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華安A書名:
晚上八點許。
當軍事新聞欄目剛播放完畢。
國內最大的軍事網站內,就迅速炸鍋了。
多個大V迅速撰文發帖,讓論壇區最先火爆起來。
《震驚!新陸戰之王‘戰龍機甲’橫空出世》
《厲害了我的國!機甲都冒出來了!》
《戰龍機甲,新一代的陸戰之王!》
《天元唐氏機電放大招!機甲來襲!》
《速度圍觀!我國全球首創的機甲驚艷亮相!》
各種帖子迅速鋪天蓋地的發出來。
這些帖主作者,每天都有看軍事新聞,并且錄屏的習慣。
一旦有什么新消息,比如新型裝備亮相、新的戰術戰法等,他們都會截屏下來,做成圖片、動圖或者短視頻,用來發帖。
這樣做有個極大的好處就是,所有素材都是來自于官方發布的新聞視頻,不會有什么泄密竊密的風險,根本不用擔心半夜被查水表請喝茶。
另外。
這些素材來自于官方,那就不可能存在虛假造謠、搬弄是非,發出來的帖子,可信度也自然就百分百了。
當然。
誰也沒想到,今天的新聞居然會帶來這樣一個重磅消息。
太出人意料了!
老話說得好。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每天看新聞做記錄,一天都不落下。
沒想到。
天天看新聞,終于看到了一個超級重磅大新聞。
錄制下來的視頻,迅速被加工出來發布在網上。
當然。
光是軍事類的網站論壇怎么夠?
這年頭,有什么新鮮事,第一時間就是發微信發微博。
而那些軍事相關的自媒體,也自然是迅速敏銳的察覺到,這是一個重大事件。
因而第一時間,就趕緊跟風。
通過原創、轉載甚至洗稿的方式,弄出大量標題噱頭十足的文章發布出去。
網絡信息時代,消息傳播的速度,極為驚人。
新聞結束不到十分鐘。
在一些軍迷組成的聊天群里,戰龍機甲就已經掀起了熱烈討論。
各種視頻、圖片、動圖等,迅速攻陷了一個又一個聊天群。
而隨著時間推移。
那些關注軍事類相關公眾號、自媒體的智能手機用戶,收到了推送消息。
即便沒有看軍事新聞直播,也迅速知道,有了戰龍機甲這么一個新奇的陸戰裝備。
當然。
這么大的事情,新聞媒體行業,怎么能視而不見、熟視無睹呢?
這年頭,流量才是大爺!
不管是網紅還是媒體,無論是明星還是網站,都需要足夠的流量,才能證明自身有足夠的商業價值。
所以一旦發生什么大事,都必須要趕緊跟進,迅速加以報道。
并且還得要從多個角度、不同層次,加以跟蹤報道。
為此。
一些實力雄厚的新聞媒體單位,早就引入了‘智能編輯’。
這是一種智能化運行的程序軟件。
它全天候二十小時的,在網上關注各種事件。
根據這些事件的傳播速度、數據增長、類別性質等,加以綜合分析。
一旦判斷具有新聞價值,就立刻自動搜集整理相關信息,最終自動形成圖文并茂的新聞。
只需要簡單的人工審核之后,就可以迅速發布出去。
其效率之高,跟風之快,遠遠超過了人類的工作效率。
而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時候一件大事發生,不出幾分鐘,就能在各大新聞網站及其客戶端,看到這一事件的相關報道。
假如這件事足夠重大,還會做成相關的專題報道,旁征博引、深入調查,做成更加豐富的資訊信息,以便于吸引人們閱讀。
至于如此不辭辛苦,不計成本的原因……
當然是為了流量啊!
只要能將觀眾吸引進來,只要能讓大家覺得這個平臺好用,就會產生讀者黏性,就會帶來實實在在的閱讀量。
到時候,就可以在平臺里投放各種廣告,用戶數量越多、真實閱讀量越大,自然而然,廣告金主們給的價格就越高。
總之。
新聞媒體行業,不怕忙到死,就怕沒得忙。
發生越多新奇古怪而又重大的事件,他們越高興。
這可是搶奪流量與人氣的好機會啊!
恰如今晚。
戰龍機甲,突然橫空出世。
在此之前,一點兒風聲消息都沒有。
擱在以前。
無論是什么級別、多么先進的重大武器裝備,總會提前有一些風聲或小道消息流出來。
畢竟現實生活中,有不少‘過于’關注軍事裝備發展的人。
他們也許是純粹的軍迷,只是單純的好奇。
通過爬墻爬樹,拍到機場、港口、碼頭之類的,發現有什么新奇裝備,也沒想過什么保密不保密的,拍下來直接就發網上引人矚目、博人眼球。
而這種行為,自然是無意間,就導致了泄密,讓其他國家的情報人員,不會吹灰之力,在網站論壇和聊天群里,就獲得了高價值的情報信息。
也或許是間諜故意的,他們通過某些渠道,獲得了一些信息,然后‘釣魚’般的故意放出消息,吸引網民們主動爆料,從而免費獲得更多的內幕。
特別是一些自以很牛逼、見多識廣的網民,根本經不起誘導,輕而易舉的就將不該說的都說了。
他們侃侃而談之余,還覺得自己很牛逼,能有普通人無法想象的經歷見聞和消息渠道。
就像當初,某某戰機首次在機場進行試飛,立刻就人爬樹拍照,將照片發到了網上。
大部分人只覺得這是新戰機,很新奇。
但就有個別人,炫耀自己的牛逼,主動就各種爆料。
好讓別人覺得,好牛逼好強大好有能耐啊!
可結果呢?
讓那些國際情報人員,真是‘悶聲發大財’了。
分文沒花,就得到了不少關鍵信息。
因此。
在很多人還沒有足夠保密意識的今天,新型裝備想要做到絕對的保密,很難很難。
因為總有一些人,會通過各種渠道,搞到消息捅出去。
但是今天……
戰龍機甲,毫無預料、毫無征兆的,就突然公開亮相。
而且還是以‘參加實彈實戰測試’的官方新聞報道方式,倏然亮相。
這說明什么?
按照正規的流程。
一件新型裝備,需要從概念設計、方案論證,再到詳細設計、技術驗證。
經過極為苛刻而又全面的各種驗證之后,才會花錢開始小批量制造樣機,繼續進行各種試驗。
將試驗結果以及各種數據匯總之后,會進行更加嚴苛的審核與修改,然后又開始制造樣機又接著試驗。
如此反復很久,直到方案成熟、樣機性能達到預期,才會進行小批量生產。
又經過較長時間的試驗之后,各方面都穩定可靠,最終才能定型,開始大規模生產。
整個流程,是極為復雜而又繁瑣的。
越是技術多樣、組成復雜、性能先進的裝備,流程耗時就越長。
比如現如今的戰斗機。
從設計到服役,至少也需要好幾年。
當今世界最牛逼的隱形戰機,從立項到服役,耗時十幾年。
其中原型機試飛,到大批量服役,都間隔了八年之久。
而戰龍機甲……
之前居然從來沒有任何爆料,沒有任何小道消息。
這一突然出現,就直接是實戰實彈測試。
而且在新聞視頻中,一下就出現了七臺。
這足以證明。
戰龍機甲,已經過了方案設計、樣機試驗等階段,已經到了小批量試驗的階段。
距離服役……也就一步之遙了。
所以……
這就很恐怖了!
因為在新聞視頻中,戰龍機甲表現出了極為強大的機動性能、操控性能、防護性能等等,已經顯得非常成熟完備。
所以……
戰龍機甲是什么時候立項的?
又是在哪兒設計研發?
是什么時候做的樣機測試?
將來要裝備給誰?裝備多少臺?
各種問題,層出不窮。
對于普通軍迷們來說,這些問題都不是事兒。
大家感到震驚之余,更多的是高興,是自豪。
畢竟這說明國家強大、科技發達,有更好的裝備能夠保家衛國,當然值得高興慶賀。
同時也因有吳杰這樣的頂級人才,有唐龍實業集團這樣的民族企業,感到無比的自豪。
但是……
對于其他國家來說。
尤其是對于那些情報機構而言。
戰龍機甲橫空出世,帶給世人驚訝驚喜,帶給他們的則只有驚嚇!
這么重大的事件,居然沒有提前知曉?
這么牛逼的裝備,竟然毫無情報資料?
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會有人,會暴跳如雷,大發雷霆。
一定會被質問,情報人員平時都是干什么吃的?
每年消耗掉大量的經費,都是用來度假旅游的嗎?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可人家的戰龍機甲,都奔跑中越障精確射擊,能頂著輕重機槍掃射錘爆碉堡……
情報機構居然啥也不知道。
要不是軍事新聞報道出來,要不是各大軍事網站、新聞媒體等跟蹤報道。
恐怕還會一直被蒙在鼓里吧?
不覺得丟人嗎?
當然。
更覺得丟人的,是那些國際知名武器裝備制造商。
上午,漢武靈動科技在天元理工大學,用機器人表演功夫才藝。
雖然技術檔次不高,但是噱頭不小,引起了不少民眾關注。
而一直以來,為了適應未來高烈度的戰爭,陸戰裝備就一直按照‘機動、防護、火力、信息’等四要素發展。
畢竟單兵的負重與機動能力有限。
讓士兵扛著幾十公斤重的物資給養,還怎么快速機動、高強度對抗?
累都快累死了!
所以……
幫助士兵減輕負重,快速行走的機械外骨骼,以及用于攜帶物資跟隨行動的機器騾子。
還有工兵用于檢查與拆解地雷、遙控偵查的履帶式遙控機器人。
這些新裝備早已出現,有的甚至已經進入戰場使用。
但是……機甲!
這絕對是有想過,但沒做過。
雖然大家知道機甲的種種好處,是單兵裝備的未來發展趨勢。
因為機甲起碼有防護,可以抵御削弱物理攻擊,而不像只有防彈衣的士兵,被槍擊炮擊,不死也得殘廢。
而且機甲還能攜帶重武器、能更好的觀瞄射擊、能更方便的指揮協同……
然而想法雖好,現實殘酷。
但卻因為技術難度太大,而根本沒有選擇嘗試。
材料、動力、控制、通信……
各方面的難度都太大了,比研制主戰坦克、步兵戰車之類的難太多。
可是……
誰特么也沒想到!
吳杰這個妖孽,居然做到了!
戰龍機甲的測試視頻,可是官方新聞發布,不可能用CG特效來作假。
關鍵是,作假也沒意義啊!
這又不是戰爭時期,要弄虛作假,搞出什么新裝備嚇唬敵人。
所以,戰龍機甲百分百是真的,是真有那么強悍。
而以前從來沒涉足武器裝備行業的唐龍實業集團,這一剛入行,就給大家驚喜嗎?
這哪兒是驚喜,簡直就是驚嚇啊!
視頻一遍又一遍的看!
看了又能如何?
難道還能逆向仿制出來嗎?
機甲的復合材料、電液傳動、全息座艙等,沿用隱形戰機的技術,不計成本也能搞定。
但是……
驅動戰龍機甲高機動高負荷運轉的動力來源,他們就搞不定了。
吳杰可以用石墨烯復合電池,但他們呢?
為了自身利益,不少國家是對唐龍實業集團下達了禁令。
不準他們國內的企業與之合作,嚴禁有任何業務往來。
這就導致,唐龍實業集團買不到他們國家許多企業的產品,而這些國家也不能進口集團的產品,而其中就包括石墨烯復合電池。
沒有高性能的電池,怎么驅動機甲?
靠柴油機汽油機嗎?
那加上油箱、變速器、傳動軸之類的,得多笨重啊!
總而言之。
除了羨慕嫉妒恨,他們還能做什么?
當然。
這對他們來說,也許是因禍得福,壞事變好事。
因為又可以正大光明的,申報項目要經費了啊!
美其名曰。
吳杰那邊,都開始將戰龍機甲小批量實戰實彈測試了。
機甲又是未來陸戰裝備的發展潮流,那咱們也必須趕緊跟上啊!
想要跟上不掉隊,就得趕緊立項做科研,就得做各種試驗,沒錢怎么行?
所以……
打錢!趕緊打錢!
另外。
得知此消息的沈冰沐,自然是懵逼了。
我就讓機器人秀個功夫而已。
你就讓戰龍機甲出來實戰測試。
這打臉,也太猛了吧?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