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抱歉,這章沒寫完,請假一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覆漢 >>覆漢最新章節列表 >> 抱歉,這章沒寫完,請假一日

抱歉,這章沒寫完,請假一日


更新時間:2019年05月17日  作者:榴彈怕水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榴彈怕水 | 覆漢 


詔發西山將,秋屯隴右兵。

因為路途的緣故,公孫珣的主力部隊到達魏郡邊境的時候,已經算是深秋了……草木枯黃,葉落歸根,之前暴漲的秋池也會從這個時候開始漸漸干涸下去,直到明年一個新的輪換降臨。

然而,正所謂秋高馬肥,由于自然氣候的循環、農業生產的規律擺在那里,所以這個時候,中國北方地區的軍隊本就處在最佳狀態。

戰火燃起,伴于秋葉飄落,沙場秋點兵絕非虛妄之言。

魏郡、趙國邊界上,背靠青、兗、冀三州十九郡的袁紹一口氣投入了實打實的十萬之眾,堪稱浩大。然而公孫珣匯集幽、并、冀、三輔近二十郡國的精銳后,累計也有五萬戰兵,三萬輔兵,算上原本就在前線的審配、關羽、董昭、張飛等部,居然也達到了約十萬之眾。

而且,由于幽州軍中騎兵多達兩萬有余,甚至還配置了數萬挽馬、犍牛以作輔助,所以若以軍陣之盛大廣闊而言,卻是遠遠超過對方,這使得大軍向前之時,軍中上下不少人心馳神遙之余,漸漸膽氣叢生。

回到眼前,這日上午,邯鄲城東南數里處,當從雞澤背后閃出公孫珣匯集了從邯鄲城中匆匆出兵趕來的審配,大略得知前方軍情,知曉關羽、張飛居然咬住了文丑斷后的騎兵主力,欣喜之余,也是當即下令,要除去白馬義從之外的兩萬余騎兵盡數出陣,務必要趁機殺傷文丑所領的袁軍騎兵主力,為決戰創造更好的條件……然后其人方才率領換乘了白馬的地方重臣、高階軍官、親信幕僚,領著步卒大陣緩緩前行,向南趨近。

而等到中午時分,軍中趕到距離前方已經發生戰斗的地方不遠之處時,更是有消息傳來,說是文丑所部八千騎兵已被幽州軍騎兵主力咬住,正在全線交戰……軍情一至,白馬叢林之中,眾人紛紛面露喜色不止。

但是,位于正中央傘蓋之下與審配交談的公孫珣聽到這個消息后,先是環顧左右,卻又忽然在馬上回過頭來,盯著身后無邊無沿、徐徐如林的軍陣看了片刻,然后一時搖頭不止。

這個動作太過刻意了,審配在旁,見狀當即蹙眉詢問:“君侯為何搖頭,可是軍中哪里布置有誤?還是身后有什么遺漏?”

“非也。”公孫珣回過頭來,聞聲失笑。“只是剛剛聽正南說到袁紹兵力,然后再一回頭見到自己身后兵馬,想到此戰中我軍數量居然不比對方少太多,軍容也太過盛大,所以心中有些憂慮而已……”

此言一出,審配、董昭面面相覷,婁圭、荀攸各自無言無聲,倒是田豐忍不住替所有人問了出來:“君侯這算什么話,兵馬比對方多難道是壞事嗎?戰事一論,歸根到底,無外乎是以強勝弱,以多勝少而已!”

“元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強弱多少之言也是有限度的。”公孫珣一聲感慨,干脆在馬上應聲道。“十萬以下,兵法之要務確實在于如何調配兵力,使局部中能以多擊少;而雙方兵馬一旦在十萬以上,就不是越多越強了,反而有些越多越弱的感覺……你們想一想,自古以來,以周武伐商的牧野之戰算起,真正定天下大勢之戰役,除了一個長平之戰不好說外,其余所有種種,是不是皆是兵少者勝?是不是皆是兵不足十萬眾者勝兵馬過十萬眾者?”

除了奉命引騎兵出擊的那些騎將外,身側諸多文武官員、將領幕僚,聽得此言,細細思索,卻是紛紛色變。

因為,公孫珣這話雖然聽起來不合乎常理,但仔細想想,卻說的一點都沒錯!

自古以來,直接影響了中國歷史走向的大戰役中,除了一個兵力存疑的長平之戰外,其余所有戰例,真的有一個算一個,皆是兵少者勝,皆是兵馬越過十萬者敗:

牧野之戰,姜太公三千虎賁一沖,數十萬奴隸臨陣倒戈,血流漂櫓;

鉅鹿之戰,諸侯皆做壁上觀,項羽獨以數萬楚軍破釜沉舟,大破秦軍四十萬;

彭城之戰,項羽三萬精銳騎兵急襲而來,一戰盡驅諸侯聯軍五十六萬;

井陘之戰,韓信一萬新卒背水大勝趙軍二十萬;

昆陽之戰,劉秀所在義軍加一起不過兩萬,卻能一戰而潰新莽軍四十二萬……

而且這還是已經發生的,是審配、董昭、程普、高順這些人知道的、聽過的,而他們不知道的,其實還不止這些呢……在另一個時空里,漢末三國三場決定性大戰的勝方,官渡之戰的曹軍、赤壁之戰的孫劉聯軍、夷陵之戰的吳軍,乃至于再往后淝水之戰的東晉北府軍,隋唐時期虎牢關之戰的李世民所部、李靖滅突厥一戰時的唐軍,最后贏得那邊幾乎全都是兵力較少的一便,而且這些勝者沒有一個一次性投入兵力超過十萬的!

“敢問君侯,這是為何?”怔了片刻,并不懂什么叫幸存者偏差的軍中首席大將程普忍不住出言相詢。

“此事簡單,其實就是兵馬多了真的沒用。”公孫珣失笑作答,半真半假的應道。“一郡決戰之地,一次盡出十萬眾便已經到頭了,再多的話,一旦拖延下來,那么后勤補給、軍務管理、指揮分劃,乃至于地方水土就都承受不住了……不是說不能在一地強行配置聚集更多兵馬,但是多出來的這些兵馬,未必能參戰不說,反而影響后勤極甚、遲滯指揮極多,于勝負而言,絕對是弊大于利了。”

“原來如此,”董昭聽著公孫珣那不知真假的詭辯,卻是忽然醒悟,便不由在馬上捻須笑道。“君侯不是嫌自己兵多,而是嫌袁本初兵馬太少……”

“不錯,其實于我或袁本初所領郡國人口、所獲武庫儲備而言,十萬大軍真的是易如反掌。唯獨袁本初明知只能以量勝我,卻居然還能保持清醒,沒有在秋收后兵糧充足時盲目聚兵于魏郡,倒也算是我小瞧他了……”說話間,公孫珣望著前方已經隱約能見的煙塵滾滾之處,聽著已經隱約能聞的戰馬嘶鳴之聲,稍顯感慨,卻是直接勒馬,轉向往一處土丘高地上而去,周圍幕僚紛紛景從,而一堆中級軍官、軍吏們卻是在程普的示意下立即散開,指揮部隊沿著小丘周圍布陣停駐,兩側更有張南、焦觸二將各引三千步卒左右一起前突,為前衛之勢。

而等到公孫珣在小丘上立定,其人方才指著前方隱約可見的騎兵混戰場景,肅容繼續言道:“不過,我此言也不只是稱贊袁紹,最主要一句話,乃是希望諸君能夠反過來想一想……十萬之眾,便足以定天下大勢!而若一諸侯有了支撐十萬大軍,或者干脆數萬大軍決死一戰的本錢,那無論天下形勢到底如何,強弱如何分明,其人便都有了問鼎天下的資格……此戰,不容半點大意,而我軍雖盛,卻也不可有半點小覷彼方之意!”

眾人終于醒悟,且不說什么兵過十萬必敗的荒謬言論,自家君侯主要還是擔憂軍中有驕態,所以才臨陣敲打一二,于是乎眾人紛紛肅容,然后轉向南側,仔細觀察戰局。

不過,所有人看來看去,除了能看出來前方戰場格外激烈之外,卻居然看不清戰局走向……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袁紹忽然警醒退兵,卻是讓兩支空前龐大的大軍在平原上以追尾的怪異模式拉開了戰幕。

一方是八千騎兵,身后卻有三萬大軍結成車陣,以作接應;另一方是忽然得令上前撲出的兩萬余騎兵……雙方都是倉促接戰,都來不及作出大規模戰術動作,所以都是以部曲為單位在邯鄲城與梁期城中間的肥沃田土上往來奔馳,然后騎射、突刺、踐踏,或生或死而已。

這種作戰模式,使得雙方交戰范圍立即在陳宮的車陣與公孫珣剛剛壓上來的大軍中間,以一種扁平化的模式迅速擴散到了十幾里寬的戰線之中,一個人騎馬立在一個小土坡上,要是能看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怪了!

不過反過來說,既然旁觀者連看都看不清,那交戰者又能作出什么精妙戰術動作呢?混戰之中,注定意味著兵多者、兵強者要勝于兵少者、兵弱者!

這一戰,哪怕是公孫珣剛剛敲打過,但所有人還是堅信,幽州軍必然得勝。畢竟嘛,兩萬打八千,這不是還沒超過十萬之眾的界限嗎?想來老一套道理此時還是有用的。

“請明公務必小心突襲!”眾人停在小坡上云里霧里看了片刻,荀攸忽然開口,小聲提醒。“我軍騎兵更強、更多,而文丑本該稍作阻攔便即刻后撤,此時還冒著巨大傷亡拖延不走,必然是有所圖……而如此局勢下,其人唯一能圖者便是明公本身了,余者皆不足慮!”

ァ新ヤ⑧1中文網ωωω.χ⒏1zщ.còм

熱門、、、、、、、、、、、、


上一章  |  覆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