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說
薛仁貴見過各種各樣的信物,唯獨將國璽拿來作為信物卻是生平僅見……或許這廝不是傻,而是對于康國來說,國璽并非那么重要?
似乎看懂了薛仁貴的疑惑,拂乎漫咧開嘴露出一口白牙,笑道:“國璽不過死物而已,與康國之傳承、闔城之族人相比又算的了什么?當下整個康國危在旦夕,一旦唐軍開始進攻,阿祿迪城便成被戰火籠罩,與其拿一個別的什么信物前來使得將軍疑神疑鬼,還不如直接將國璽拿來,免得誤會,也能徹底展示康國之誠意。”
薛仁貴點點頭,道:“這份誠意的確分量十足!那咱們便打開天窗說亮話,王子此來,有何貴干?”拂乎漫道:“康國與大唐乃是盟友,十年前父王遣使入唐覲見太宗皇帝陛下,得到太宗皇帝之嘉獎,并且相互盟誓永為睦鄰,這些年來,康國對于大唐之商賈亦是頗多照拂,商稅更是減少不止一成……怎奈大食兇殘暴戾,康國弱小、不能自保,只得屈從于其淫威之下,卻日日夜夜都盼著唐軍天兵降臨,驅除邪惡。如今葉齊德鳩占鵲巢盤踞于阿祿迪城,康國上下敢怒而不敢言,幸而唐軍旋踵而至,康國上下愿意協助唐軍,殲滅賊寇!”
無論康國亦或昭武九國之其余,都更為愿意與大唐做生意。
唐人聰慧,往往在各國賺取無數利潤,但大唐會將規則擺在明面且大家一同遵守規則,并不會恃強凌弱。而大食則不同,這幫牲畜一般的野蠻人視規則如無物,規則對他們有利的時候便遵守規則,規則對他們無利的時候便恣意踐踏規則,總之一句話,無論任何時候,只能他們占便宜,占不到便宜便掀桌子……野獸一般毫無文明可言。
況且大唐知道河中地區距離太遠,即便攻占一時也不可能長久占有,所以大唐對河中地區的土地并無覬覦之心,只想著通過絲綢之路將所有國家聯通起來,大家一起做生意、一起發財。
而大食對待土地則極為貪婪,他們一手捧著經文、一手舉著刀劍,所至之處猶如蝗蟲一般,土地、人口、財富……恣意掠奪。
薛仁貴道:“大唐理解昭武九國之難處,所以對于爾等屈從于大食,從來不曾怪罪,如果愿意重續盟約,自然也欣然應允。不過王子打算如何協助本將殲滅大食軍隊?”
無論如何,背叛已是事實,并非口說幾句、表表忠心,便可盡釋前嫌。
拂乎漫一臉自信:“在下可以秘密調集足夠舟船,甚至于薩寶水上假設浮橋,幫助貴軍橫渡河水,直抵阿祿迪城之下!”
薛仁貴精神一振:“此言當真?”
“軍帳之中,豈敢戲言?只希望一旦阿祿迪城被毀,唐軍能夠幫助重新筑城。”
“一言為定!”
“那在下這便回去向父王復命,然后暗中調集舟船。”
“需要多少時間?”
“三日之后,于阿祿迪城上游二十里處淺灘,連夜搭建三座浮橋,以供貴軍渡河。”
“好!”
薛仁貴霍然起身,沉聲道:“如若事成,本將親自上書陛下,不僅嘉獎貴國,亦會對賢父子有所敕封!”
拂乎漫臉色漲紅,激動不已:“當真?”
獲得大唐之嘉獎容易,但想要獲得大唐皇帝之敕封卻千難萬難,昭武九姓甚至將此視為無與倫比之榮耀無論哪一部落之胡族,也無論其是否有氣吞天下之志,皆將大唐視為天下正朔。
畢竟,那位太宗皇帝乃是天下公認之“天可汗”,得到大唐皇帝之認可、敕封,其身份、地位便自然而然的高出一籌……
薛仁貴道:“爾等昔日皆尊太宗皇帝為“天可汗',如今迷途知返、重歸于大唐統治之下,陛下自會欣然應諾。
“我這就返回阿祿迪城,與父王一并暗中籌備,三日之后接應唐軍渡河!
“那我就在這里等著,三日之后,殲滅敵寇!
待到拂乎漫離去,薛仁貴連夜聚集將校于帥帳之內商議此事。
王孝杰略有猶豫:“此人是否可信?萬一是葉齊德授意其前來誰騙于咱,等著咱們毫無準備之時渡河再半渡而擊,那可就麻煩大了。
康國既然已經背叛大唐、投降大食,那么其言亦不可信,聯合大食人坑害唐軍一回是完全有可能的。一旦唐軍在渡河之時遭受攻擊,損失慘重,那么極有可能形成對峙于薩寶水的局面,不能對敵軍繼續施以追擊,整個戰略便等于宣告失敗。
薛仁貴點點頭:“確實有這樣的可能,但若是不予冒險,咱們便只能站在薩寶水北岸望洋興嘆、無法渡河,戰事便會陷入膠著……你有什么看法?
王孝杰道:“敵軍兵力占優,但一路潰逃不僅軍心不穩、士氣低迷,且嚴重缺乏重裝備,請允準末將率領具裝鐵騎先行渡河,只要登陸南岸,縱使敵軍布下天羅地網,末將也有信心給他戳出一個窟窿,然后守住河岸陣地,給將軍率領大部隊渡河爭取時間。
兩軍交戰以來,具裝鐵騎在大食軍隊面前就是大殺器,大食軍隊拿這些武裝到牙齒的重裝騎兵完全沒辦法。多次戰斗之中,皆是輕騎兵施展“帕提亞戰術”外圍施射、擾亂敵陣,而后王孝杰率領具裝鐵騎一陣沖鋒,敵人便敗下陣來、繼續潰逃。
換言之,只要具裝鐵騎不是老老實實站著不動任憑敵人砍馬腿,那么就是無敵的……
薛仁貴頷首:“如此甚好!那就要辛苦王將軍了。
王孝杰咧開嘴,露出白牙笑道:“不辛苦,多謝將軍把此等功勛交給末將。
“該是你的功勛,誰也搶不走!
薛仁貴很是感概,這一仗若能依照戰前計劃完美勝利,不僅他受益匪淺,王孝杰、高德逸兩人更是青云直上,安西軍的建制將會更上一層樓。
兩日之后,高德逸率軍解送糧秣抵達薩寶水北岸。
薛仁貴看著微不足道的一些糧秣,搖搖頭,嘆口氣。
此時距離碎葉城已經有兩千里之遙遠,夏日里雨水充沛、野草瘋長,道路泥濘、不良于行,所有車輛都很難在草原之間行使,解送糧秣依靠的只能是騎兵。
每一匹戰馬攜帶兩百斤糧秣,途中就要三分之一,回城還要預留三分之一,所以送到前線軍中的只剩下三分之一……如此繁重的后勤消耗,即便是房俊提前半年不厭其煩的向中樞討要,也難以承受。“大帥有令,從今日開始末將便歸于將軍麾下,無需返回碎葉城。
聽著高德逸的言語,薛仁貴再嘆一聲。
他明白這話的意思。
由此繼續向南,已經很難再有來自于碎葉城的糧秣供給了,軍隊所需要的糧秣輜重只能從敵人手中去搶,以戰養戰…
不過倒也沒有沮喪,拍了拍高德逸的肩膀,笑道:“那咱們便并肩作戰,打出一場可以媲美“封狼居胥'的大戰,功勛蓋世、名標青史!”
所有的困難在制定戰術之初都已經有所預想,此刻自是坦然面對。
拂乎漫偷偷回到阿祿迪城,連夜見了父王同娥。
“唐軍將領當真如此說?”
聽聞有可能等到大唐皇帝的敕封,同娥也很是激動。
“千真萬確!而且這位唐軍將領權力極大,乃是大唐安西都護府的副都護,他在長安朝廷的根底靠山更是大唐第一權臣、當下正坐鎮碎葉城指揮作戰的大唐太尉!只要他肯美言幾句,這件事一定能成!”“好!咱們要怎么做?”
“父王無需操勞,您只需坐鎮阿祿迪城穩住那些大食人即可,孩兒前往城外偷偷召集族人,暗中籌集舟船、木板,然后避開大食人的耳目在上游淺灘之處秘密搭建浮橋即可。”
同娥思來想去,覺得此事并無太大難度,薩寶水狹窄之處不過十余丈,二十余艘小船搭上木板便可以架設一座浮橋,一晚上搭建三座浮橋輕而易舉,唯又瞞過大食人的耳目有些困難。
不過這一片土地是他們生活了幾十上百年的地方,每一寸土地、每一根野草都清清楚楚……“你自去辦事,為父留在城中與大食人周旋。”
是!明日一早,孩兒便出城。”
“嗯,千萬不要大意,大食人雖然野蠻暴力猶如野獸,卻絕對不傻!萬一事發,后果難料。”“父王留在城中也需小心。”
“………你將國璽帶在身邊,萬一為父出了差錯,你便即刻與唐軍聯絡,讓他們支持你繼承國王之位!”“父王……”
“休要婆婆媽媽!速去!”
……是!
翌日清晨,拂乎漫以部族羊群需要轉移草場為由,出城聯絡自己的親信族人,將搜集來的小船、木板藏在草料之中,偷偷運往阿祿迪城上游數十里處的淺灘。
同娥則在城內,每日里好酒好肉設宴款待,葉齊德等人雖然擔憂北岸的唐軍,但見河水連日暴漲、滾滾滔滔,唐軍又不可能收集到渡河船只,遂漸漸放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