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伍安陽的指導下,木魚和伍視嗣花了兩個時辰搭好了一座竹樓。竹樓是傣家竹樓的樣式,很漂亮,與竹林小溪相映成趣,充滿了野趣。
伍安陽砍了一塊木板,在上面寫上“伍府”兩個大字,掛在了竹樓正前方。
木魚和伍視嗣看得目瞪口呆,想不到這么好看的一座小樓是自己搭建出來了。
伍安陽出聲了:“還愣著做什么?還不趕緊將行李搬進竹樓里,這里就是咱們的臨時住所了。”
“哦,哦。”木魚和伍視嗣醒過神來,里面將東西從馬車中搬到竹樓里。
伍安陽走到樓梯口,正要上樓,忽然被人叫住:“這位公子,能不能請你的手下教導我們搭建竹屋子?我們會付報酬的。”
伍安陽轉身,只見一群年輕人正渴望地盯著自己。這些年輕人也是沒有在城里找到住宿的地方,出城想去附近的村子碰運氣,結果看到木魚和伍視嗣在搭建竹樓。年輕人立刻被吸引了。這是一個好方法啊!而且這竹屋子這么漂亮,搭建起來又不費多少時間。樣子更不用說了,實在雅致。二層的結構,下面一層空蕩蕩的可以安放馬車,人住在二樓,完全不用怕蛇蟲鼠蟻。
伍安陽沖著年輕人們點點頭,笑道:“好的,我會讓他們去指導眾位。只是他們二人辛苦了一下午,不能出手做事,只能口頭指導你們。”
年輕人們忙表示口頭指導就可以了,其他不用兩位幫手。
伍安陽走上竹樓,將木魚和伍視嗣派了出去。到晚上月上柳梢頭的時候,小溪旁邊起了一座座竹樓,總共有十五六座。不像伍安陽的竹樓中只住著他和兩個下人。其余竹樓中多的住著十幾個人,少的也住著五六個人。他們不像伍安陽。伍安陽是來看熱鬧,忘記了提早預訂客棧和民房。這些少年都是普通人家或者小家族的孩子,沒有勢力幫他們提早來國都訂房間,而且他們也沒有那么多的錢財高價從黃牛那里買房間。如今竹樓的出現不但讓他們有了住宿之所,還幫他們節省了好些費用。
月上中天了。少年們全都從竹樓上下來,架起火堆,開始煮晚餐。大多是烤肉和煮魚湯。竹林中的竹鼠和小溪的魚成為大家的首選。
火堆每隔一段距離就升一個,少年們圍著火堆說笑著,頗有些篝火大會的架勢。
萬俟承運來到河邊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一幕。
“篝火晚會?”萬俟承運脫口而出。
“篝火晚會是什么?”蘇白霜疑惑地問。她是萬俟承運在上國都途中遇到的又一位紅粉知己。如今萬俟承運身邊就只有她一個人。萬俟承運的青梅竹馬席彩云和杜秋晚都被萬俟承運安排在一個小鎮中暫時生活。
杜秋晚被廢了丹田無法再修煉,席彩云資質低下,絕對不可能被天斗學院錄取,萬俟承運便沒有帶兩人上國都,承諾自己被錄取進天斗學院后再將兩人接到天斗學院所在的城市。
“篝火晚會就是一群人圍著火堆說笑唱歌跳舞,促進感情。”萬俟承運頗有些懷念地說道,他曾經去九寨溝參加過藏族人的篝火晚會,觀看藏族歌舞和藏族傳統活動表演,品嘗藏族和羌族傳統美食品,脖子上戴著潔白的哈達。父母大幕和妹妹都在身邊。可惜現在再也見不到他們了。
“那他們就是再開篝火晚會?”蘇白霜問。
“或許吧。”萬俟承運點頭,忽然渾身一震,“吊腳樓?”
“什么吊腳樓?”蘇白霜順著萬俟承運的視線看到竹樓,道,“那些是竹樓啊,怎么你給它們取吊腳樓這樣難聽的名字?”
“呃……,你不覺得吊腳樓這個名字更形象嗎?幾根柱子就跟四個腳一樣。”萬俟承運已經恢復過來,認為自己想多了。竹樓在哪個世界都有吧。建造成吊腳樓的樣式很正常啊,就像南豐城的建筑很有江南園林特色一樣。
“是挺形象的,但是吊腳兩個字太難聽看了,還是不要叫吊腳樓了。”蘇白霜道。
“聽你的。”萬俟承運笑了笑,帶著蘇白霜走向其中一堆少年,跟少年們搭訕。
從少年們口中,萬俟承運聽說城里已經沒有可供住宿的地方,不如在溪邊建竹樓。
蘇白霜覺得竹樓實在雅致,對萬俟承運道:“我們也建竹樓吧。”
萬俟承運自無不答應,動作迅速地砍了竹子,也不用別人指點,一個人就建了一座竹樓出來。為了討好蘇白霜,萬俟承運將竹樓建造得更加雅致漂亮。
翌日,伍安陽睡到自然醒,發現一群少年正整裝出發,前往國都。雖然天斗學院還沒有開始招生,但國都非常熱鬧,有許多商人帶了來自各地的商品售賣,有武器有護甲有修煉資料,當然還有來自各地的美食。年輕人們可以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很考驗眼光,眼光不好會買到垃圾,若是眼光好,說不得會撿漏。
“伍公子,早啊。”少年們跟伍安陽打招呼,他們從木魚和伍視嗣口中知道伍安陽的名字。伍安陽的廢物之名只在南豐城有名,在外面,沒有人認識他。
“早。”伍安陽微笑地與眾人招呼,看到他們身后一對年輕男女。男帥女美,頗為養眼。伍安陽不由多看了幾眼。他沒有見過男主,自然不認得眼前的人就是萬俟承運。
萬俟承運看著伍安陽,這個年輕人就是第一個修建竹樓的人,長得還不錯沒跟自己有得一比。不過這名字怎么跟南豐城的廢物伍安陽一樣?
在杜秋晚口中,伍安陽就只有廢物的評價,從來沒有說過伍安陽的好話。杜秋晚在剛訂婚的時候見過伍安陽一面,看到伍安陽癡肥的樣子,非常討厭他。即便長大了也沒有改變這個印象。稱呼伍安陽的時候總說“死胖子”,使得萬俟承運真的以為伍安陽是個死胖子,如今見到伍安陽,以為是同名同姓的另外一個人。
看過《》的書友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