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號:145983)
正文
作者:一世風流才子
鼎中黃色渾濁的水劇烈翻滾,如被水燒沸一般,而在其中,一個個白色、或青色的鬼魂在其中鬼嘯掙扎,陰森滲人,最后消失在這黃色的渾濁水中。
在九座怪鼎上方,一團團黑氣飄來飄去,不少鬼魂被投擲在鼎中的黃水中,發出凄慘激烈的慘嘯。
這些來往的黑氣團,是一個個牛頭人身、或者馬面人身的陰神。
它們從黑暗中的四面八方涌出來,用一條條陰氣組成的黑色鎖鏈拘著魂魄,投入這九座巨大的怪鼎中。
陰風陣陣,鬼聲痛哭,一個個鬼魂被鬼卒陰神投入鼎中,仿佛被生生煉化。
鬼魂在其中的面相呈現各種扭曲痛苦之色,鬼嘶嚎叫回蕩在偌大的山洞中,陰慘嚇人。
而九座怪鼎中央,有一口黃色泉水。
怪鼎鼎身的九頭怪獸雕塑口中噴吐出濃郁陰氣,往泉水中灌。
而此時,在這個方圓數丈大小,陰氣翻滾的黃色泉水中,幾道若隱若現的金光隨著黑氣翻滾不時透射出來。
這絲絲縷縷的金色光柱,在黑暗,陰風鬼號的山洞中,是個異類。
帶著神性的光芒。
“哼,竟然有佛性神通護體,我就不信,這黃泉鬼曲陣煉化不了你這人界的小嘍嘍!就等著被本座煉成一個鬼奴吧。”
漆黑的山洞頂,兩個如燈籠大的幽綠色鬼眼從黑中赫然隱現,射下兩道幽森的綠芒,俯視著下面翻滾陰氣中若隱若現的金光。
這聲音中帶著些許氣急敗壞的惱怒。
而在幽森鬼眼的注視下,翻滾陰氣的黃泉中,金光來源的地方。
一個人身冒刺眼金光,刺破陰氣。
這金色人影如金鐵澆筑一般,如一輪金色小太陽,在他的后腦勺,有一輪金色的神環,冒著刺眼金光。
此人眉眼身形,正是江小白。
他此時眉眼微睜著,身下黃泉陰氣化作一條條怪蛇,從下往上束縛著、撕咬著他的陽神之軀。
如一條條黑色的爬蟲不斷圍繞著他,如跗骨之蟻。
而那些金光讓這些陰氣怪蛇煙消云散,兩者維持著一種微妙的平衡。
不過,江小白卻很痛苦。
陽神之軀宛若化作了一個滾燙的火爐,那些陰氣怪蛇碰撞到他身上,就像冰水澆到了火爐上,這種冰火兩重天的交鋒,是極為痛苦的。
他已經在此陣中被困了一天,意識被這種痛苦的潮水襲來處于半昏迷的狀態。
他就這么站在黃泉之上,四面八方是洶涌襲來的陰氣怪蛇。
陰風呼嘯,鬼聲哭號,山洞上方,那兩道燈籠大小的幽綠色燈炬消失在黑暗中。
“什么?不屬于人間?”
桃花里的某間民居,院子里,傳來幾聲驚駭低呼。
院子里的九個人或是面色大變,或是瞳孔大縮,表情驚駭。
他們望著的方向,空明老僧說了一個令他們不敢置信的消息。
那昨夜樵夫山出現的強大邪祟,不屬于人間。
空明老僧說這個信息時,并沒有用百分之白肯定的語氣,但已經十有**是了。
昨晚,這個強大的邪性陰神曾透露出一個重要信息——穿越界面裂縫。
還蔑視他們二人是人界的小嘍嘍。
只言片語中似乎藏著非常驚人的信息。
界面裂縫,這個詞盡管不能明白具體的意思,但從字面上可以讀出很驚人的東西。
難道說這只強大的鬼神從另個界面而來?
還是某個空間?
上古神話傳說,關于界面這個字眼,無不充斥,扮演著其中很重要的角色。
天地人三界是神話傳說中流傳最為廣泛的界面體系。
地,指冥府、陰間、九幽,是鬼魂陰神所居之所,是妖魔鬼怪之地。
人,指人間,凡人繁衍生息的地方。
天,則是天界,諸天神佛所在的界面。
而在三界體系之余,還有其他流傳的界面體系,例如佛宗的三千大世界,道家的九重天……
這些東西,在如今修行剛復蘇的時代,大家都一般不敢或不會往“界面”這方面想,因為太過遙遠,只在神話傳說、道經卷宗上可見一二。
不過修行人士對于界面存在與否的好奇,就如同現代尋常人好奇這個星球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生命星球。
是不是真有地府,天界?
有時候看到某個卷宗,或是心有所感,忍不住好奇地想,卻又覺得現在想太過荒謬,又馬上搖頭丟了。
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思維,在現有的修行世道。
不過,現在有人告訴你,有其他界面的邪物出現在了人間,那沖擊必然是巨大的。
沖擊一,是有其他界面的存在。
沖擊二,這個動蕩的世道,有外界的危險降臨。
院子里的九個人聽到空明老僧說這個消息時,內心里翻江倒海,久久不能平靜。
心里驚駭下又有種從心底里冒出的絲絲涼意。
本來世道就越來越混亂了,又出現了這么一回事,如果老僧說的是真的,誰也不知道以后會變成什么樣子。
九個人心里頓時如灌了鉛般,很沉重,壓抑。
“老僧根據現有的信息推測,這位邪性陰神,驅使牛頭馬面這種鬼物四處抓游魂,厲鬼,并自稱山神蠱惑更多的鬼物去替它抓取更多的陰魂。老僧之所以和江小友與這位陰神交手,是因為…………,這不難猜測,這邪物抓取這么多陰魂,肯定是有所圖。”
“我等修行之人必須得阻止!”
空明老僧言罷,字字鏗鏘,慈悲眉宇揚起,有怒目金剛之色。
院子里的其他九人聽言,還未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相互望了望。
“我等愿意助大師一臂之力!”
九人眉眼間不約而同地升起一抹肅然,齊聲拱手。
他們不約而同的態度,或許是一種肩上沉甸甸的責任感,或許是共同進退的俠義心。
有這種邪物出現,是一大患。
若不趕緊斬草除根,必將后患無窮。
而且于他們有恩的江小白,折在這邪物手里,生死未卜。
于情于理,這件事他們得出一份力。
“如若要對付這邪物,大師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