如公子高。”
“從我等這段日子所得消息來看,那個胡亥就是公子高的走狗!”
“消息來看是那般,具體就不好說了。”
“也許這位公子胡亥也有一顆進益的心思呢?”
“身為嬴政的兒子,估計都有那些心思,只是一些人機會太小太小罷了。”
“風叔,那個胡亥找你何事?”
“我等只來尋那個公子高的,這個胡亥有何用?一些事情,他也根本做不了主!”
“不!”
“他似乎可以做主。”
“這一次咱們特意在公子高他們的必經之路上籌謀此事,所為,便是希望可以搭上公子高,以為將來之事。”
“公子高雖走了,機會還是留下了。”
“剛才那個公子胡亥相召我去,你們肯定難以猜出是為何事!”
“哈哈,無需猜。”
“直接告訴你等就好了。”
“那個公子胡亥所言,咱們此行此舉很好,若可,希望我等可以游說中原另外一些人為此事。”
“以助力中原災情快速渡過。”
“若可做到,可以封授我等爵位、田地。”
“若是做得好,還可以更多。”
“這件事……我猜那個公子高也會知道的。”
“嗯?”
“風叔,有這樣的事情?”
“那個胡亥想要讓風叔你去做那樣的事情?”
“那個胡亥怎么想的?”
“真以為小恩小惠就能夠讓我等去做事了?”
“想多了!”
“若非一些緣故,中原之地那些人無所動,已經給他面子了,還想讓我等去做那樣的事情。”
“風叔,那個胡亥真是這樣說的?”
“此事,不可為吧?”
“若是為之,我等接下來就危險了。”
“那些人現在不敢對秦國動手,對咱們下手還是可以做到的。”
“真要那樣做,第二日……咱們的性命都要堪憂了!”
“風叔,那個胡亥想什么呢?”
“讓我等游說更多的人施為此事?還要封授我等官爵?”
“凡事不可一概而論!”
“那些危險的事情先不說,單單胡亥說的這件事,若是所為,好處不小。”
“大體也合大人先前交代的事情。”
“可是,風叔,你也說了,這件事很危險,這場水災之地,很大一部分都落于大魏國的土地上。”
“咱們若為此事,被另外的一些魏人看到,還不知道會如何說咱們!”
“沒有力量的也就罷了。”
“有些力量的,指不定都會出動殺手。”
“按照大人的吩咐,咱們這一次會接觸一下公子高,接下來再尋找機會接觸。”
“時間長了,就熟悉了。”
“事情就可慢慢做了。”
“而按照風叔你剛才說的那個胡亥之言,無疑要將咱們置身于整個水災之地的火焰上。”
“那些我自然也能想到。”
“具體抉擇,我也難料。”
“胡亥……倒是沒有強求。”
“我意將消息傳給大人,讓大人抉擇。”
“傳給大人?”
“風叔,你覺大人是同意?還是反對?”
“當初大人落下這樣的吩咐,我便覺不太好。”
“如今的諸夏形勢雖艱難了一些,不至于還要借助秦國的力量壯大己身,以謀將來大事。”
“大人的策略,若行之,我先前也說過,也是很危險,被大魏國其他的人知道了。”
“定有危險。”
“到時候,還未從秦國身上得到好處,我等先遭遇一次次的麻煩了。”
“具體抉擇不好說,先看大人如何說!”
“我也不好定下。”
“如從胡亥所言,咱們是第一個為此事的人,所得好處不會少,比起之前的慢慢接觸,直接快了很多。”
“若不從,繼續施為大人的策略,若是再遇公子高,后續之事難為。”
“好了,你等暫時無需多言。”
“大人所謀,非為一己私利,而是為大魏國的將來。”
“眼下的路,已經有些難了,大人的策略若能行之,好處你等也能猜到。”
一襲多樸素的儒袍著身,繁復交錯的紋理不顯,唯有簡單的山青草綠之色點綴。
因秦國公子胡亥相召,便是忐忑前往。
不料是為那般事。
驚喜,有一些。
忐忑,也有一些。
這一次前來東明是想要同那位公子高短暫接觸一下的,誰料……他直接走了。
只留下胡亥。
本以為事情難成,現在來了一個更好的機會。
不要?
此行身邊的人難定,自己也難定,事情有些大了。
看著身邊諸人還想要繼續說些什么,忙伸手壓下,他們心中所想,自己都能想到。
歷來許多大利之事,必然伴隨大的風險。
大人交代這般事的時候,曾提及秦國的那位文信侯呂不韋,他當年投入那般大,若是不成,絕對要身死族滅的!
“師尊,中原的這場雨若是下在西域就好了。”
“這場大雨之下,西域絕對會出現很多很多的綠洲,接下來的那些牛馬羊群會吃的很好很好。”
“生的也會很壯碩,草地水源富足了,小牛小馬也會多出很多!”
“在江南也有待了數年,那里的雨很常見,好像也沒有這樣大的,都下半個多月了。”
“記得先前在滇郡的時候,遇到最長的一場雨也就下了十天不到,那已經很大很大了。”
多月之前,因要采買一些特別的藥材,曾隨師尊還有蓋先生前往關中咸陽。
又恰逢遇到關中冰雹、雪災,在那里停留不短的時間。
這才過去多久?
中原之地又有這樣大的水災,消息從中原傳來,已經過了多日,誰曾想……雨勢還在持續。
雖說不大了,的確在下!
還在下!
此刻所立之地是東郡的范陽之地,筑城在大河以南,雖未入城,單單從虛空俯覽而看,災情已經遍及荒野。
整理隨身行囊,沫蘿將垂落鬢間的一縷金發發絲綰在而后,年歲有成,愈發明艷絕倫。
體質之故,一舉一動,自有般般風韻蕩開。
一言一語,亦是綿柔清脆。
在這里稍作整理,就會隨師尊在這里走動,會沿著大河一直向西前進,這里算是水災的東部區域了。
再繼續向東的話,就要進入齊魯之地,那里有連綿的山脈丘陵攔阻,地勢稍高,水災尚未侵襲去過。
“西域也下了這樣的一場雨,如你之言,接下來出現許多綠洲,也受益許多牛馬羊群,那明歲呢?”
“待那些綠洲區域一一消散,增多的牛馬羊群如何尋覓食物和水源?”
“期時,會發生什么?”
端木蓉靈覺擴散四周,察看四周,這里是一處地勢不高的小山丘之地,附近已經無人了。
起碼在方圓百丈區域內,是沒有人了。
百丈之外,隱約有聲音沒入感知,水災之下,這樣的地勢一般都是好地方。
這里山丘上原本存在的灌木叢林都幾乎不在了,稍稍高大的樹木也沒路,明顯有砍伐的痕跡。
也有許多人活動的痕跡,有不少簡易的避雨之地,也有一些建議的土灶存在。
這一次有聞中原的水災之大,心意之下,便是帶著房羽她們前來。
醫道之法,再多的教導都不如親自上手試一試。
歷練多了,醫道自然而然的進益。
房羽她們現在缺少的不適醫書、方劑,不是自己的指點,而是將所學融會貫通。
若能做到,接下里當受益極大。
水災很大。
病患不會少的。
多月之前的關中,她們親歷雪災,走遍關中,遇到許多病癥,這一次中原水災,對她們是同樣的契機!
如有侵權,請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