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看:
一位科學家一旦進入了科研狀態,很多細節都會忽略,鳴人渾然不知自己已經暴露了身份,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對螺旋丸產生機理的逆向解析工作中,毫不在意地又一次使用了多重影分身之術。
“科學忍法科學研討會之術!”
一大片白霧升騰,這一處訓練場頓時被穿著白大褂的辣妹科學家們站滿了。
很多臺電腦操作臺被辣妹科學家們通靈出來,眾多科研辣妹按照學科門類分成了數據分析小組,將采集到的各項數據錄入系統,在超級計算機的幫助下進行數據模型的整理和運算。
一旦有計算結果產生,各個科研小組的辣妹們還會架起白板,擺好會議桌,當場對數據進行討論,總結出規律,撰寫研究報告。
自來也徹底懵了,在他的常識中,學習忍術不是這樣的呀!
想要學會螺旋丸,難道不應該從轉動水氣球里的水開始一點一滴的積累經驗嗎?
火影世界里的忍術,多半都是使出水磨工夫,耐心地苦練練出來的,就像佐助學習千鳥,每次都練到手被電傷,查克拉耗盡為止。
鳴人用影分身練習螺旋丸已經相當于取巧了,但也脫不開苦練的范疇,只不過是將自己化作千百個分身,相當于數百個自己同時苦練才節省了時間。
在博人傳里,博人學會螺旋丸才算是頓悟,通過觀察攪拌湯鍋的漩渦,腦中靈光一現,第二天就成功擠破了水氣球。
不過,這樣的苦練,就算能練成,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鳴人教導木葉丸的時候,已經能搓出很多種類的丸子了,但講解給木葉丸也只能說出只言片語,兩三句話就交代完了,說什么細節只能自己去體驗才能領悟。
擁有科學思維的鳴人就不會這樣敷衍,學會螺旋丸不是目的,全面地了解螺旋丸的本質,掌握螺旋丸的每一個細節,總結出技術要點,制作出搓丸子技術手冊,能將這種口口相傳、心領神會的秘傳忍術解析到看技術手冊人人都能學會的程度,才是鳴人想要做的。
現實世界里,核反應堆、渦輪引擎都能憑著技術手冊的資料在小作坊里敲出來,跟核反應堆比,螺旋丸的技術難度又高得到哪里去?
“流體力學科研組分析報告完成!”
“熱力學科研組分析報告完成!”
“醫學科研組分析報告完成!”
“電磁學科研組分析報告完成!”
“全部數據匯總后,參數設定完畢,超級計算機開始建立螺旋丸模擬仿真試驗模型!”
本站所有的文章均收集自網絡,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