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驕陽似火。
偌大的工業區,一大早就被戒嚴了。
從市郊的軍用機場,到通往天元綠能汽車公司的這一路上。
每個路口都有交警,確保車隊一路疾馳,暢通無阻的抵達。
而公司的廠區,早已今非昔比。
兩天前,吳杰帶著眾多院士回來,就掀起了一場大改造。
首先是在電池研究所里,吳杰制造了一批石墨烯復合電池,讓院士們去測試檢驗。
其次是將拆了公司的倉庫,擴大了原有的汽車測試場地,添置了不少實驗設備。
最后,自然是將設備設施齊全的換電站,給弄了一座出來。
當然,用來測試的電動車也準備了不少。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老譚帶人來視察了。
方清雅穿著公司的工裝,站在吳杰一旁,緊張得快窒息了。
有些局促不安!
大領導視察啊!
這可是多少企業,夢寐以求的殊榮。
公司這才成立多久?沒有超大名氣,也沒有驕人業績,完全就是名不見經傳的初創企業。
但一切都因為身旁的吳杰,得以翻天覆地的改變。
三天前。
方清雅不知道吳杰,為什么忽然要神神秘秘的趕制電池,火速趕往去京城。
而之后,他帶來了一個個平時想見都見不到的院士,當時整個公司都驚懵了。
方清雅還好,畢竟那晚她見識到了吳杰的神秘身份。
帶回來幾個院士,只能說他背景確實是深厚而又強大。
至于工作
方清雅當然是下令全公司,不惜一切代價,全力配合吳杰。
要拆什么就拆、要買什么就買、要造什么就造
反正,方清雅知道創造奇跡的機會來了,如果不抓住,絕對會遺憾一輩子。
至于錢?
這是問題嗎?
她爸方幗治出國之前,給方清雅留了好幾十億,開這公司才花費三分之一。
有錢,才能任性。
用來測試的電動車,一造便是三十多輛。
倘若都報廢掉,那就是上千萬元沒了。
科研嘛,本來就是燒錢不斷試錯,一旦試驗成功,那就賺大發了。
該做的,都做了。
現在就等著領導們來檢驗真偽,來見證奇跡。
雖然對吳杰有著迷之自信,但方清雅還是太緊張。
沒辦法!
以前只能在新聞媒體上見到的領導,一會兒就能見到真人,能不緊張嗎?
而且花費如此巨大、通宵達旦準備如此之久,倘若沒能成功,那豈不是太丟臉?
方清雅又長吁一口氣。
貝齒緊咬紅唇,雙手攥緊又松開。
感覺比當初第一次參加地下賽車,還更加緊張刺激,忐忑不安。
有種全身熱血,都要燃燒起來、心臟都要蹦跳出來的奇怪感覺。
然而微微側目
卻只見吳杰微瞇著眼,面帶淡然的微笑。
坐看云舒云卷,靜看花開花落!
這般榮辱不驚、處變不亂,大概便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超然淡泊境界吧!
“你不緊張嗎?”
方清雅瞥了一眼其他人都很緊張兮兮,忍不住朝吳杰低聲好奇問道。
“緊張什么?又不是第一次見!”
吳杰淡淡一笑。
“放輕松,待會兒一切都聽我的,按部就班弄完就行!”
方清雅嗯嗯了兩聲,還是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
微昂著頭,盡量讓自己看起來很輕松自然。
這時候。
警報聲由遠及近。
被嚴密戒嚴的廠區大門,緩緩打開了。
一輛警車減速駛入,后面跟著兩臺黑色奧迪,再往后便是三輛中巴車。
后面還有特勤車收尾殿后,而車隊進入廠區后,便大門緊閉。
“來了!”
吳杰微微一笑,帶領眾人迎步上前。
一臺臺車停下后,警衛不少、領導更多。
還有一些記者,扛著攝像機跟拍。
看著很多熟悉的面孔,出現在眼前,方清雅感覺心臟都要驟停了。
真人啊!終于見到真人了!
終于不再是從新聞報道里看到,而是見到了一個個本尊。
老譚帶著眾人下車之后,帶領眾人來與吳杰方清雅等人一一握手寒暄問候。
當然。
吳杰不止一次見過的天元一把手沈浪也來了。
他以前就是唐老爺子的學生,有空閑時間就會去陪老爺子下棋。
老譚帶著眾多領導從視察,他當然是要去接機。
而此時此刻,他熱情主動的給吳杰等人,介紹老譚和他帶來的一行人。
原本方清雅等人就很激動,這一聽介紹一握手,就更興奮了。
俏臉都變得紅撲撲的,像是喝醉了酒、抹了濃濃的腮紅似的。
簡短的寒暄問候之后,老譚當眾發表了簡短的講話。
圍繞創新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協同等,進行了簡單的政策解讀。
鼓勵企業大膽創新、勇于進步現場掌聲此起彼伏。
隨后。
作為公司技術總監的吳杰,當然是帶領眾人,移步前去參觀公司。
從電池研究所到新材料新工藝試驗所,再到生產裝配線、自動化倉儲
最后的重頭戲,當然是電動車。
精心準備的試驗場地內。
一臺臺時尚大氣的電動車,排列成行等候就緒。
為了避免領導們在陽光暴曬下參觀感受,所以停車區域內,準備了超大的遮陽棚。
此行前來。
老譚帶了很多部門的人,還有很多企業和科研院所的負責人。
尤其是來自石油、化工、電力、機械、電子等行業的國企負責人。
他們都是帶著專業的眼光,以極為苛刻的科學角度,前來參觀體驗。
靜態展示和體驗部分,他們真是沒法挑出毛病。
車體外觀設計,時尚大氣,符合老百姓的審美。
車內裝潢用料,環保無毒無味,處處體驗了人機工程學,方便實用。
車輛配置和技術部件,直接有展示臺陳列。
將一臺車‘解剖’般的拆解成了上萬個大大小小零件。
小至螺絲釘,大到電動機。
各種零部件全部展示出來,哪些是進口的,哪些是國產的,哪些又是自主研制的。
一切都展示得很清楚,而且一些關鍵零部件,還有性能與技術介紹。
如此一來。
車輛從外觀到細節,從技術到配置都讓他們挑不出任何毛病和瑕疵。
畢竟,方清雅和她那群小伙伴,這么多年玩車改車,錢可不是白花的。
什么樣的設計符合大眾審美,什么樣的配置最簡單實用,什么廠家的設備先進可靠
玩車多年的一群富家子弟,顯然要比整天只呆在辦公室的‘專家學者’,更懂當代汽車。
當然。
吳杰知道,再好的靜態展示和乘坐體驗,都比不上讓車子動起來。
為了讓那些故意來挑毛病的人,都統統閉嘴。
吳杰準備了很多實驗設備。
光是試車臺,都準備好幾臺,一溜兒的擺開,讓老譚親自來挑選用于測試的車輛。
“各位!以前測試電動車的續航力、燃油車的百公里油耗,往往都是只坐一個人,走很平順的公路,載重更輕,測試結果自然更好!”
“今天為了讓大家相信,我們的電動車有不錯的續航力,我們準備了幾個試車臺,讓所有車輛都是搭載標準五個成年人重量,以及不少于兩百公斤的行李物品!”
“車輛放上去固定之后,既能模擬水泥路、瀝青路、泥巴路等等不同道路,還能模擬高速行駛、市區擁堵、上坡下坡急彎等等。”
吳杰這話一出,很多人都驚呆了。
先不說測試什么路況,就說這載重,就很嚇人了。
載重過大,必然會影響續航力。
就像市面上銷售的燃油汽車,只有司機一個人幾乎空載行駛,與坐滿乘客還拉很多行李,油耗肯定不同。
吳杰一來,就要‘重載測試’,這到底是實力裝逼,還是自掘墳墓?
等隨行而來的技術人員,進行了公正檢驗之后,測試開始了。
多臺車被送上試車臺,拉著沉重的配重鉛塊,還特么開著自動空調,進行不同路況測試。
連老譚都擔心,會不會才開一會兒,就被告知電池沒電了。
若真如此可就真是丟臉了。
然而。
時間一分一秒流逝,通過專門的顯示大屏。
大家看到了每臺車的能耗管理界面,電池消耗的電量,雖然不同,但還是很線性的。
消耗最快的,是重載行駛‘泥濘山路’的那臺電動suv。
模擬車輛在坎坷不平、彎多坡多的山路上行駛。
不斷的有顛簸和震動,有急上坡和下陡坡。
這樣的路況,別說電動車,就算是專業的柴油越野車來測試,油耗絕對很高。
相比之下。
那臺模擬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電動轎車,就大不一樣了。
雖然載重不輕,還開著自動空調,還有車道偏離、障礙物預警、雷達紅外探測等設備在工作,但是電池消耗速度相當緩慢,折算下來,比燃油車油耗低了不少。
想要等所有電動車電池電量耗光,顯然還要等很久。
為了不至于讓大家就這么傻站著看,吳杰讓所有來賓,隨便去挑選電動車試乘試駕。
興致勃勃的老譚,也挑了一輛suv,載著吳杰和三個人,行李箱裝了兩百公斤的‘行李’,率先駛出,其他領導當然也不甘落后,都紛紛組團開車出發。
測試場地很大,足夠容納多臺車行駛。
直角彎、s彎、直線加速、涉水路、泥濘路、碎石路、陡坡
老譚當年年輕時,當過汽車運輸兵。
跑了一圈之后,就對這suv愛不釋手了。
加速澎湃有力、剎車線性精準、油門響應迅速、操控指向性好
市面上一些車,各種駕駛模式,其實差別不大。
但他親自開車體會,就發現這臺車的不同模式,駕乘感受特別不同。
運動模式,電機高功率輸出,帶來比大馬力燃油發動機,更強勁的推背感。
舒適模式,整個車子的減震系統,變得更加柔性,盡可能的過濾掉地面的震動。
這一口氣跑了很多圈,老譚興奮那當,感覺年輕了二十幾歲。
如此激情澎湃的駕駛,讓坐在一旁的警衛,真是提心吊膽。
好在,老譚并沒馳騁狂飆多久。
雖然電量還剩很多,足夠再跑三百公里,但他依然很是好奇的將車開進了換電站。
與進加油站打開油箱蓋不同,吳杰弄的這臺車,是打開引擎蓋。
蓋子打開后,工人頭頂上方的行吊,將現有的電池拆卸下來,將滿電的更換連接上。
整個過程只用了三十秒,居然比加油還快!
一看液晶儀表,續航力又滿格了,滿載狂飆三四百公里毫無壓力。
“我的天啊!你小子這回肯定要震驚全世界!”
吳杰會心一笑,但心里很清楚,好事多磨。
這不,一系列的試車體驗結束后。
各種刁難質疑,就接連到來
(本章完)
其他書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