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小贅婿第三百章 我不能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極品小贅婿 >>極品小贅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章 我不能作!

第三百章 我不能作!


更新時間:2018年11月11日  作者:張三豎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張三豎 | 極品小贅婿 
小說名稱

小說作者

關鍵字



家教甚嚴不會吵架?

讀書人對吵架十分熟絡?

若是太子沒有跟張十二拌過嘴的話,他怕是就信了,可是對體會過張十二那張損嘴的他來說,怎么會信?

而且張十二一句話就把在場的所有讀書人都得罪了,按他的話說,讀書人才會吵架,尼瑪,那是讀書人還是大街上的潑婦?

在場的所有人基本都是讀書人出身,所以張十二的一句話瞬間點燃了他們的怒火,看著張十二的眼神虎視眈眈。

“這人太狂妄了,端的無禮!”

“這人出自武將之家,又在外流落了六年,所以才會見識短淺,說話粗鄙!”

“怪不得!在李大才子面前還敢如此行事,待會可得讓李大才子好好教訓一下他,也讓他看看我們荊州才子的實力!”

聽到眾人在那里議論紛紛,人群之后的陸馥婧看到這一幕有些頭疼的捂了捂腦袋,這個壞人,到哪里都不省心啊,好像不跟全世界為敵,他就不滿意一樣

而吳國三皇子看到這一幕則比較感興趣,這個人真是有意思,明明文采那么好,卻在這里裝什么都不會,又看了李向白一眼,對他很是可憐,這個現在還一臉倨傲興奮的所謂“才子”,等會就要做了別人的墊腳石,怕是連哭都來不及吧

不過也有點好奇,為什么他在御花園里寫詩詞打敗自己的事情沒有傳揚出來呢?不然的話,這群人怎么會如此不知死活的跟他比寫詩詞呢?

“若是張公子如此看不起我們讀書人,那今天倒要讓我等看看你的大作了,莫要信口開河!”

康王世子一臉的義憤填膺,心里實際并沒有多少憤怒,他之所以這么說不過是為了挑起全場讀書人的怒火,讓張十二成為眾矢之的。

果不其然,康王世子的話音剛落,人群中又爆發出一片吶喊聲,自然是在數落張十二以及讓李向白好好教訓教訓他的。

李向白朝著眾人拱了拱手,然后看著張十二不屑的說道:“在下本不愿同一個粗鄙之人切磋詩詞,端的污了我等讀書人的名號!但是承蒙各位錯愛,今天我就破例一次,替各位荊州的讀書人教訓一下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

李向白說完,眾人馬上一片喝彩叫好,張十二卻不以為然的聳了聳肩,心想叫吧叫吧,叫的越兇,臉打的才越響!

康王世子一看差不多了,事情都在按他們計劃的方向走,并且進行的很順利,笑著說道:“諸位,既然二位公子要切磋一番,那就由本王來定個規矩。今天就以這宴會為引,詩名不限,兩位公子意下如何?”

李向白一臉的倨傲,在他眼里,張十二除了罵人嘴皮子溜點,哪里會作詩詞,他隨便寫些詩都能比他好,怎么會把他放在眼里?

“但憑世子做主,在下并無異議。”

說完又看了張十二一眼,眼神中盡是鄙視。

“張公子呢?”

張十二并未說話,只是點了點頭,心里盤算著,初來荊州,在御花園寫的詩詞看樣子并沒有傳揚出來,那今天要好好剽一首,一戰揚名了!

“好!既然二位公子都無異議,那現在就開始吧!兩位公子誰先來?”

說罷,已經有下人抬著桌子和筆墨放到了院子當中,大戰一觸即發。

隨著康王世子的這句話,整個宴會的氣氛被推向了,所有人都拭目以待,神情亢奮,想看看李向白是以何等詩詞來教訓人的,同時又在想,這次會不會再出一首“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佳作呢?

對付張十二,李向白自是十分不屑的,所以也不謙讓,笑著說道:“這詩詞一道對于我等讀書人來說,就如同飲水一樣,不像某些人,或許絞盡腦汁都不可得,所以還是由在下先來吧!”

這話的諷刺意味明顯,張十二自然是那“某些人”,聽的眾人十分滿意,這李公子的嘴損起人來也是有一套啊!

李向白站在院子中間,搖頭晃腦,煞有介事的樣子,心里卻一點都不緊張,因為太子之宴非比尋常,所以來之前他就做足了功課,已經提前準備好了一首詞,而康王世子這個ziyou發揮的題目正好讓他提前作的詞得以施展,他現在這副模樣不過是裝的,裝一個臨場作詞的樣子!

突然,李向白在院中站定,兩步來到桌前,拿起毛筆就開始寫了起來,寫的很慢,很認真。

詞是現成的,之所以還寫的這么慢,主要還是因為這字!

李向白從梁州回來因為撿的詞而名聲大震,看過那詞的人除了驚嘆之外就是好奇,他的書法何時那么好的,而且之前從未見過這種字體?

那個時候他才慌了,說是他最近才自創的字體,這才蒙混過關。

從那之后,他每天都要對著那首詞臨摹,為的就是也能寫出那么一手好字,這樣以后再拿出這首詞來的時候,也不用怕人懷疑了

練了幾個月,書法已經初有成效,雖不能神似,但是形已經有差不多七八分相似,這就足夠了,一般人若是不對比原詞根本發現不了破綻。

所以他寫字的時候才會小心翼翼,爭取寫好。

在他寫的時候,眾人已經圍了上來,看到那工整有力的筆跡躍然于紙上的時候,就有人叫出了一聲“好”來。

這并不是因為李向白寫的多好,而是王羲之老人家的行書實在是太逆天了,張十二的書法在前世也是出類拔萃的,但是較之王羲之的真跡還是差了不少,但是拿到這個時代來已經驚為天人了。

這就是李向白只模仿了他字體七八分就能把眾人給震住的原因

過了一小會兒,李向白終于寫完了,把毛筆放下,看著紙上的詞,非常滿意的拍了拍手,又瞥了張十二一眼,那眼神,仿佛他已經必勝了一樣。

這時,已經有人走到桌前,看著那紙上的詩詞,輕聲念了出來

東宮院邸梅花瘦,四無塵、檐上雪厚。

夜窗恍如晝。

萬里乾坤清絕處,付與賓客宴席。

又恰是、題詞時候。

猛拍闌干呼舊友,道他年、我亦垂綸手。

君與我,共樽酒。

輕挽風前柳,問飛雪落幕紛紛,近曾來否?

月落潮生無限事,零落茶煙未久。

妾隨郎,笑執手。

那人念完,眾人稍微愣了一下,然后就有人帶頭道:“好詞!”

隨后,所有人也爭相叫好起來。

其實大家之所以會楞,還是因為他們最近對李向白的認知都停留在那首“少年不識愁滋味”上,而李向白自那之后也很少做詩詞,今天一看這詞,雖然單拿出來也不錯,但是跟“少年不識愁滋味”比起來,差的還是有點遠,所以他們開始才會有愣神的反應。

靠自己真正的實力作出來的詞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李向白的心情可比聽到別人夸“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時候還要好,樂呵呵的對眾人拱手,謙虛的說著“抬愛抬愛”。

張十二也走上前來看了這詞,對這詞的印象一般,但是對這字他就有點想法了尼瑪,這是臨摹勞資的書法?可你好歹也像一點啊!這也太次了吧?

想著,嘴角撇了一下,一陣冷笑。

張十二的反應自然沒有逃過李向白的眼睛,從張十二走上前去看他的詞,他就在觀察他,本以為他看到自己的詞會被嚇一跳,誰能想到他是這副表情?

那是嘲笑嗎?

李向白那個氣,心想你連詞都不會作,還敢嘲笑我,冷哼一聲道:“在下作完了,接下來是不是該換人了?”

我倒要看看你能作出什么東西來!

李向白恨恨的想著。

康王世子跟眾人的反應差不多,對李向白抱的期許太大,以為他還能貢獻一首類似于“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神作來,哪成想寫了這么一首只能算是中等稍微偏上的詞來,心里有點失落。

但也無所謂了,只要能打那人的臉就行!

見張十二沒有動靜,康王世子在旁邊催促道:“張公子,李公子已經作完了,該你了!”

誰知張十二并未著急,反而是搖了搖頭道:“我不能作!”

眾人都楞了,這是鬧的哪一出,還沒有寫就怕了?

想到這,眾人臉上都露出了深深的鄙視,一臉的促黠,就等著看笑話呢

康王世子也大概是這種想法,忍著喜悅道:“張公子,為何不作?莫非,看到李公子的詞,張公子怕了?”

“呵呵”

張十二冷笑兩聲道:“李公子之才,在下也聽說過,可是今日作出的這詞實在有失水準!若是荊州才子只能作出這等低水平的詞來的話,不比也罷!”

聽張十二說完,康王世子有點啞口無言,但眾人可不滿意了,在那里嚷嚷開來

“李公子可是作出過“少年不識愁滋味”的佳作來,豈容你在此詆毀?”

“是啊!李公子把那“少年不識愁滋味”拿出來讓這人長長見識,看看什么才是詞!”

“對啊,李公子拿出來!”

有人提了一句,然后所有的人都開始附和,民心所向,都想讓李向白拿出那首“少年不識愁滋味”來,說到底,他們也對李向白剛才作的詞不是很滿意,此情此景,也只有“少年不識愁滋味”可以拿出來狠狠的打此人的臉了!

張十二看到眾人這么配合自己,心里高興壞了!

他的目的就是要李向白把撿自己的那首詞拿出來,然后再狠狠的打他的臉,沒想到自己就開了個頭,眾人就把話題搶過去了,還真是大唐好隊友!

康王世子也在旁邊說道:“李公子,既然如此,你就把那首詞拿出來吧,也好給那些不識相的人看看,什么叫做好詞,什么才是荊州才子!”

康王世子也有點小怒了,有些惡狠狠的說道。

哎,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李向白也很無奈。

努力了那么久,自己還是要靠那首撿來的詞來尋找存在感,悲哀啊!

幸虧他現在把那詞當成寶貝一樣隨身帶著,不然可就壞了!

狠狠的瞪了張十二一眼,把那宣紙拿了出來,然后小心翼翼的鋪展在桌子上,眾人見狀馬上圍了上去,再次看到那詞,直接爆發出一聲吶喊:

“好詞!這才是好詞啊!”

聽到眾人情不自已發出的贊嘆,李向白心里十分難受,這才是真正佳作的力量吧,只要往桌上一放,馬上就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只是可惜的是,為什么自己就是作不出這樣的詞來呢?

哎,不管了!

今天只要能打他的臉就行!想著,又惡狠狠的瞪著張十二,一臉陰郁的笑著。

這個時候,吳國三皇子也看到了那宣紙上的詞,先是驚艷,然后又一臉疑惑,最后又看著張十二,那臉上的表情別提有多精彩了。

吳國三皇子才是真真正正的讀書人,從他的詩詞造詣上就看的出來,而且他還非常好奇敢跟張十二這種猛人叫板的才子到底多強,所以李向白寫出第一首詞來的時候,他就湊了上去。

說實話,他看完這詞之后,嗤之以鼻,別說張十二,這詞連他都比不過啊!也不知他哪里來的信心敢挑戰那種猛人

只不過,他總感覺那字有些眼熟

等他看到李向白拿出來的那詞之后,更疑惑了,因為這字跡他太熟悉了,這不就是張十二在御書房里所用的書法嗎,這人怎么會有?

再說這詞,那就是神作,吳國三皇子自嘆不如!

能作出這等神作之人,怎么能作出第一首那等低劣的詞來?

結合兩首詞前后字跡的不同來看,唯一的解釋就是,這“少年不識愁滋味”并不是眼前這人所作,而是出自張十二之手!

看來,他的詞不知因為何等原因被眼前這個李公子撿了去,而所有人都不知道這詞出自他的手中,所以才會是今天這副表現

可真是李鬼碰到了李逵,這下,還真是有好戲看了呢


上一章  |  極品小贅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