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楚蘭歌道:“嬤嬤,把那二十四個銅板給我。我有用。”
林嬤嬤翻開包袱,將銅板給楚蘭歌,“姑娘夠用嗎?不夠,可以拿些碎銀用。”
“不必。”楚蘭歌溫和笑,“我出去趟,很快會回來。御公子就拜托給嬤嬤了。”
“姑娘要早點回來。”
“哦,好。”
楚蘭歌出門。
直接來到間打鐵鋪。
鐵匠看她眼,憨笑問:“小姑娘,要買什么?”
“想要把小刀。”
鐵匠指指架子上角,“十五把,小姑娘隨便挑。”
楚蘭歌走過去,蹲了下來,挑了半會,才拿起把小刀,放下十五個銅板就離開了。她沒有急著回去,步步走在熟悉的街道,偶爾會失神地看著兩旁熟悉的間間店鋪,或是來來往往,行色匆匆忙忙的路人。
再世為人感慨萬端,思緒百轉。
不知不覺,來到了曾經的將軍府前。
幽寂蕭條的高門臺階,靜穆清冷的守門石獸。
世態境遷,物是人非。
傍晚,楚蘭歌回去。
連數日,都沒出屋子。
第六日,楚蘭歌拎著個包袱,再次出門。
慕蘭齋。
楚蘭歌踏入門檻,就讓店內跑堂的攔住。
“姑娘,請問有什么可以幫到您?”跑堂的少年,約十五六歲,身上穿著的衣料比起楚蘭歌都好上了數倍。他雙精明的眼睛,上下打量著楚蘭歌,有審視,卻沒有鄙夷。由此可見斑,慕蘭齋的掌柜不般。
楚蘭歌寡淡笑,“尋你們掌柜的,談筆生意。”
“談何生意?能否說說?”
“我有件東西,想問問你家掌柜收不收。”
“姑娘稍等。”跑堂的少年進去。
不會兒又出來了,將楚蘭歌領到里面的側廳。
側廳里,布置清新淡雅。
最里面還用扇百花爭艷的大屏風,隔開了個小間。
茶水很快送上,楚蘭歌靜坐著等候。
屏風后,走出了個臉上掛著笑容的年男子,圓潤的身體,相當有福態。他看到楚蘭歌,先是客套了兩句,就直奔主題,“姑娘是想談什么生意?”
楚蘭歌迎上掌柜的目光,坦然笑。先將茶桌上的茶具挪到角,再將帶來的包袱鄭重地輕放于桌面。
“掌柜見后,可以出個價。”楚蘭歌小臉帶著幾分認真和恭敬,雙手解開包袱,層布,再解開,還是層布。層布里面,還只見到另層布。掌柜原本想要不動聲色,這會兒心思都被她本正經解包袱的動作,給調起了幾分。
包袱里是何物,需要這樣謹慎收藏?
掌柜咽了咽口水。
足足打開了九層布,最后塊,里面的東西隱約可見個輪廓。
楚蘭歌卻停下來,認真道:“掌柜要自己來嗎?”
“不、不用,姑娘請。如果是家傳之寶,我個外人弄壞了可賠不起。”掌柜的好奇心是徹底被她勾起來。
楚蘭歌平靜笑,將最后塊布掀開。
掌柜雙目凝,接著失望浮上臉,“姑娘指的交易,就是這個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