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弓沒有回頭箭!
戰爭已經打到這個份上,撤兵是不可能的。
在巴勒德深陷重圍的陸戰隊,想撤也撤不走。
到底是誰,用什么武器,制造了這起離奇事件,又該如何查實……
這些都是高層去頭疼的問題。
作為戰區司令,帕丁·沙約爾面對危急形勢,只能當機立斷,想辦法突破困境。
夜里九點許。
沙約爾命令周邊的M國多個軍事基地,立刻向塞雷克港口機場增派運輸機、戰斗機、無人機等,并空運大量作戰人員和彈藥物資。
同時輪番出動戰機運輸機,去為艾豪威爾號航母戰斗群提供必要的備品備件和空中保護,調集最近的戰艦去海上護航。
而戰斗群自身,也要以最快速度搶修,盡快讓各艘戰艦恢復航行動力和操控,不能任由在海上漂泊,避免戰艦之間相互碰撞。
塞雷克港口機場方面,則立刻將預備隊和物資補給,送去巴勒德戰場空投,支援陷入重圍的陸戰隊,并繼續轟炸金庫,不惜代價也要將其攻破。
盡人事,聽天命。
沙約爾也不知道,大舉增兵和緊急救援,這一系列的調動部署,會帶來什么樣的結果。
更不知道,制造離奇事件的第三方勢力,會不會再次出手干涉。
如今的局勢,太微妙了。
而這場戰爭,本身就很莫名其妙。
很多人其實都并不知道,為什么要打仗。
為什么要突然大舉增兵進入納比亞境內,禁飛禁航,還將塞雷克團團圍住,各種搜查……
也不知道怎么就突然要進攻動蕩混亂的巴勒德,結果身陷囹圇,進退不得……
只有中高層和高級將領們,才知道主要原因,是為了追回那失竊的三枚核彈頭,以防止落入恐怖極端勢力和敵對國家手里。
次要原因,是要遏制YL國的擴張趨勢,打擊他們在納比亞境內的滲透,防止這個死對頭,獲得了納比亞的資源。
納比亞又窮有亂,其實只是表象,如果真的是個資源貧瘠的不毛之地,YL國和M國又何必長期大費周章的滲透控制?
事實上。
納比亞資源特別富饒。
金礦可以出產黃金,是古往今來、無可爭議的保值增值硬通貨。
稀土礦可以出產各種稀有金屬,滿足復合材料、特殊合金、隱身涂料以及高精尖工業領域需求。
至于石油和天然氣……
以前納比亞是缺,全球都缺。
想當初,全球探明的石油儲量只有一千多億噸,只夠人類使用三四十年,以至于油價飛漲,曾每桶原油售價高達上百美金,各國競相建立石油儲備體系。
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誰也不知道,人類的能源技術進步如此之快。
以前知道石油,夾雜在泥頁巖孔隙和裂縫、碎屑巖鄰層與夾層中,稱之為頁巖油,知道卻沒法使用,但如今頁巖油技術成熟了。
全球十幾萬億噸頁巖油,都可以開采冶煉出來,雖然成本稍貴,但至少可以滿足人類使用兩三千年。
另外,以前藏在頁巖裂縫和孔隙中,吸附在黏土表面,溶解在瀝青質中的頁巖氣,也能開采使用了,有幾百萬億立方米,最夠讓人類使用近百年。
而現如今。
得益于頁巖氣與頁巖油開采技術的成熟運用,納比亞從一個貧油貧氣國家,一下變成了油氣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度。
雖然華夏那邊,吳杰研發出了性能牛逼的石墨烯復合電池,但能改變的也只是汽車行業,人類的飛機和輪船、化學工業依然離不開石油,燒火做菜依然離不開天然氣。
所以,納比亞并非一個不毛之地,它既擁有極好的戰略位置,又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當然值得爭奪。
只不過……
大國之間,是不方便直接交鋒,大打出手。
都是通過扶持代理人,培植當地勢力,彼此之間廝殺打斗。
即便真要親自動手,那也是在第三方的領土上打仗。
在別國領土燃起戰火,讓自己國家遠離是非,這是大國慣用的做法。
恰如這一次。
YL國和M國之間,根本沒有相互宣戰,也沒有明面上的,相互直接攻擊。
甚至,都沒有傳出兩國之間,有什么外交矛盾、口水大戰之類的。
彼此心照不宣的,就在納比亞境內,打得你死我活。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是為利益服務。
兩國為了利益,在別人的領土上,瘋狂廝殺。
M國這邊是充分發揮軍事強國優勢,各種先進裝備齊上陣,狂轟濫炸……
YL國那邊則發動當地勢力,鼓動武裝平民,將戰局攪亂,惡戰斗狠……
如此一來。
搶奪那三枚核彈頭,反而只是戰爭爆炸的導火線而已。
之所以廝殺的如此厲害,如此不依不饒,還不是因為利益?
再加上兩國在地區事務上、在核問題上,早就已經積怨已久。
所以……
無論吳杰是否將核彈頭賣給了阿卜拉希,兩國之間遲早都必然會有一場惡戰。
只可惜……
帕丁·沙約爾覺得,這場突然爆發的戰爭,出現了不可控的意外,很有可能是第三方勢力介入了。
是什么武器,可以讓黑夜忽然變白天、出現無數電流、空氣變得灼熱?
是什么破壞原理,不傷害人畜,無差別的毀傷電子產品,連手機電飯煲都無法幸免?
沙約爾想不通。
目前人類文明中,軍事科技最牛逼的就是他們M國了。
現有的強輻射武器中,中子彈是恰巧相反的。
通過低當量的小型氫爆,釋放出大量的中子輻射,不傷害武器裝備,只讓人畜體內分子電離,引發痙攣昏迷直至死亡。
而電磁脈沖彈,是在十億分之一秒的瞬間,放射數十億瓦威力的微波,從而起到破壞電子設備,而不傷害人畜的殺傷功效。
從武器殺傷原理上來說,好像敵人是有可能用了電磁脈沖彈。
可問題是……
要想覆蓋偌大的巴勒德、航母戰斗群,殺傷范圍近百公里,這需要很大的能量。
而且黑夜變白天、空氣都變熱,證明當時瞬間釋放的能量特別強大。
可目前人類科技中,除非用核爆的方式,否則根本做不到。
但兩處地方,都沒有發生核爆啊!
真要是核爆,巴勒德早就成了一片廢墟、航母戰斗群也不復存在了。
另外。
M國現有的電磁脈沖彈,最怕遇到電磁屏蔽保護。
比如本身就是金屬,又航行在海里的軍艦,自身就是一個不錯的電磁保護體。
在軍艦內部的電子儀器設備,又都做好了電磁防護的,結果卻依然未能幸免。
就連所在倉庫里備用的電子設備、廚房里的電磁爐電飯煲也都遭了殃。
這就證明,未知勢力使用的武器,并不是電磁脈沖彈。
至于到底是什么……
沙約爾根本想不通。
將這邊的離奇遭遇,上報回去,各領域專家們也無法給出合理解釋。
或許唯一合理的解釋,就是地球上有外星人!
就像上一次。
卡森號航母戰斗群,很離奇的遭遇了一個飛行器。
它忽快忽慢,機動能力超強,還能具備隱身能力。
無論發射什么導彈、數量多少,都無法命中它。
航母戰斗群反而被它超低空超音速飛越,引發的音爆攻擊,蒙受了不少損失。
至今為止,也沒有查明具體原因。
那個飛行器的性能之先進,哪怕全球所有國家一起合作,竭盡全力也搞不出那么先進的。
大氣層內,居然能輕松加速到幾十倍音速,還能非常完美的精準操控……
這要是能辦到,地球人類早就能移民火星了。
夜里十點許。
沙約爾接到了聯席參謀長的視頻連線。
完全無法查實,這次離奇事件,到底是何方勢力所為。
但巴勒德的戰事,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天亮之前必須結束,找到那三枚核彈頭。
要想盡辦法,讓艾豪威爾號航母戰斗群所有戰艦,恢復航行動力與操控,返回其母港基地接受維護檢修。
除此之外。
印度洋戰區派出重型制空戰斗機,空中攔截吳杰等人所搭乘的大型貨機,并進行了一系列武力示威……這件事引起華夏方面強烈不滿。
譚某人直接動用了高層熱線電話,都不是向總統抗議,而是直接喝問,是不是想打仗。
話越少,事越大。
對方的態度明顯非常強硬,因此勒令印度洋戰區不得加以阻撓,也不得使壞,讓吳杰等人平安回國去,否則引發兩國爭端,太得不償失。
得到命令后,沙約爾自然趕緊下令,讓網絡戰部隊收手。
不再繼續利用大型貨機航電系統的暗門程序,讓貨機油耗居高不下。
更不會奪占航電系統主控權,遠程操控貨機墜海。
畢竟吳杰等人要是死了,華夏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M國在納比亞,正和YL國惡戰,又遇到了科學無法解釋的大麻煩,不可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又把華夏給得罪了。
一百多噸黃金而已,就讓吳杰帶走吧!
眼下戰區最重要的任務,是讓航母戰斗群平安回港,是快速結束巴勒德戰役,并找到核彈頭,無論好壞。
沙約爾下令不到一分鐘。
正接近馬六甲海峽的大型貨機,四臺發動機就恢復正常了。
不再以最大推力,讓發動機處于高油耗狀態。
可這有什么用呢?
這兩個小時的飛行里,多消耗了一半航油。
讓原本飛往南海,降落永暑機場就夠嗆的大型貨機,這下更慘了。
所剩航油,頂多再飛幾百公里。
別說飛進南海,都不夠飛躍馬六甲海峽了。
這下怎么辦?
如果不想在海上迫降,就只能在附近的印尼西亞或者泰王國,找合適的機場備降,但前提是他們允許入境,并愿意讓大型貨機降落加油。
大型貨機的奇葩故障,都恢復正常了,證明譚老出面,起到了足夠的威懾作用。
M國不敢繼續耍小手段了,那么試一試又有何妨呢?
機長立刻嘗試聯系了一下泰王國方面,結果令人大喜過望,居然獲準臨時入境降落。
旅游勝地普吉島的國際機場,能夠滿足各型飛機起降和燃油補充。
事不宜遲。
誰知道M國會不會忽然反悔?
估計等巴勒德戰役結束,等他們攻破金庫,發現阿卜拉希花費巨資買到的核彈頭,居然是假的,到時候肯定會氣得夠嗆。
因此。
如此難得的絕境逢生機會,豈能錯過?
二十多分鐘后,油量告急的大型貨機,在嗡鳴聲中降落了。
減速滑行,進入停機區。
加油!加滿!
甭管多少錢一噸,趕緊加。
提前抵達的兩臺加油泵車,立刻連接輸油管線,用高壓油泵給大型貨機加油。
拉得多、飛得遠,油耗高,自然油箱也特別大。
要加滿一百多噸航油,至少需要一個小時。
趁此間隙。
吳杰侵入航電系統,進行臨時加強。
查找漏洞、封堵暗門,防止被人再次遠程搞鬼。
一個小時后,加完航油,結賬起飛。
大型貨機以最快速度飛躍泰王國,準備進入南海。
而巴勒德那邊,凌晨一點許。
金庫被攻陷之際,守衛們試圖炸壞核彈頭制造核污染,卻發現里面是一坨坨鋼錠。
三枚核彈頭,都特么是假的!
這讓率先殺入金庫的M國特種兵們,也個個懵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