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頁]
如今單純地做手機或軟件,已經無法激起金妮董事長的興趣。
她更喜歡給各種新興科技的小公司當天使投資人。
這是很考驗眼光和運氣的一件事,但誰讓董事長有錢呢。
況且她背后還有一個路克出力,很容易就過濾掉那些超級沙雕的項目。
比如某AI公司號稱研究出了能夠自動編程的人工智能,滿世界地拉投資。
路克只是讓小蝸查了查對方的通訊數據,就發現這家公司還真特么的是“人工”“智能”。
人家真的是把需要編程的項目發給自己的軟件工程師,編寫完成后再發回來,百分百全人工的智能。
這讓路克想起了上一世老媽給他“全自動抹布”——全靠他自己動手抹的布。
其實路克看到公司創始人和那些工程師名單后,就很懷疑這個項目了。
再比如某家制藥公司,號稱研發出只要指尖血就能完成主流血檢項目微型儀器,體積不比手機包裝盒大多少。
同樣是通訊記錄一調查,就發現私下里好幾位項目負責人說過儀器太小,根本沒有足夠空間裝配檢測設備,請求公司加大這儀器的體積。
結果……這玩意兒通過某州測試,投入實用了。
現在這家公司牛皮越吹越大,遲早要炸。
這只是最典型的“成功”代表,因為它們至少圈到了很多錢。
金妮通過路克給的消息,用馬甲風投公司快進快出,加上股市上的操作,小賺上億美金。
還有更多的名不見經傳的小項目,那完全是博傻游戲。
不過為了“泯然眾人”,金妮的科技公司還是會投一些幾百上千萬的“小項目”,坐等其失敗。
成功率太高,是會被人跟風的。
身為掌控手機公司、F2F、飛訊的頂級女大佬,想跟她風的人真的很多。
這也是金妮想退出一線的原因之一。
三大公司的股份置換完畢后,她無論如何都不能再算頂級新貴,而是多個大集團大股東(代持)。
這種身份的人,沒必要不會出現在人們眼中。
美國的醫藥、石化、電力集團的CEO和總裁是誰,或許很多人谷歌一下就能查到。
但這些集團賺的錢最后落進了哪些大股東的口袋,大多數人還真不知道。
只要不將某些大佬的姓氏跟以前赫赫有名的xx家族聯系起來,普通人就算看到這些名字,也會覺得很陌生。
金妮發家的時間太短,但掌握的實力卻很豐厚。
她需要這個褪去浮華,重歸自我的過渡期,消化到手的資源,完成從“權力暴發戶”到“權勢人物”的轉變。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大多數人需要很多年來習慣。
虛榮與炫耀,是人類天性,即便權勢人物也很難拒絕——某大少就是典型。
好在金妮沒那么強烈的表演欲,這幾年她受到的吹捧也足夠了。
關鍵是她受到的吹捧,大部分都該屬于路某人。
自己天天被一堆人盯著,假笑應酬,勾心斗角,結果某人悠閑無比,沒事還帶著搭檔和狗去環球旅游。
這既讓金妮心中不平,也在給她潑冷水降溫:更該炫耀的人活得低調又自在,自己有什么可炫耀的?
提前幾天跟金妮談完公事,路克也不得不付出一點代價:三月份陪霸道女董事長出門旅游。
這不是金妮要求的,至少她沒自己說出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