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大中小
夏鼎基一直在觀察著眾人的表情,見到眾人都看完了,他開口說道:“大家都看完了,有沒有什么要問的?”
眾人互相看了看,俱都搖搖頭。
沈弼更是出聲說道:“夏司長,請你先告訴我們港府的要求吧。”
夏鼎基和善地笑了笑,又看了看麥理浩,見后者對他點頭,他坐直了身子說道:“港府的要求很簡單,接手其中一家或者兩家銀行后,要讓銀行恢復營業,保證市民可以提款,并且盡全力平息擠提風波,如果有其他銀行向你們求救,必須借款助其安然度過,免得再次引發危機。”
此話一出,在坐的無人都不由皺起了眉頭。
他們來之前,對于港府的要求都做出了預判,讓恒隆銀行和嘉華銀行恢復營業,并且保證市民提款這一點他們都猜到了。
但是卻沒有猜到還要全力平息擠提風波,并且要幫助其他可能出現危險的銀行。
這后面一點難度就大了,因為不可預知性太大了。
誰也不知道現在香江哪幾家銀行的資金鏈繃緊,按照港府的要求,那些銀行都出了問題,就有義務助其度過難關,這需要的資本就大了,如果出問題的銀行過多,難保不會把自己也拖下水。
不過資本最雄厚的匯豐銀行和次一級的渣打銀行則不懼這一點。
因此沈弼和加爾斯·利德爾先后同意。
“匯豐同意要求。”
“渣打銀行也同意要求。”
而恒生銀行的何善衡和香江中銀的馬建民則猶豫不決。
他們兩家銀行的資本相對薄弱,如果接手了兩家銀行或者其中一家銀行,馬上就要面臨客戶大批量提款的要求,到時候資金流會快速流逝,并且還要應對黃金期貨的窟窿。
如果同時接手兩家銀行,這就需要他們拿出最少8億港幣應急。
除此之外還要盡快平息擠提風波,否則其他銀行步入恒隆銀行和嘉華銀行的后塵,他們就要拿出更多的錢,十億起步都有可能。
如此龐大的現金流,對恒生銀行和香江中銀來說壓力太大了。
看到麥理浩和夏鼎基看過來,劉天賜淡淡一笑,自信地說道:“九鼎銀行也同意要求。”
聽到后期之輩的九鼎銀行也答應了,何善衡壓力更大,下意識看向沈弼,見到沈弼對他微微頷首,他心中有底了,回答道:“恒生銀行也同意要求。”
四個人先后答應,壓力完全落到了馬建民身上,幾人嘴角含笑地看著他,巴不得馬建民放棄。
此時的香江中銀,實力并不雄厚,雖然是香江有數的大銀行之一,但是它的錢不是輕易動用的,香江中銀此時并不是后世的香江第二大銀行。
大陸此時才剛決定改革開放,大陸經濟還未發展起來,所以港商通過香江中銀匯款的趨勢還未出現。
迫于壓力,馬建民心中放棄了想要拿下同時拿下兩家銀行的想法,回答道:“中銀也同意要求。”
拿不下兩家就拿下一家銀行,到時候另一家銀行歸其他人,如此一來壓力就有人一起承擔,風險就降低了很多。
“好,既然大家都答應要求,那么接下來就決定兩家銀行的歸屬。”
“港府不需要你們的錢,只需要更快更好地解決問題,所以你們需要陳訴自己的想法和優勢。”
夏鼎基鄭重地說道。
“匯豐銀行有足夠的現金同時接手兩家銀行,并且承擔兩家銀行的債務,以匯豐銀行的信譽度,兩家銀行能夠輕松度過擠提風波。”
沈弼目光略過了夏鼎基,直接看向了沉默不語的麥理浩,淡然地說道。
麥理浩微微頷首表示認可。
看到沈弼的胃口這么大想要獨吞,加爾斯·利德爾眉頭微皺,不甘示弱道:“渣打銀行的現金流也不差,接手兩家銀行后,將立刻把兩家銀行的黃金期貨業務全部交割,從源頭消滅擠提風波。”
麥理浩聽罷,同樣微微頷首,認可了加爾斯·利德爾的態度。
這時,劉天賜不想等了,看到何善衡想要說話時,他直接搶先說道:“港督閣下,夏司長,九鼎銀行準備了二十億港幣的現金,有足夠的資本同時接手恒隆銀行和嘉華銀行。”
聽到二十億的確切數字,眾人紛紛側目,沒想到九鼎銀行竟然有如此實力。
劉天賜面不改色,沒有停頓繼續說道:“我可以讓九鼎報業公司維護香江的輿論秩序,盡全力平復市民的恐慌心理,這是我們獨有的一大優勢。”
“并且這些天,九鼎銀行已經在暗地里全力平息擠提風波,已經收購到了市民從恒隆銀行購買的一億港幣的黃金期貨合約,以及從市民從嘉華銀行購買的七千萬港幣的黃金期貨合約,是兩家銀行的大債主,按照公司破產法規定,九鼎銀行有優先受償權。”
“只要接手兩家銀行,我現在就可以在港府外面向所有人承諾,全力配合客戶交割黃金期貨合約,以及提款要求。”
說完,劉天賜態度真摯地看向臉色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