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逐鹿傳第三十六章 馴馬(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水滸逐鹿傳 >>水滸逐鹿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馴馬(上)

第三十六章 馴馬(上)


更新時間:2018年06月27日  作者:任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任鳥飛 | 水滸逐鹿傳 
第三十六章馴馬上

第三十六章馴馬上

謝謝“上班打游戲”道友的一百一十元打賞,謝謝!謝謝!謝謝!重要的事說三遍,您給了我好好寫下去的動力,誠摯感謝,愿道友一切都好,笑口常在!!!

人類對馬匹的分類非常精細:

“騮”是指黑鬃、黑尾巴的紅馬。

“驄”是指青白雜毛馬,又叫菊花青。

“驪”是深黑色的馬。

“騏”是有青黑色文理的馬。

“驊”是赤色的馬。

“騅”是蒼白雜色的馬。

沒有一種動物,能像馬一樣被人類用如此細致的稱呼進行區分,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人類對馬的喜歡。

秦末楚漢相爭時期,出了一匹名馬,叫烏騅,主人是大名鼎鼎的西楚霸王項羽。

騅字本意為蒼白毛雜色的馬,前面冠以一個烏字,即指通體黑毛但有雜色的馬。

項羽的這匹烏騅,據考證與后世的河曲馬同源,出于黃河第一曲的甘肅、青海交界,那里水草豐茂,馬匹精壯擅于奔馳。

項羽對烏騅馬極其喜歡,甚至在他四面楚歌時,還不忘做了一首《垓下歌》,把烏騅馬放到了和愛妾虞姬相當的地位。

烏騅馬對主人也無比忠貞,項羽烏江自刎以后,它也哀鳴而死,尸體化為一座山脈,傳說即后世的馬鞍山。

項羽死后,劉邦得了天下。

可是天下戰亂太久,民生凋敝,天子出行連四匹純色的轅馬都湊不出來。

于是從劉邦開始,實行黃老之治,讓天下休養生息。

到了漢文帝時,經濟復興,天子又開始搞七駿、八駿這套玩意兒了,而且他的寵物比周穆王、秦穆王還要多,一共有九匹駿馬,號稱九逸,名字分別是:浮云、赤電、絕群、逸群、紫燕騮、祿螭驄、龍子、嶙駒、絕塵。

到了漢武帝時代,這些馬統統都靠邊站了,因為從西域大宛國橫空出世了一種名馬,奪取一切榮耀與光彩,令其他馬種黯然失色。

它就是汗血寶馬。

根據史料記載,張騫通西域以后,回報說烏孫和大宛國有一種汗血寶馬,是天馬后裔。

天馬本來生活在高山之上,人類根本捉不到。

當地人就把母馬送過去與之交培,然后生下有天馬血統的小馬駒,外號天馬子。

這些天馬子天生神駿,而且一跑起來渾身流的汗如血色一般。

它們就是汗血寶馬。

漢武帝聽說汗血寶馬以后,派人攻打大宛。

大宛王撐不住了,為了表示臣服,每年向中原進貢兩匹汗血寶馬。

漢武帝把烏孫馬稱為西極馬,把大宛馬稱為天馬,并為此特意作了一首《西極天馬歌》:“天馬來兮從西極,經萬里兮歸有德。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從此汗血寶馬就成了中原最高等級駿馬的代名詞。

每年兩匹汗血寶馬,漢武帝猶嫌不夠,還派人大量引進西域種馬,改良中原馬的品種。

可惜!

這只是漢武帝一廂情愿!

汗血寶馬在中原繁衍下去,天馬的基因被分化得越來越少,幾代之后,也就不再流血汗、不再具有日行千里的特質了。

汗血寶馬在中原絕跡。

直到隋朝時,同樣是大宛國,又進獻了一匹汗血寶馬。

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獅子驄。

聽皇甫端讓他試試,山士奇二話不說,就徑直向獅子驄走去。

獅子驄看了山士奇一眼,并未理會。

山士奇生在沁州富戶之家,見貫了烈馬,也親手訓服過不少烈馬,算得上是一個馴馬高手,這也是他敢第一個上來訓獅子驄的原因。

圍著獅子驄轉了一會,山士奇看準時機,從獅子驄的左前側面一躍向馬背飛去!

可就在這時,原本安靜無比的獅子驄,突然猛得向右前一躍,根本不給山士奇跳上它背的機會!

而這還不算完,獅子驄還飛起一腳直奔山士奇的腰腹踢去!

這一腳要是被獅子驄踢中,山士奇就是不死,也絕對得休養個一年半載!

如果換成一般人,在半空之中是絕難躲開獅子驄的這一腳!

不過!

山士奇可不是一般人!

見獅子驄的馬腿踢來,山士奇腰身一用力,使了一個千斤墜,隨即就地一滾,擦著獅子驄的腿躲開了獅子驄的這一腳!

你要是以為這就完了,那可就大錯特錯!

獅子驄得勢不饒人,一邊倒退、一邊連著踢山士奇!

被踢了一個措手不及的山士奇,別提有多狼狽了!

最后連滾帶爬爬上了亭柱得才算是撿了條性命!

安全之后,山士奇別提有多火大了!

這么多兄弟看著吶,今天他要是不馴服這獅子驄,未來必成笑柄!

本章分2頁,當前第1頁


上一章  |  水滸逐鹿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