獒唐第二三六章 賠你死你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獒唐 >>獒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三六章 賠你死你

第二三六章 賠你死你


更新時間:2018年10月13日  作者:蒼山月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蒼山月 | 獒唐 


狄仁杰有點懵,他今天來可是做好了苦勸的準備。

可是狄胖子沒想到,吳寧答應的也太輕易了吧?

你就不能掙扎掙扎,讓老夫有點成就感?

蛋疼地看著吳老九,“你如何盡力?”

吳寧聞罷,兩手一攤,背對著狄仁杰,緩聲道:“如何盡力,卻非寧所能左右,得看陛下需要寧如何盡力啊!”

好吧,問了等于沒問,氣的狄胖子甩袖而起,一刻都不想多待。

臨走之前,還不忘指著吳寧的腦門兒,一臉猙獰地罵了一句:

“什么東西,真是越來越討厭!”

“呵呵。”吳寧一點都不生氣,干笑一聲,“狄相還是回去收拾東西吧!若寧所料無錯,近幾天,狄相就該北上了。”

狄仁杰一怔,吳寧真真假假的,也不知道他哪句是虛,哪句是實。

不過,這句話倒是說到點子上了,狄老還有認同的。

朔州二十余萬軍民血尤未冷,民情民意也已經到了這個份兒上,女皇陛下應該是坐不住了。要是再不有所動作,必會讓天下人大失所望。

所以,這一仗,說到底,還是要在冬日開戰。

事實上,也不出狄仁杰和吳寧的料想,就在朔州慘劇傳回洛陽之后的第三天,也是百姓嘩然,天下震驚的最鼎沸之時,大周女皇陛下終于發聲了。

老太太先是下詔罪己,將朔州之難朝廷毫無作為的責任一肩挑下。

直言,無論如論,她身為天子,不應優柔寡斷,致使朔州二十余萬軍民葬身突厥惡徒之手。更不應該直至今日,突厥已然兵入中原之時,仍舊不能調兵遣將。

總之,武則天那意思就是,所有的責任都是我一人的,甘愿領罪。

不得不說,武老太太極為坦蕩,坦蕩的都有點過頭兒了。

大周天子如此自賤,百姓們反而不好意思再噴了。

“女皇一向果決,為何偏偏今次就寡斷起來了?說到底,不還是世家牽制,動彈不得。”

“就是!!”

“還未有作為,不能調兵遣將,說白了,不就是北方世家不想出兵,不想出糧嗎!?”

得,武則天不但沒領來罪則,反而讓百姓民聲更加的把責任歸咎于世家門閥。

而與此同時,也就是武則天下罪己詔的第二天,老太太再下一旨。

“任狄仁杰為并州節度使,總領北方軍政事。”

“再任燕國公黑齒常之為鎮北安撫使,領兩京戍衛諸軍,計三十萬眾,自洛陽北進,兩日后發兵,務必將北進蠻夷阻于并州城下!”

“同時,武則天也號召天下富戶共赴國難,捐獻錢糧,以解朝廷應對不足之急。”

此詔一出,不但滿朝文武錯愕難明,天下百姓亦為之愕然。

武則天拼了,為了彌補之前的過錯,可謂是殊死一搏,不但動用了狄仁杰和老將黑齒常之,而最讓天下人震撼的,還得是那句“令兩京戍衛諸軍,計三十萬眾北進。”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武則天放棄了兩京守備,把所有的衛戍禁軍悉數派去北方,與突厥決一死戰。

兩京不設防,這絕對是自開唐以來八十年,甚至往后數,一直到唐亡近兩百年,都不曾出現過的情況。

說白了,衛戍禁軍是保障皇權的根本,哪怕是再過幾十年,大唐藩鎮四起,天下大亂的時候,因為有這二三十萬戍京禁軍的存在,才可以震懾藩鎮、平定內亂。

足以見得,這三十萬禁軍對武則天來說,對皇權來說,是多么的重要。

女皇把壓箱底的寶貝都亮出來了,也充分說明了女皇自醒與補錯的決心。

可是,動用禁軍,放在百姓眼中卻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看看吧,都這個時候了,北方世家還不肯出兵出糧,逼得陛下只能派禁軍出戰,簡直就是可惡至極!!”

“可不是嗎,危難見人心!也只有現在這種情況,方知誰還是真正為了大周的忠良,誰才是禍國殃民的奸佞嘍。”

一時之間,民情更憤,對世家門閥的厭惡也是到了頂點。

也直到這個時候,盧松等一眾世家弟子這才發現事情不對,武則天這玩的是賣慘示弱啊!

讓這老太太這么一弄,世家的名聲卻是全完了。

可是,又沒辦法,現在就算世家想出兵出糧,武則天都不要了。

早干什么去了?現在知道人言可畏了?

晚了!

老太太旨意一下,除世家在外,無論朝臣,還是民間,捐糧捐資者不勝枚舉,單是皇家宗親就捐了不知道多少。

魏王李賢一下就拿出五萬貫銀錢,這是他在巴州思過十八年一點一點攢下的俸祿恩賞,今一并拿出,與母皇同舟共濟。

楚王李顯沒錢沒糧,可是仗著有個好女兒啊,這貨厚著臉皮讓李裹兒去求穆子究,從長路鏢局賒了一批從吐蕃剛運回來的戰馬。

梁王武三思,也不落人后,出了十萬石糧米。

捐的最多的是太平公主,咱們公主殿下沒什么糧米,但是公主殿下理財有方啊....

名下有妙衣坊、還有諸多生意,不差錢!

出錢十萬貫,以補軍資。

僅次于太平的,當屬豫王了。

武承嗣也是拼了!一下子就獻了三十萬石糧米出來!

三十萬石啊....

粗算一下,三十萬禁軍即使戰時,每月消耗的糧草也不過二十萬不到。

這貨一個人就捐了三十萬大軍一個半月的口糧....

當然了....

武承嗣表面慷慨,誰也不知道,這貨背地里都特么哭瞎了!

三十萬石糧啊...

他可謂是傾家蕩產了。

尤其是其中的二十萬,還是從太平那點花八百文一石的高價買來的

特別是聽說太平公主出手最為大方,一下就捐了十萬貫!

沒把武承嗣氣死!!

她大方!?大方個屁!!

原本吧...武承嗣是想既然太平要賣,那他自然是要收的,哪怕是貴一點,也要收上來。

這不光是自己出捐,可得民心圣心的問題。

也是讓太平沒得捐啊....

到時候,幾個爭儲的,肯定是競相表現,能捐多少捐多少。

唯獨太平拿不出一粒糧食,其中高下女皇和滿朝臣子自有計較。

可是,他沒想到....

李賢這貨開了個頭兒,捐錢....

那太平自然也就可以捐錢了。

而且也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無心。太平整整好好捐了十萬!!

一下就把武承嗣氣著了。

咱們算筆賬哈....

市面上三百文一石的糧食,太平敲了他八百文!

一石凈賺半貫!

二十萬石掙了多少?

整整好好....

一個大子都不少的....

就、是、他、娘、的十萬貫!

等于是太平一分錢都沒出,拿著武承嗣的錢,慷了自己的慨。

沒把武承嗣腸子都悔青了....

不過幸好。

此為戰時,錢再多,也沒糧食有用!

雖然太平捐的最多,可是還是沒有他這三十萬石糧重要。當武則天得知他一下捐出三十萬石的時候,大為欣喜,一連在朝堂上夸了武承嗣三天!

這讓武承嗣心里稍稍好過那么一點兒。

總之,世家現在想表現也晚了。

皇室的慷慨與世家的自私,以成鮮明之比。

民聲之沸,盛況空前!

但是,讓盧松等人意外的是,武則天好像并沒有下一步的動作。

似乎所有心思都在抗敵之上,倒是沒有落井下石。

老太太依然是該上朝上朝,該議事議事。并無什么反常之舉。

唯一獨一件讓人琢磨不透的事。可能就是,武則天頒布征北詔令的當天,老太太于皇宮內院召見了長路鏢局的鏢主穆子究。

這是武則天第二次召見穆子究。

說實話,穆子究其人....

他的第一次亮相,雖然給武則天帶來了驚喜,可是老太太在內心深處,其實并不喜歡這個年青人。

如果有可能,武則天甚至不想再見到這個失了分寸的江湖人。

可是這一次....

武則正在與黑齒常之和狄仁杰進行最后的臨行囑咐。

狄胖子還有在絮叨,“陛下!京師戍衛盡出,老臣以為還是有待商榷!”

看了眼黑齒常之,“甚至....甚至黑齒將軍出戰,老臣以為也有不妥!”

狄胖子已經被武則搞懵了。

說白了,對于武則天的這個決定,他比什么民間啊,什么百官啊要震驚的得多,不理解得多!!

且不說禁軍盡出,武則天是不是要與世家斗氣,是不是要徹底把世家門閥搞臭。

單說萬一有個差池怎么辦!?

京師不設防?這不就是鬧呢嗎?

再說了....

黑齒常之出戰?

并州有一個魏元忠老太太不用,用什么黑齒常之?

這倒不是狄仁杰看不上這個黑齒將軍,事實上,魏元忠畢竟是文臣,雖有軍事才能,可是和黑齒常之這位百戰帥才相比還是差了一點。

可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盡管魏元忠比不上黑齒常之。

可是單就當下時局來看,魏元忠都比黑齒常之更適合統領北方軍務。

一來魏元忠在并州經營多年,更為熟悉北方形勢。人脈上也比黑齒常之有優勢。

二來,凡是將帥都有自己領軍的特長。

魏元忠善守,為人甚穩,正好是當下所需。

而黑齒常之,得是驍勇無雙,善使奇兵!攻城伐寨,主動出擊當世無二!

現在哪怕是不懂軍事的都知道,北境之危,必然要以守勢為主,熬過這個冬天,只要守到來年開春,戰事必有轉折。

那你說是不是魏元忠更合適??

狄仁杰這回實在沒想明白,老太太到底怎么想的?

直到現在,狄胖子還是試圖讓武則天改變主意,重新考慮。

可是,對于狄仁杰的苦勸,武則天似乎是鐵了心一般。

好言勸道:“狄卿放心,蜀地與荊湖的府軍已經近在咫尺。不出三日便抵京城。”

“由南兵守衛京師,也是一樣兒的。”

“這樣一來,也省了南兵直入北境的艱難。畢竟京師禁軍已經早有準備,隨時可北上,也隨時能戰!”

“至于黑齒愛卿....”

武則天一笑,卻是沒有多作解釋,“與其關心這個,倒不如狄卿幫朕想想,這糧草之事如何北運!”

“糧草?”狄仁杰犯了難,糧草....確實是個難題。

南糧北運,路途千里萬里,跋山涉水。

雖然有方面捐贈,暫時不缺糧食,可是軍糧如何運到北方去。要征多少民夫,這都是問題。

“臣以為...”狄仁杰馬上想出對策,“趁著民情高漲之時,陛下當早征民力。且不可優柔寡斷。必要多征多用!”

“突厥一戰,短則一年半載,長則搖搖無期,糧草運轉必要通暢!”

“而且”

說到這兒狄仁杰一愣神兒,他想到一個人....

抬頭看向武則天,“陛下!說起這運轉之事,老臣倒覺得一人可用!”

“哦??”武則天一挑眉稍,“巧了,朕也想到一人。”

唯獨邊兒上的黑齒常之讓這君臣二人聊的有點懵。老將軍愣神兒道:“誰啊?”

“哈!!”

一聽武則天說她也想到一人,那狄立時就明白,女皇和他想到一塊兒去了。

開懷道:“陛下想到的那人,不會就是穆子究吧!”

“正是!”

武則天重重點頭!

原本糧草運轉以往都是朝廷官方的事情,可是這次....

之前長路鏢局六天就把單于城的情報傳遞回京,著實驚到了武則天,也讓她在考慮糧草運輸的時候,不由得想起這幾年朝廷的稅銀亦都是長路鏢局所管。

于是....

武則天現在,需要見一見穆子究...

這三十萬大軍的糧草運輸,長路鏢局能不能行!?

想到這里,也沒什么可說的了,宣穆子究覲見。

沒過一會兒,吳寧披散長發,雙手抱肚,慢悠悠的到了。

和上次來幾乎是一毛一樣!

武則天暗自搖頭發笑...

嗯,第二次就比第一次順眼了些....

也就不那么討厭了。

“穆子究....”君臣見禮,武則天也不廢話,“朕有幾問,你要如實回答。”

“陛下下且問便是。”

“長路鏢局有多少人手...多少運路分號。”

“鏢師八千,分號百十....”

“八千?”武則天略有失望。

才八千鏢師,顯然對于三十萬大軍的供給線來說,幾乎不值一提。

“那....朕再問你!”

“從單于城到洛陽,長路鏢局是如何做到六日便達的!”

“呵....”吳寧笑了,“陛下覺得很快是嗎?”

“其實....這再正常不過。”

吳寧道:“草民從頭說起吧。”

“陛下久居皇城,可知在沒有長路鏢局之前,從洛陽百姓若想到一封書信送到蜀中,在沒有熟人順路的情況下,要怎么送去,又需要多少耗費?”

“如何送去,耗費幾何?”

“托付官驛,最低...百貫大錢。”

吳寧給出一個答案。

一個在古代送信難,郵寄難的問題。

“百貫大錢....僅僅只是傳一封家書,也只有富戶人家才花得起這筆費用。”

“家書抵萬金,這絕非是一句夸夸之談。”

“所以....當草民的鏢局,剛剛開始游走于各州,開辟商路的時候。”

“就已經有百姓找到我們,希望長路鏢局可以幫他們順道向遠方的親人送信,捎帶細碎貨物。”

“而且,也愿意為此付出一些傭資。”

“雖然遠沒有官驛的百貫之多,但勝在數量,又不占人力。”

“所以,在長路鏢局還沒有鋪遍天下的時候,長路鏢局的驛路,就已經遍布各州了。”

“原因很簡單,哪怕是一份家信一貫錢的傭資,也足以讓送信的收入遠超保鏢的生意。”

“陛下現在明白了吧?”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不比官驛,那是差使。”

“而長路意味著生意....必然要快得多。”

“嗯....”武則天意味深長的點了點頭。

低頭思索....

良久,抬頭道:“穆子究!”

“朕再問你,務必慎重回答!”

“朕與你民夫二十萬!”

“保障北境四十萬大軍的糧草供應!你敢接嗎!?”

“當然....”武則天霸氣的往龍椅上一靠!

“既然是生意,朕就不讓你吃虧,與你四成路耗!不算低了吧?”

“但是你長路要附送朕一條。”

“那就是北方戰事期間,所有軍務奏請,也都要走長路鏢局。”

“而且,你不能慢!要比上一次還得快!”

“你....想想吧!”

吳寧沒說話,狄仁杰卻是暗自咂舌!

四成!

武則天好魄力啊....

糧草運轉路耗是肯定有的,而且很大。

但是,這畢竟是大周境內的運輸,有水路有官道,還有朝廷出民夫。

撐死兩成到三成!武則天直接給了吳寧四成,也就是說這里面長路鏢局凈賺一成!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三十萬禁軍,加上并州十萬守軍,四十萬大軍的糧食供應,那是一個天文數字!

一成,就足夠把長路鏢局撐死!!

至于武則天要求長路附送的那條傳遞軍情....

老太太是看中了長路的速度,可是長路鏢局的驛路早成體系,順手送一下并沒有太大的損失。

所以,狄仁杰看來,吳寧這回是抄上了。

只看他敢不敢接了!

結果....

吳寧略一思索。

說出一句,把狄仁杰嚇夠嗆,也把武則天嚇夠嗆。

只見他不溫不火的來了一句,“長路可以接....”

“民夫,草民只要兩萬....”

“路耗”

吳寧笑,“四成太多了..草民不敢發這個國難這財。”

“只要一成便可。”

“多少??”

老太太一著急站了起來!

“一成?”

“小子....你傻吧?”

賠的你親媽都不認識你!


上一章  |  獒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