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下文學門戶致力于打造國內最全,絡門戶!
歡迎您,[]
小說搜索
熱門作者:
文/
朱翊鈞這一次到江南來,除了立威,基本上也就是解決瑣事和加快一些政令的推行的。比起長江以北,長江以南的政令推行就差很多,這一點朱翊鈞心里面知道的很清楚,但是這是一個慢工細活,不是什么快的事情。
現在聽了王安的話,朱翊鈞也算是有點想法了,立威肯定是要立威的,不然做不成。
當然了,更多的是從官員的身上去考核,看來得好好的查一查了。
王安見朱翊鈞在靜思便停下來沒有在繼續說,半晌見到朱翊鈞對著自己點了點頭,王安這才開口繼續說道:“總體上來說江南之地大事不多的,但是卻多的是紛繁的小事情,匯聚起來也就是大事了。”
“缺一個強勢人物處理一下是不是?”葛丹自然聽出了王安話語里面的意思,笑著說道。
事實上南京有六部,但是基本上得不到重用,更多的是打發養老的地方,在這樣的情況下,南京這里的官員懶政要嚴重的多。官場上人浮于事,大家談論風花雪月多過談亂時政,大家花在寫詩飲酒作畫上的時間,遠比花在公事的時間上多。
很多南京的官員品級非常高,資格非常老,北京來的文書很多時候都不被他們放在眼里,有種反正我都這樣了,你還能把我怎么樣的態度,這些人是造成南京官場風氣的主要原因,朱翊鈞不止一次的想要裁撤掉南京。
當然了,裁撤掉是一刀切的做法,如此做是不行的,這一點朱翊鈞心里面也很清楚。
南京的官場風氣必須要改,裁汰老弱,同時給南京六部衙門的官員一個上升通道,比如想要入閣或者想要入六部,必須在南京做出成績來。另外通過考成法來嚴厲的考核,南京也不是養老之地。
想要寄情山水,想要詩詞歌賦,那就別做官,這些都是朱翊鈞來到南京的目地。
為此朱翊鈞甚至準備在南京多呆上一段時間,好好的整頓一下這里的風氣。
看了一眼王安,朱翊鈞緩緩的睜開了眼睛,開口說道:“行了,朕知道了,朕會派人去做一下事情,到時候你好好配合!”說完就擺了擺手,示意王安退下了。
南京一定要整治,這一點沒得商量,朱翊鈞也找到了切口,那就是從秦淮河下手。
雖然不知道秦淮河的后面站了多少人的,但是朱翊鈞敢肯定,秦淮河的后面站著的絕對是大佬之中的大佬。
“魏朝,去把李彪給朕找來!”朱翊鈞看著魏朝,然后開口吩咐道。
錦衣衛自從被朱翊鈞拆分了之后,他們的主要職責轉向了憲兵的方向,朱翊鈞也對錦衣衛進行了清洗,并且廢除了恩蔭為官。可以恩蔭讀書,比如進入皇家講武堂,但是絕對不允許恩蔭為官。
你要是不能從學校畢業,那么就不可以為官,無論是誰的兒子。
當然了,制度是好制度,但是能夠執行到什么程度,這一點朱翊鈞心里面也沒底。
花錢買進名校的事情后世也一大堆,何況這個時代的勛貴該多有權勢,除了嚴加防范之外,朱翊鈞暫時也沒想到什么好辦法。無論在任何體制下,總有些人想要走捷徑,問題是有些人還就能走得通。
很快李彪就來了,見到朱翊鈞之后,李彪直接躬身道:“陛下!”
看了一眼李彪,朱翊鈞點了點頭,然后開口說道:“錦衣衛這幾年也沒什么大事情,你倒是清閑了起來了,倒是朕的不是。這一次朕找你來,為的也不是什么大事情,而是有些事情交代你去辦!”
聽了朱翊鈞的話,李彪沒有接話,只是靜靜的聽著,等著朱翊鈞給自己分配任務。
“去查一查秦淮河,朕想知道秦淮河的廢除奴仆做的怎么樣了,查一查人販子,查一查逼良為娼。”朱翊鈞看著李彪說道:“朕會讓內廠配合你,無論牽扯到誰,一查到底,明白嗎?”
雖然朱翊鈞的語氣很輕,但是李彪卻從這里面聽出了殺伐之氣。
事實上朱翊鈞也知道,只要秦淮河這樣的紅燈區存在一天,有些事情就很難避免,尤其是在這個時代。自己即便下手管了,但是幾年之后怕是也會恢復原來的樣子。保持一個長期高壓的態勢,就成了必須做的事情。
自己作為皇帝又不能總留在南京不走,所以南京的官員必須要嚴厲整治。
“陛下放心,臣知道怎么做!”李彪恭敬的說道,臉上的表情也沒什么變化。
這件事情在別人看來或許是燙手山芋,但是在李彪這里卻并沒有那么燙手。無論是在內廠還是在錦衣衛的時候,李彪都是能力極強的存在。對于這些事情,李彪不是駕輕就熟,那也是游刃有余。
等到李彪走了,朱翊鈞開口說道:“傳旨下去,朕要在南京京察,讓南京山下的官員全都做好準備。”
京察,大明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種制度,洪武時規定三年一考,后改為十年一考,弘治年間規定六年舉行一次,京察與大計制度的存在,本身目的在于獎優懲劣,使各級官員能夠恪盡職守,為帝國統治做出貢獻。
然而正因為涉及了官員的獎懲,結果造成徇私舞弊等結黨現象十分明顯,在發展的后期已經很難真正實現應有的作用。“長官往往博寬大之名,每屆京察,只黜退數人,虛應故事,余概優容,而被劾者,又不免冤抑。”
朱翊鈞在建立了反貪司和法紀司之后,京察被從新拿了出來,京察也改為有都察院主導。
在南京干一次京察,這也是朱翊鈞早就想干的事情了,同時這也是在配合李彪那邊的行動。
像南京這種地方,想要通過官場手段查出一名官員的罪證,可以說是難上加難。這個時代又沒有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一旦罪證被毀滅,那就很難查清楚,朱翊鈞也沒時間在這里浪費,索性就選擇劍走偏鋒。
朱翊鈞在南京京察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自然也是一片嘩然,然后就是恐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