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贅婿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國大將軍!(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極品小贅婿 >>極品小贅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國大將軍!(求訂閱!)

第五百一十四章 護國大將軍!(求訂閱!)


更新時間:2019年03月01日  作者:張三豎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張三豎 | 極品小贅婿 

荊州。

三月的金陵已經春意盎然,雖說還沒有達到百花錦簇的場景,但是到處都是一片春綠。

三月的金陵已經足夠暖和,出門穿單衣已經十分平常,尤其到了正午,在陽光的照射下,到處都是一片溫暖。

但三月的荊州跟金陵比起來,還稍微有些冷。

只有那垂柳發的新芽以及草叢中偶爾能看到的青綠色,才預示著春天的到來。

這天,早朝。

唐帝最近心情不佳,一切都還要從莫漓跟儀嵐公主回到荊州說起。

看到儀嵐公主再次恢復原來的狀態,唐帝是欣喜的,可是莫漓卻單獨跟他說了唐三絕的事情,對于自己這個特立獨行的皇叔,唐帝還是很尊重的。

尤其是當初爭太子之位的時候,遠在江湖的唐三絕特意趕回來幫自己,這也是唐帝對唐三絕尊重的最主要原因。

現在突然聽到唐三絕去世的消息,唐帝的心情怎么能好?

出于對唐三絕的尊重,唐帝本打算大辦喪事,但是卻遭到了滿朝文武的反對。

唐三絕不僅僅是唐帝的皇叔,更是大唐第一高手,在武林中享有盛譽,那些覬覦大唐的國家,若是想對大唐圖謀不軌,唐三絕對他們來說也是種震懾!

所以唐三絕去世的消息,不適宜大辦,僅限于少部分人知道,連大唐百姓都不能告訴。

唐帝思考再三,最后還是妥協了。

他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他身后更有數以萬計的大唐百姓,他需要為他們考慮。

對于唐三絕的去世,唐帝也只是開始的一兩天有些悲傷,不過很快他就看開了。

人本來就終有一死,況且唐三絕年事已高,他這一輩子無論做什么都憑著一股子率性,完全是為自己而活著,他的人生應該沒有遺憾了。

想開就不難過了,但是大辦喪事被百官拒絕這事還是讓他有些上火,雖然知道確實不該大辦喪事,但還是止不住的氣憤。

今天的唐帝一掃前幾日的陰郁心情,就連朝堂上的大臣們都感受到了唐帝的變化,抬眼看著唐帝,準備聽聽到底是什么事能讓唐帝如此興奮。

唐帝今日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他昨晚收到的那封信。

唐帝站起來,大聲說道:“朕昨日收到了張縣伯的信,南方的流民潮已經被解散了,糧價不僅回落,而且比原來的價格還低了不少!眾位愛卿自己看看吧!”

說著,把手中的信交給吳德,讓他為眾官念一下。

這信確實是張十二寫的,寫于趙家糧莊被炸的當晚,那個時候雖然糧價還沒降,但是自信的張十二已經預測到了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所以直接給唐帝寫了這封信。

當眾官看完信后,表情不一。

震驚者有之,恍然大悟者更甚,還有些則欣慰異常,比如張國公,比如木太師。

眾官終于知道,之前那個經常惹事的張縣伯為何會突然在荊州消失匿跡,原來是去金陵辦這事去了!

還有好多羨慕的,張十二能無聲無息的去往金陵,這背后是唐帝的信任和重視啊,此等圣眷,一般人望塵莫及呀!

眾官看完,把信又交由唐帝手上。

唐帝看著眾官,笑道:“眾位愛卿,以為如何?”

滿朝文武齊呼道:“皇恩浩蕩!天下承平!”

唐帝擺了擺手道:“這次事關南方糧價以及流民潮的事情,朕可沒有操心!能夠如此圓滿解決,全靠張縣伯一個人的作為!”

這話一出,百官默然。

這話很明顯,唐帝要把這次的功勞全放在張十二一個人身上了,有人羨慕嫉妒,有人欣慰開心。

唐帝也不管眾官在想什么,果斷道:“杜明陽何在?”

“回陛下,臣在!”

這時,一個面白無須、個子不高的清瘦男人站了出來,躬身說道。

“張縣伯原來的官職是三品的鎮遠大將軍吧?”

唐帝問道。

“回陛下,正是!”

說話的這個杜明陽乃是吏部尚書。

上次襄王遇刺之后,原吏部尚書郝軍廣一家被滿門抄斬,這個吏部尚書的位子就空了下來,后來是木太師舉薦,唐帝拍板同意這個杜明陽為新任吏部尚書。

其上任后倒也兢兢業業,雖不出彩,但也沒有什么大的紕漏,唐帝對他的印象倒是不錯。

“那就封他為——護國大將軍吧!”

唐帝話音剛落,朝堂上一片安靜,落針可聞。

就連吏部尚書杜明陽都愣了一下,但很快就調整了自己的狀態,躬身說道:“是,陛下!”

“不可!”

“不可啊,陛下!”

杜明陽剛答應下來,反對之聲就在朝堂之上響了起來,而這些聲音的來源大多是來自文官陣營。

唐帝也不理睬他們,反而是看著杜明陽問道:“杜尚書,你來說說,朕封張十二為護國大將軍,到底行還是不行?”

杜明陽都不做停頓,直接回道:“大唐是陛下的大唐,文武百官也是陛下封的,陛下既然封張縣伯為護國大將軍,那自然是可以的!”

不得不說,這馬屁拍的舒服!

唐帝看了杜明陽一眼,有種刮目相看的感覺,之前以為這人是個平庸之人,做事穩妥,不求出彩,但求無過。

但是今天卻見識到了他靈活的一面,不僅反應夠快,而且能夠體會自己的精神,順著自己的基調走,讓人舒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朕乃一國君主,誰敢不從?

唐帝的話,眾位文官不敢反駁,可是杜明陽的話,他們就不愛聽了!

就你會拍馬屁?

就顯你能啊?

“陛下,自古都是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啊!”

“是啊陛下!杜尚書做事從來都是迎合陛下,卻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這對陛下的決策無益啊!”

眾官七嘴八舌的說了起來,矛頭都對準了杜明陽。

而杜明陽卻面不改色,仿佛眾人說的不是他一樣,在回答完唐帝的問題之后,緩緩退了回去,對眾人的指責熟視無睹。

把這些文官氣的呀,仿佛拳頭打在了棉花上,一點力氣都發不上。而且杜明陽這一退,這些文官的話仿佛就是在指責唐帝一樣,接下來的對決,則成了唐帝對眾文官。

這些文官臉都要青了,在心里把杜明陽的十八代祖宗都罵了進去,但是卻沒有什么辦法,此刻只能站在外面,等著唐帝的提問……

自從唐帝下令讓楊澤新永不得入仕、變相懲罰了楊家之后,楊豐處事低調了許多。

他不再跟原來一樣,整天往東宮跑,也不再跟原來一樣,讓眾位文官對他馬首是瞻。

開始的時候,楊豐并不適應,但是時間久了,他倒是很享受這種生活,覺得人生豁然開朗,像是看透了一切,其他不說起碼安靜許多,不用再操心了。

所以這種時候,楊豐站在百官之中,慈眉善目,臉帶微笑卻不發一言,而文官陣營里另一個重量級人物白漸甫也保持沉默,并沒有瞎起哄。

這些起哄的多是那樣御史之類的文官。

御史向來就是以進諫為生,若是一個御史都不進諫的話,那要這個御史有何用?

身為御史,他們自然懂得自己的責任,雖然進諫有時候會惹唐帝不開心,但那都是一時的,事后唐帝必然會稱贊他們,說他們為江山社稷著想不惜以下犯上,精神可嘉!

這種事情做的多了,他們都習慣了,今天這種時候,不進諫怎么行?

刨除這一種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他們是真的不喜歡那個張十二啊!

雖然接觸不多,但是誰都知道那是一個相當難纏的人,嘴巴簡直比他們御史都惡毒!而且這家伙身為三品鎮遠大將軍的時候就無法無天,連太子都敢坑,若是讓他成了一品的護國大將軍,那如何得了?

到時候,他勢必要每天早朝……

到時候,他勢必要跟他們爭吵……

到時候——他們已經不敢想下去了,他們之前經常跟莫國公這種粗人爭吵,每次都不至于落了下風,可是跟張十二吵架的話,他們實在沒有底氣!

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啊!

所以,今天他們勢必要阻攔唐帝!

自己給皇叔大辦喪事你們要攔著,現在朕要封賞個人你們還要攔著,簡直好大的膽子!

御史們成功勾起了唐帝好不容易才壓下去的怒火,眉毛一挑,眼神一凜道:“好,那朕倒想聽你們說說,這張十二為何就封不得!”

唐帝的臉色變得很難看,但是這些御史平時見的多了,也不以為然,其中一個年紀稍大些的御史站了出來,對唐帝躬身道:“陛下,冊封張縣伯為護國大將軍,這事情實在不妥,于情于理都說不過去,還望陛下三思而行啊!”

唐帝瞥了說話的那御史一眼,心中冷笑一聲。

說話的這人叫蔣文撿,官拜中書令。

這家伙原來是個御史,當初的時候上諫那叫一個兇,每天無不上諫,而且上諫不止一次,唐帝對他都很頭疼,可無奈他提的也都是些可供參考的建議,唐帝就算不喜歡他也沒有什么辦法。

后來看他年紀大了,借著由頭,把他提拔成了中書令。

沒成想,這家伙不識好歹,被提成中書令之后還不老實,每次上朝還干著御史的活,而且那些御史對他馬首是瞻,并且深得其上諫的精髓,讓唐帝好一陣頭疼!

聽了蔣文撿的話,唐帝心里一陣冷笑:“好,那你就好好跟大家說道說道,怎么于情于理就不行了?”

蔣文撿從上諫的那一刻開始就想好了說辭,被唐帝一問也沒有一點驚慌,馬上振振有詞道:“于理嘛,張縣伯大家都知道,年紀輕輕不說,主要是資歷太淺了!之前陛下將一介白身的張縣伯冊封為鎮遠大將軍的時候,就十分不合情理,現在不過半年有余,卻把張縣伯由三品的鎮遠大將軍直接破格冊封為一品的護國大將軍,這實在有些匪夷所思啊!”

蔣文撿說完,朝堂上一片議論之聲。

這話深得某些人的贊成,無論如何,張十二都太年輕了,甚至比起兩年前被封為鎮國大將軍的莫漓都要年輕不少,而且莫漓當初也不過是封了個二品武將,還是正常提拔,但張十二這就有點太夸張了吧?就算是偏愛這也太明目張膽了些吧?

這么年輕就得了最高的武將頭銜,那以后怎么得了?他不得上天?

見眾官很配合自己,蔣文撿臉上笑意滿滿,然后又說道:“于情嘛,這就更不合理了!這護國大將軍的官職空了許久,就算是要推選一個人成為護國大將軍的話,那也輪不到張縣伯吧?莫將軍這些年征戰沙場,戰功赫赫,但是做鎮國大將軍也有幾年光景了,尚且不能被封為護國大將軍,那張縣伯怎么可以直接破格成為護國大將軍呢?”

看著眾官都在沉思之中,蔣文撿面帶得意,笑著說道:“況且張縣伯做的事情跟莫將軍簡直不能同日而語!莫將軍浴血沙場,那是九死一生,官職是自己打出來的,而張縣伯做的么——嘖嘖,這些事情派我們文官去就可以了,派個武將去——倒是辛苦張縣伯了!所以下官以為,無論于情于理,張縣伯都不足以被封為護國大將軍,若是陛下一意孤行,不僅滿朝文武不滿,更是令莫將軍這種功臣寒心啊!”

蔣文撿的意思很明顯,他把張十二這次去南方平定流民潮的行為跟莫漓原來征戰沙場作對比,那么很容易給人一種感覺,那就是張十二平定流民潮的功勞也不過如此嘛!

一個是把頭提在手上,另一個呢——怕是也就動動嘴皮子吧!

所以蔣文撿最后會刻意嘲笑,說平定流民潮這種事本來應該是他們文官的事,派個武將去,他會做什么?怕不是瞎貓碰到死耗子吧!

蔣文撿的這番話引得眾位御史投來贊許羨慕的目光。

而且他一說完,朝堂上一片安靜,眾官都在等著唐帝如何應對……


上一章  |  極品小贅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