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華安A分類:
心動不如行動。
吳杰立刻起床穿衣,帶上靜音無人機便開車直奔市郊。
凌晨四點的城市,格外安靜。
暴雨過后,空氣都顯得格外清新。
吳杰開著奔馳GLE直奔市郊而去,一路風馳電掣。
什么地方最隱蔽最安全?
想要要起降無人偵查攻擊機,不被人發現。
那必然是要遠離城城市,最好到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去。
不過……
而距離最近天元的原始森林,都在北龍縣,開車都要一個多小時,太折騰了。
吳杰思來想去,還是上次方清雅帶自己去的那片樹林,最安全隱蔽。
天元稍微有錢有勢,又特別愛惜性命的人,都會周圍鄉下租賃土地搞農場。
種植綠色有機食品,養殖純糧食家禽。
就像唐老爺子,他那個院子其實都應該叫農莊了。
有上百畝地,果林、菜地、稻田、魚塘……一應俱全。
而方家也不例外。
方幗治早些年,也弄了一大片土地,要搞個超大農莊。
結果家族生意太大,弄出來的有機蔬菜和糧食家禽,根本就不夠吃。
與其雇人辛苦打理,成本很高,還不如拿來種景觀樹。
這些年房地產行業發展迅猛,小區內外、城市公路,到處都免不了要栽樹。
所以,方幗治將承包的土地,就拿來種樹了。
后來三大家族,逃的逃、散的散。
方幗治兩口子出國之前,便把家產留給了方清雅,當然也包括那片樹林。
也正因為是自家樹林,面積夠大,四下無人,方清雅才敢帶著吳杰去鉆樹林。
雖然兩人最終沒有試驗寶馬是否扛震,但也讓吳杰知道還有這么一個好地方。
奔馳一路狂飆,約莫半小時后,便抵達了岔路口。
循著記憶,吳杰沿著單車道的小公路,緩緩行駛,好幾次都差點走錯路。
終于。
吳杰找到了方家的樹林,借助車大燈。
還依稀能看到上一次,方清雅的寶馬,停車倒車留下的車輪印記。
因為下過暴雨,樹林里到處都是濕漉漉的。
所以把車開到這里,奔馳GLE已經猶如泥漿車了。
而且里面應該已經沒路了,否則上次方清雅也不會就停在這里。
熄火開窗,吳杰立刻放飛了靜音無人機。
這架微型無人機,還是上次為了黑吃黑,坑王泰烆那幾十億收購款而兌換的。
無人機很快飛到了近百米高處,通過機載的高清夜視/紅外熱成像探頭,進行偵查。
畢竟即將兌換的無人偵查攻擊機,可是幾千萬能量點兌換的神兵利器,吳杰可不想讓人知道。
小心駛得萬年船。
操控靜音無人機,在空中足足偵查了十分鐘。
確認附近三公里內,都沒有任何人,不過林子里流浪貓和流浪狗倒是不少。
還在林子深處,找到了以前建農場,為了養魚而弄出來的大魚塘。
暴雨過后,整個魚塘已經爆滿了。
渾濁的泥水,將周圍不少景觀樹林都淹了一大截,形成了一片沼澤地。
看到這一幕,吳杰真慶幸沒有開車繼續往前,否則鐵定陷進去。
再好的越野車,陷入了沼澤泥漿之中,都不可能爬出來。
更何況奔馳GLE又不是標準的全地形越野車,頂多算是城市SUV,更不是坦克。
最后偵查一圈,確認周圍沒人,也沒有跟蹤。
吳杰將靜音無人機,派去進出山林唯一的那條小公路岔路口附近,擔負空中警戒任務。
活人和車輛,都會因為散熱量,而產生紅外熱輻射。
除非經過進行的偽裝保護,否則都會被靜音無人機的熱感應所探測到。
而就算偽裝掩蓋了紅外熱輻射,也難以躲過靜音無人機的高清夜視,進行圖像甄別。
有這么一個‘忠實’的保護著,吳杰當然更加安心辦事。
找了一片地勢相對較高的地方,吳杰兌換電鋸出來,嗡嗡嗡的高速切割,很快將一大片景觀樹放倒。
去掉樹枝樹葉之后,一根根樹干捆扎并排放在一起,構成了一片‘平整地’。
隨后,吳杰便進入系統商城,兌換了無人偵查攻擊機及其控制臺。
轉眼之間,系統便將攻擊機和控制臺,投放到位。
只是……
借助雪白的奔馳車大燈。
吳杰忍不住欣賞眼前這架價格不菲的攻擊機。
與人類目前現有的無人機相比,它的造型太簡潔了。
看上去,就像是一個三角錐,跟目前人類正在研究的高超音速武器,形狀很相似。
這種造型,有利于克服數十倍音速情況下的飛行阻力。
它沒有又寬又長的機翼,也沒有控制偏轉的尾翼……甚至沒有起落架。
它也不像人類現有無人機,有各種武器掛架、偵查吊艙、衛星天線鼓包。
它就像是一個暗灰色的三角柱體,聳立在了一根根樹干上。
干凈!光滑!
它重量還不輕,壓斷了它身下的兩個樹干。
也幸好吳杰提前看過參數,知道這家伙重量超過接近五噸。
否則直接讓它落在地面上,那肯定會陷進地里。
走上前去,吳杰輕輕的觸摸了一下。
這種感覺,特別像是觸摸到了一塊羊脂玉,滑溜溜的。
拿出手機打開手電筒功能,吳杰仔細查看了一圈,愣是沒找到一條縫隙。
感覺就像是整體鑄造,經過反復打磨拋光打蠟……以至于才會如此渾然天成。
而不遠處,控制臺就很喜感了。
看起來就像是超大鵝蛋,打開座艙蓋后,沒有看到復雜的儀表盤和開關。
但看到了系統根據人類飛行操作習慣,而特意改造出來的操作桿和油門桿。
這控制臺的作用,就是讓駕駛員坐在里面,通過全息影像,用模擬駕駛的方式,遠程操控無人偵查攻擊機。
這樣一來,就不用冒著危險,深入陌生區域甚至是敵境展開偵查。
即便被發現、被擊毀,損失的也只是無人偵查攻擊機,駕駛員又不會有事。
奇怪的是……
原理雖然簡單,但技術難度相當高。
沒看到任何天線,卻能做到在星球大氣層內,或者星際塵埃云里,十萬公里范圍內,大容量、高速率的實時數據傳遞,而如果在無遮無攔的太空之中,實時通信距離可以還更遠。
十萬公里、零延遲誤差!
這特么到底是什么技術?
畢竟,無線電波即便以光速傳播,每秒三十萬公里,跑完十萬公里,也至少需要三分之一秒,一來一回相當于就一秒了。
一秒的延遲誤差,噴氣式戰斗機可以飛出幾百米、導彈可以飛出一兩公里……
通信延遲,一直是人類目前通信技術所面臨的老大難。
但這操控臺和無人偵查攻擊機之間,卻能做到十萬公里零延遲,太特么不可思議。
而更不可思議的是……
這無人偵查攻擊機,對于高等級文明來說,是星際戰爭中,最常用的消耗品。
它在星際艦隊中的地位,大概就類似于人類軍隊中,目前的戰術無人機。
采用成熟的技術和工藝,使用相對便宜的材料和設備,從而擁有極高的性價比。
然而……它真的便宜嗎?
吳杰看過資料介紹。
它采用超輕態合金材料,搭載大量偵查儀器設備,配備高能粒子武器……
尤其是動力系統,采用一臺超輕量微型聚變發動機,最大推力十萬噸。
尼瑪!
人類目前最先進的噴氣式發動機,最大推力也就幾十噸。
而最強的額火箭發動機,推力也不超過一千噸。
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而且……
人家還是超輕量的、微型的。
這特么要是弄個重型的,那推力得多大?
傳說中的行星發動機、空間躍遷推進器……就真是沒辦法想象了。
而且,讓吳杰驚訝的超輕量微型聚變發動機,還是輔助、是低級別的。
在高級文明中,屬于最不起眼的‘小玩意兒’。
大概就像人類現在,雖然已經有可以載人登月的火箭發動機,但卻依然有安裝拖拉機上的柴油發動機。
想想也是。
高級文明的星際戰艦,要在星辰大海之間馳騁,在宇宙中飛行穿梭。
如果沒有強大的發動機,牛逼的技術,又怎么跨越遙遠的星空距離?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吳杰脫鞋子進艙內,根據智能飛控系統的提示,先進行身份認證和綁定。
尤其是給無人偵查攻擊機取代號,吳杰將它命名為‘暗箭’。
反正它長得像是個箭頭,而且灰色很暗。
再加上‘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句老話,吳杰覺得取名暗箭非常貼切。
而有了代號,自然方便可以通過語音,命令操控它的智能飛行程序。
暗箭攻擊機擁有智能飛行、語音控制、手動控制等三種模式。
鑒于人類的肉眼從看見,再到大腦思考,最終形成決策,至少也要零點一秒。
當飛行速度很快之時,零點一秒的耽擱,那就已經飛出幾公里,甚至十幾公里了。
因此,暗箭攻擊機的智能飛行程序,會進行自動的安全規避。
比如正以每秒幾公里的速度高速飛行,忽然來了一個向下的語音或者手動操控命令。
真要執行命令,豈不是要直接俯沖撞毀?
像這種‘自殺式’的命令,智能飛行程序就不會去執行。
有如此聰明的智能飛行程序,就可以大大減輕駕駛員的負擔。
有了代號之后,吳杰緊接著便開始模擬試飛。
如何隱蔽飛行、如何展開偵查、如何分析記錄、如何使用武器……
熟悉了一番之后。
吳杰按照操作流程,先啟動了無人攻擊機。
首先。
開啟隱身模式,可以避免光電、雷達、熱感應等探測手段發現它。
其次。
啟動反重力裝置,失去重力的暗箭攻擊機,就像成了氣球似的,竟然飄起來了。
坐在座艙之中,感覺就像是坐在攻擊機里。
此時此刻,攻擊機受到的引力作用越來越小,所以正緩緩飄向空中。
所以吳杰的視野,也是仰望著的,像是在坐電梯,仰著脖子看向天空。
看到的前方,是璀璨的星空,而周圍是茫茫樹林。
高度越來越高,已經距離樹林地表,至少有數百米了。
吳杰輕輕的推桿,暗箭攻擊機緩緩改平了。
這時候,座艙內的視野,就像是站在了天元電視塔上。
居高臨下,可以看到那燈火璀璨的城市。
最后。
吳杰開啟了動力系統。
暗箭攻擊機的聚變發動機啟動,尾部出現了微微的藍色。
座艙內的吳杰,輕輕一拉桿、催大油門,瞬間就有一種強烈的推背感。
而空中的暗箭攻擊機,則咻的一下,猶如流星一般劃破天際。
速度不斷飆升,很快便沖出大氣層,來到了近地軌道的外太空。
停止加速,收桿改平。
吳杰定睛一看。
璀璨星河之下,是蔚藍色的地球。
風暴氣旋、絢白云團、廣袤大陸、浩瀚海洋……
飽覽壯麗美景之后,迅速直撲太平洋。
去看看美帝的航母戰斗群,到底有多么的威風霸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