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性結束了京城的日程,王深回到江海家中。
時間轉眼即逝,一轉眼王小穎放了寒假。
這一天,王深好不容易結束了階段性的工作,打算在家里舒舒服服的休息一天,養足精神,準備應對之后的行程。
怎奈,盡管手頭上的工作暫時告一段落,家中還有其它的事情需要處理。
比如說,輔導女兒王小穎做寒假作業。
王深曾經怎么說也是一名高中老師,在他眼里,小學一年級的寒假作業,還不是信手拈來?
這個當兒,他坐在王小穎的身旁,督促著不想做作業,只想看動畫片可憐兮兮的王小穎做著寒假作業。
平日里,王小穎很是想念王深。
這個時間點,卻覺得王深討厭極了,心底一直渴望著王深出門工作,而不是呆在家里。
因為,只要王深呆在家里,王小穎就覺得她失去了她心愛的動畫片。
失去了心愛的動畫片,就等同于失去了靈魂。
忽然之間,她再也不想念王深了,只想王深快點離開。
只有這樣,她才能重獲自由,才能重新找到靈魂。
她的動畫片,以及她的快樂。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通過與爺爺奶奶的對比,王小穎覺得她爸爸變了,變的再也不可愛了。
還是爺爺奶奶最好,在家中想怎樣就怎樣。
反觀王深這個臭粑粑,剛放假沒兩天就要人家做寒假作業。
沒有人性。
冷血無情!
王小穎滿肚子的委屈無法發泄,她想念她的婉婉阿姨,她想念婉婉阿姨帶著她出門玩的場景,她想要那些美好的日子。
而不是現在這樣,需要坐在桌前做作業!
“爸爸,你今天沒有工作嗎?”沒做兩道題目,小屁孩就已經坐不住了,側頭出聲向王深問道。
“你問這個干什么?”女兒心里是怎么想的,王深一眼就能看出來,笑瞇瞇的反問道。
“沒什么,我就是有點好奇和關心你嘛。”王小穎萌萌噠笑嘻嘻的撒嬌道。
“關心我?”王深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故意的繼續追問。
“對呀!”王小穎聽言,停下了寫作業的事情,連忙不停的點頭,嬌聲嬌氣的應道,“爸爸要是呆在家里耽誤了工作,那可就不好了。”
“老師說過,做事要從一而終,不能隨隨便便就半途而廢,或者是不能打混偷玩。”
“爸爸,你今天呆在家里,要是耽誤了工作,怎么辦?”
“耽誤了工作,就賺不到錢,爸爸賺不到錢,就沒有錢送我去學校念書,我念不了書就無法考上大學。老師說我們以后如果考不上大學,就會沒有飯吃,就會餓死。”
“爸爸,我不想沒有飯吃,不想餓死。”
“而且,我以后還想買飯給爸爸吃,買肉肉給爸爸吃。”
“所以我不想考不上大學,爸爸也不能耽誤工作。”
“”王小穎小小年紀一口人生大哲理,說的王深一愣一愣。
給人的感覺,這小孩,小小年紀就如此懂事,實屬人間罕見。
然而,這只是外人的看法。
身為王小穎的親老爸,王深又怎會不知這番言語中的隱含意思??
說了那么多話,都是虛的,都是無關緊要的。
唯一的關鍵點,就是在問,王深為何沒有出門工作,而是呆在家中?
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想要試探的問王深怎么不出門工作,想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讓王深出門,脫口而出一大堆人生大道理!
小小年紀,就能有如此人生感悟,實乃人中龍鳳。
可事實真是如此嗎?
王深知道,并不是如此。
王小穎并沒有那些感悟,她只是單純的想要促使王深出門工作不呆在家里罷了。
這樣一來,她就是家中的山大王,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寫作業?
撒撒嬌,家中的二老就放縱了,絕不會嚴厲的管教。
家中,唯有王深才會“狠”下心來。
也就說了,只要解決了王深,她就獲得了自由的靈魂,瞬間能夠感悟到世界的美妙。
而王深,正是在這之前的攔路虎,正是這美好前的阻礙!
“但是爸爸今天沒有工作啊。”王深明白女兒言語中想要表達的含義,笑了笑,淡淡的說道。
“哦”聽到王深說沒有工作,王小穎頓時失望的應了一句,一副非常不情愿和失落的神色。
她年齡小,任何情緒都直接表述在臉上,不似成人會各種隱藏。
“那爸爸明天有工作嗎?”失落了一會,王小穎再次抬頭問道。
她這個問題,并不是想王深帶她出去玩。
因為她知道,剛剛放暑假,只有在家做作業的結果,不可能出去玩的。
所以,她會這么問,是想確定王深明日是否在家。
只要王深明日不在家中,那么家里她就是山大王。
寒假作業什么的,又能推遲一天。
總而言之,作業這些東西,能推一天就推一天,永遠都不想做。
“你問那么多干什么?先把今天的作業做完了再說。”王深聽言瞪了一眼,他同樣明白王小穎問這個問題的隱藏含義,只是看破不說破罷了。
挨了批評,王小穎不開心的吐了吐小舌頭,迫于王深的威懾力,只得乖乖的繼續做作業。
王深見到王小穎開始做作業,便把手機摸出來看了一眼。
自從微信推出,且順利推廣之后,王小穎的班主任老師就建了一個家長群,將整個班級里所有小朋友的家長都拉了進去。
這個當兒,家長群里比較熱鬧。
一些家長將寒假作業上的題目發到微信群里交流吐槽。
王深點進去看的第一眼,就看到了一道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題。
假如14,28,316,那么4?
在這道數學題后面,不少家長瞬間給出答案。
1號家長432!
2號家長432!
3號家長32。
10號家長32。
按照規律來看,432,完全沒有毛病。
可是,王深曾經作為一名老師,他清楚小學一年級是不學乘除法的,到了小學二年級才會開始學習乘除公式。
既然如此,那么這個規律并不能套用在小學一年級小孩的身上。
原因很簡單。
一年級小孩根本就不會乘除法,更別說這個乘除法里面有一個數還是兩位數。
這就更加不可能了!
因此,這種題目,并不能用正常的思維去解答。
王深只看了一眼,就知道答案是什么。
因為,答案已經寫在題目上面,根本就不用去想什么規律。
(最后一次搞個開頭,再不行,俺就只能認清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