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漢第三十二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覆漢 >>覆漢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二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

第三十二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


更新時間:2019年05月08日  作者:榴彈怕水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榴彈怕水 | 覆漢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


張益德一時有些恍惚,但到底是忍耐不住:“敢問董君,如何拿一千郡卒收復郡南十城?”

董昭當然猜到對方會有此問,倒是放下捻須之手,在榻上攏手一聲輕笑:“益德既有此問,那你可知郡南十城如今是什么模樣?”

“來時路過,稍有知曉。”張飛正色答道。“所謂郡南十城,乃是指除去最遠,也是唯一在漳水南面的廣宗外,鉅鹿澤以南八個縣,十座城,而如今為許子遠以官位相購,盡歸于袁氏。我來時查看,每城各有所據,大城千五百眾,小城千人,甚至千人不到,除此之外,挨著鉅鹿澤東南向的浦落津小城那里,因為是頂在最前面,威脅癭陶,堪稱位置緊要,所以有許子遠親自坐鎮,有約三千人……無論如何,合計得有萬五之數。”

“說的不錯。”董昭也跟著正色起來。“這其實便是以地方大族掌權的好處了……益德也曾久在地方,應該知曉,平常的官府倒有一半力氣與這些地方大族對抗周旋,偏偏地方上的人力物力皆在他們手中,所以做起事來不免事倍功半,我這里與孫伉便是如此情形;而如今,袁本初待下以寬,乃至于許子遠這般干脆將地方職務拱手相讓,自然反過來事半功倍,這也算是與咱們君侯之間最大的不同了……不過,這種做法也是有巨大壞處的,也正是在下以為益德可以憑一千人馬收復十城的根據。”

“愿聞其詳。”張飛聽得此言,愈發嚴肅。

“益德請想一想,這些人本就有地方之實,一旦又借著亂世被袁本初許了官身,也就是有了地方之名,那么名實兼備,便是一地之主了。”言至此處,董昭不由冷笑。“而既然為一地之主,自然威福自用,視本縣本城為私產,視別縣別城為敵國,并以治下其余大族為隱憂,再加上彼輩本是驟然得此大利,連印綬都不全,所以心中必然極度不安……換言之,此時此刻,這些郡南諸城,名為一體,其實各懷心思,相互提防,甚至坐在城中還要疑慮本縣本地昔日故舊不服自己……一句話,此誠所謂上下左右前后皆相疑之秋也!”

張飛已經聽出了一些端倪,卻是緩緩頷首:“董君是說,我領兵前往郡南,若是進取的夠快,讓許子遠這唯一統籌之人來不及反應,則彼輩根本不會守望相助,甚至于根本不會合流聚兵?”

董昭緩緩搖頭:“進取疾速自然是要的,而且越快越好,但即便益德不能快速掃蕩,也無須憂慮許子遠能輕易回師聚眾……不瞞益德,你此番南下我有兩個小策相助,或許會有些效果,一為亂敵之策,一為惑敵之策!”

張飛怔在當場。

“亂敵之策,乃是說郡南那些大族,我素來知曉他們的根基,明白他們的恩怨糾紛,所以今日這一下午便已經按照他們的性情、實力,新舊交情、怨恨,寫好了幾十封偽作的書信。”董昭卻不慌不忙,繼續坐在榻上從容言道。“信中盡是合縱、連橫、威脅、挑撥之言,益德一旦出兵,便會有數十名當地出身的吏員假做使者同時單獨南下,亂送一氣,屆時聯合著益德的軍事作為,必然讓他們互相生疑對立,甚至說不定會相攻相拒。而惑敵之策就更簡單了……益德不妨除去軍服,領一千兵從蒲津中間暗渡過去,先不要碰任縣、平鄉,而是假做許攸委任的官員,行到他們身后的廣平、南和一帶,再突然發動,肆意出擊!”

說著,就在張益德愕然不知所言之時,董昭復又從懷中取出一封文書,放到了對方身前,然后面上卻是顯出一副心疼姿態:“益德請看,這是許子遠賣官的文書,千石別部司馬,蓋有袁紹的車騎將軍大印,十足真貨,你持此文書,盡管大搖大擺,裝作安平來的援軍,從鉅鹿澤囂張南行便是,說不定還能詐開城門……唯獨一個千石官職,卻花了我足足兩千貫!兩千貫,比先靈帝賣的都貴,也就是許子遠能賣出這個價來!”

隔了不知多久,張飛方才反應過來,卻是并未著急收起這封文書,反而是直接下榻朝著董昭躬身一禮:“世事如棋,皆在智者所料,董君如此分劃,簡直將十城之敵戲于鼓掌之中,在下若不能為足下復郡南十城,怕是連一介武夫也難自稱了。”

“益德不必如此多禮。”董昭見狀也跳下榻來,趕緊還禮。“人有所長,事有所分,若無益德熊虎之姿作為倚仗,我這番籌劃安排,也不過是紙上談兵,徒惹人笑而已,接下來還要看益德如何威風八面了。”

張飛聞得此言,一改之前的收斂,卻是昂然相應,再不猶疑,宛如猛虎睡醒,獵豹彈腰一般。

二人既然議定,又都不是什么拖泥帶水之人,那么第二日上午,張飛便直接出兵,帶著司馬芝,領著一千人連軍服都不齊備的郡卒,只打著漢字大旗,匆匆往東南而行……據說是要往鉅鹿澤東面的縣城中屯駐,去拒縣南面浦落津小城的許攸。

對此,昨日見到張飛,只覺得此人是個一勇之夫,且董昭依舊無能為力的孫伉倒是并無什么多余說法,該如何便如何,只是拿住司馬芝隨軍一事,也派出其弟孫行作為副將隨行軍中而已。

然而,其人萬萬想不到的是,待這一千兵行到鉅鹿澤邊緣時,他的弟弟卻是干脆被張飛一刀兩斷,并扔入了鉅鹿大澤之中,反而成為了張益德立威的手段。然后,全軍千人立即轉向南面,趁著秋日水系豐滿,大澤便于行船之時,登上了董昭早就備好的船只,直接南行往郡南去了。

三日后,八月廿三日,偽作袁軍,出現在郡南腹心之地的張益德輕易騙開南和縣縣城大門,斬殺守將與偽縣長,兼并其眾,與此同時,整個郡南各處勢力,幾乎全都接到了使者傳遞的各類訊息;

廿五日,之前匆匆委任了一個降人為縣長,然后就扔下南和不管,率全軍帶著兩日干糧輕兵出行向東的張飛夜間懸索而上,突襲廣平得手,再下一城;

廿六日,依舊扔下城池不管,肆意輕兵出擊依舊向東的張飛以三千眾兵臨漳水畔的曲周城下,城中偽縣令驚懼之下以為衛將軍大軍已過鉅鹿澤,將要渡漳水襲袁紹之后,居然直接投降,而此時,處于浦落津小城的許子遠方才得知身后出了天大的岔子,卻已經什么都來不及了——由于張飛的肆意妄為和董昭那根本毫不在意是否露餡從而依舊滿天飛的假使者,許攸的使者已經無法取信于任何人了;

廿八日,沒有理會獨立懸在漳水南面,幾乎要突入清河的廣宗城……實際上董昭口中的八縣十城本就沒算上這座城……張益德選擇了聚攏優勢兵力直接往西南方向逆流而上,卻是在一日內連續攻取了鉅鹿最南面的斥章、列人兩縣;

廿九日,已經拿下五座城,手握五千之眾的張飛居然選擇繞道魏郡曲梁縣回師向北,卻是在曲梁守軍目瞪口呆與猝不及防之下再度輕易得手,到此為止,整個鉅鹿澤以南已經成為了張益德的獵場,莫說僅憑這些地方守軍,便是袁紹調遣主力部隊來援,恐怕也不一定能輕易勝之了。

八月三十日,張飛難得分出兩千兵,其中包括一開始從郡北帶來的一千兵馬,交與了司馬芝,讓其在曲梁這個與邯鄲只有一個雞澤相隔的地方安守,然后便有故技重施,領著幾乎全是降兵的剩余全軍三千余,只帶數日干糧回師向北……而降兵們也跟往日一樣,毫無思考余地,便茫茫然隨著張飛繼續奔走出戰去了;

九月初一,張飛攻破廣年縣城;

九月初三,張益德回到一開始占據的南和縣城,已經聚兵四千,且收復郡南過半,而此時,不過相距他一開始攻破此城十日而已,北面的任縣、平鄉縣、巨鹿舊城三處,居然才剛剛相互試探清楚,然后在許攸的逼迫下,聚集一起,試圖奪回南和,方在路中……張益德當即立斷,迎面出擊,兩軍黃昏時相遇,張益德沖殺在前,穿透敵陣,全軍一個照面便斬首三百,當場逼降其眾,到此為止,這位曾得公孫珣親口稱贊的萬人敵卻是在十日之內,盡復鉅鹿郡南八縣九城,甚至還要外加一個魏郡曲梁縣城……仔細算算,此時居然只剩一個浦落津小城尚未收復了;

九月四日,張益德依舊沒有給這些降將降兵任何思考時間,居然一邊送信過鉅鹿澤告知董公仁,一邊馬不蹄停,揮全軍六千余眾北上,直撲浦落津;

九月初六日,張飛又是在漳水這個水系幾乎遍布整個冀州的河北大河畔遇到了敵人……原來,許子遠雖然被張飛打得措手不及,難免有些茫然,但其人智計擺在那里,卻早已經察覺到了危險,所以他一邊下令全軍撤退到漳水對岸的安平國中躲避,一邊先行渡河,去安平國領了數千兵馬前來接應,而之前逼迫任縣、平鄉等三處兵馬合力南下,其實本就是虛晃一招,是為了掩護這次撤退而已……堪稱明智!

但許攸雖然如此小心,卻依舊萬萬沒想到,任他聰明一世,卻一時遇到了一個天下間難尋的熊虎之將,而且可能是天下間最善如此亂戰的一員名將……張益德十日九城,各處皆一戰而勝,三城兵馬匯聚反而讓他節省了時間,可以扔下三城,直撲浦落津而來。

只能說,沒有和其他同僚一起見到關云長那個怪物,是許子遠的幸運,而更幸運的是,他居然獨自見識到了張飛這個怪物!

回到眼前,張飛輕兵疾行不止,趕到之時,那三千人馬已經扔掉了浦落津小城,并建好了浮橋,正準備在河對岸的安平守軍接應下渡河逃竄呢……只是,張益德身為軍中宿將,此番出征又急襲如狼如虎,戰至此時早已經氣血難抑,見此情形又如何會有所遲疑?

于是乎,其人立即催動全軍上前,后降氣力充足的兵馬在前,先降卻因為轉戰多出氣力已失的兵馬在后,六千大軍,順河而擊,一個下午便在漳水邊上斬首過千,降服過千,而剩下的人中,其實只有兩三百人渡河成功,其余俱皆因為在浮橋上踩踏擁擠,而淹死在了河水中,與當年的黃巾軍殊途同歸!

河對岸的許子遠還有數千安平守軍,隔河看到自家兵馬被屠殺殆盡,早已經驚惶失語,不知所措,但偏偏張益德還沒有放過對方,其人借此大勝之威,仿效公孫珣當日渭水一戰,將降兵中軍官還有自己軍中之前向許攸買過官卻無什么出彩表現的降將盡數拖出,盡數斬首,行刑示眾!

許子遠目眥欲裂,幾乎暈厥,卻又無可奈何。

行刑完畢,張飛為防董昭在后實力不足,有萬一之慮,便燒斷浮橋,將尸首盡數扔入漳水,然后又親自聚眾七千,大張旗鼓,順著浦落津大路往癭陶城去為董公仁撐腰去了。

當然,張飛并不知曉,就在他大破許攸,震懾漳水的當日上午,得到之前南和一戰訊息的董昭便直接邀請了郡丞孫伉,讓其人來官寺后堂相會。

話說,早在一開始張飛突然領兵失蹤,孫伉便已經不安起來;而數日前,隨著張飛在郡南大鬧天宮的跡象初顯端倪,其人的這種不安便愈發明顯;等到這一日,消息傳來,任縣、平鄉、鉅鹿三城一起出兵南和卻敗于張飛之手,而張益德幾乎已經掃蕩郡南成功的消息傳來后,他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再無多余逾矩舉止。

至于如今董昭有召,他自然不敢不去……實際上,整理好儀表,高冠直裾,黒綬銅印,其人非但沒有拖延,反而及時一反常態,笑靨如花,匆匆進入了熟悉的官寺,等來到后堂,更是納頭便拜,口稱

后可以自動記錄您當前的閱讀進度,方便下次繼續閱讀.


上一章  |  覆漢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