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擔心找不到本站?在也可以直接
輸入小說名可以少字但不要錯字
金陵高等研究院。
物理研究所的某間實驗室里,此刻正煙霧繚繞。
一根接一根抽著煙的盛憲富彈了彈煙灰,看著桌上的那張不知改了多少的設計草圖,嘆了口氣說道:“你說這陸教授,怎么就突然研究起楊米爾斯方程起來了?”
坐在他旁邊,看著文獻的李昌夏搖了搖頭:“不知道。”
盛憲富一臉發愁地說:“那這聚變電池到底還搞不搞了?”
他當初可是放棄了去西南物理研究所當所長的機會來這里,跟著陸教授搞這個可控聚變的小型化。結果現在過去快兩個多月了,研究課題還是一點進展都沒有。
現在倒好,別說是沒進展了,項目的學術帶頭人都跑去忙其它項目了。
“不知道。”
盛憲富忍不住道:“除了不知道你能不能說點別的?”
李昌夏教授抓了抓頭發,做了個無奈地表情說:“理論上來講,如果能夠在強相互作用和電磁作用之間建立統一關系的話對我們加深對核子聚變條件的理解也會更有利些吧。”
說這話的時候,他的語氣也充滿了不確定。
畢竟他自己算是個根苗正紅的工科教授,要說困惑的話,這會兒他比盛憲富困惑的多。
盛憲富瞅了他一眼。
“然后呢?這種理論成果轉化成現實技術,你覺得需要多久?而且你覺得咱們就算是加深了對核力的理解,又能怎么樣?還能把這反應堆變出花來不成?”
李昌夏嘆了口氣說道:“可現在不也沒別的辦法嘛。”
這盛憲富也不好說什么了。
這句話說道點子上了。
就算不這么做,他們這會兒也一點辦法都沒有。
為了解決反應堆散熱問題,他們至少已經為此設計了將近十多套方案。然而沒有一個方案,能夠通過技術可行性的檢驗,即便是最好的一次,反應堆也在運行34秒之后被熔毀。
“或許用高溫完成點火的思路本身就是錯的,”沉思了好一會兒的盛憲富,忽然開口說道,“或許就像你當初說的那樣,如果能用一種辦法降低聚變反應的溫度條件,我們的研究或許會簡單點。”
彈了彈煙灰,李昌夏教授自嘲地笑著搖了搖頭:“我現在倒是覺得,把可控聚變弄小了裝航天器上去,或許本身就是行不通的。”
沉默大概持續了一會兒。
對著桌上的設計草圖苦思冥想的盛憲富忽然嘆了口氣,伸手將煙頭按滅在了煙灰缸里。
“我去找下陸教授。”
說著,他將桌上的那張改了不知道多少的草圖揉成一團塞進兜里,然后從椅子上站起身來,朝著實驗室外面大步流星地走去
當盛憲富抵達金大的時候,陸舟正在階梯教室里給學生們上課。
或者換個更準確的說法,是關于量子力學的講座。
從后門悄悄走進了階梯教室,看著教室里人頭攢動的盛況,盛憲富的心里不由感慨了下。
以前在廬陽物質研究所的時候,他也有在旁邊的科大擔任講師,只不過他上的可控聚變與等離子體物理的理論課,階梯教室里從來都沒坐滿過一半的人。
當然了,這也可能是因為當時可控聚變實在太過冷門,沒多少人選他的課的緣故
并沒有打攪陸舟的課堂,盛憲富在階梯教室的最后排勉強找到了個空位坐下,然后便一邊聽著講座,一邊耐心地等待著它結束。
當他走進教室的時候,講座似乎就已經進入到了后半段。
在與學生的互動環節中,只見一位學生舉手提問道。
“教授,請問您可以和我們講一講,該如何從數學的角度理解楊米爾斯方程嗎?”
當這個問題被提出來之后,立刻得到了很多認同的附和聲。
看得出來,對于物院的學子們來說,對這個理論感興趣的人還是不少的。
“以你們現在的水平,想要理解這個方程還是太困難了,”向那位提問的學生點了點頭,陸舟笑著說道,“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考慮等5月20號那天坐個車去老校區那邊旁聽。到時候我會在報告會上對這個問題,進行詳細的說明。”
這時候,臺下有人小聲抱怨道。
“可是那個入場資格實在是太難申請了。”
這確實是個問題。
這種國際性的學術報告會,門檻不只是針對報告者而言,對于參會者同樣存在。
恰好聽到了那小聲的抱怨,站在臺上的陸舟思忖了一會兒,隨后笑了笑說。
“那我就簡單講一下好了。”
清了清嗓子,陸舟臉上的神色微整,開口說道。
“想要從數學上理解楊米爾斯方程,我們首先得知道它是什么。”
“簡單的來講,楊米爾斯方程所給出的非阿貝爾對稱群是一種特殊的量規理論。在經典意義下,這種理論類似于麥克斯韋理論,它以更一般的緊規范群g代替了是阿貝爾交換群u”
涉及到數學上的東西,光說是沒用的。
陸舟隨手拿起了粉筆,在背后的黑板上寫了起來。
若0daf,則能從無源楊米爾斯場的拉格朗日算子中變分導出:l1/4g2tr
關于楊米爾斯方程的證明,對于本科生來說是不用想的。
就算是普林斯頓的教授們,想要看懂他的理論,也得向從l流形的論文開始啃起才有戲。
他現在在黑板上板的,僅僅是一些關于楊米爾斯方程本身的一些講解。
最多最多,也只是對這個命題進行講解的同時,融入了一點點自己的想法。
就這樣,黑板上的算式越來越多。
逐漸進入狀態的陸舟,寫著寫著似乎也有些停不下來了,講解的語言也越來越少。
坐在階梯教室里的學生們,紛紛一臉懵逼的看著黑板。
要說一開始勉強還能看懂的話,到了后面卻已經被這深奧的理論深深折服了。
再到后來,不只是學生們,就連一些來旁聽講座的物院教授,也逐漸感覺到了吃力。
這家伙在寫些什么?
越是往下看去,他們便越是覺得
陸舟所講的內容,和他們的專業似乎有點不太一樣?
話說這家伙真的是在講楊米爾斯方程嗎?
不少目瞪口呆地看著黑板的老教授們,甚至開始懷疑人生了起來。
坐在階梯教室的前排,盯著黑板上一行行算式的盧院士,眉頭緊緊鎖著。
忽然間,敏銳地從黑板上的算式中捕捉到了一行關鍵詞的他,瞳孔頓時收縮了一下。
“真空態的非零漸近常值將規范群約化為u子群!”
他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釋強相互作用的質量間隙!
一瞬間,盧院士的眼中寫滿了熱切。
然而,就在他充滿期待地看著黑板,期待著陸舟能就這樣一直寫到最后一步的時候,陸舟卻似乎辜負了他的期望。
只見前一秒還算的正嗨的陸舟忽然停下了手中的粉筆,后退半步看著黑板上的算式,站在那里沉思了許久。
似乎是寫不下去了。
他撓了撓后腦勺,丟掉了手中的粉筆,轉身看向了教室,看著一臉懵逼的學生們,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不好意思啊剛才稍微扯的有點遠了。”
一聽到這句話,和盧院士同樣等待著最后結果的物理教授們,差點沒一口老血噴出來。
臥槽!
你特么算到了一半,倒是把剩下的算完啊!
然而與在座的大多數教授不同的是,坐在后排的盛憲富,此刻瞳孔中的神采卻是漸漸明亮了。
雖然講座本身的內容他沒聽的太明白,但從他卻從中得到了意料之外的啟發。
“只要核與核之間的距離足夠小”
嘴里自言自語著,冥冥之中的靈感從他的腦海中一閃而逝。
雖然這聽起來可能有些瘋狂,但他確實想到了一種可能的可控聚變反應堆模型。
如果在理論上能說得通的話
說不準,他們還真有辦法在低于上億度高溫的反應條件下,以一種新的形式解放原子核中的能量
本網站提供的最新小說,電子書資源均系收集于網絡,本網站只提供web頁面服務,并不提供小資源存儲,也不參與上傳等服務。
Copyright20102016塵緣文學網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