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主動提出讓劉辯登基,而且在過程中沒有進行任何的小動作。看起來,張讓等人是真的已經放棄抵抗了?
“這是……”何進看著面前那一箱箱的財寶,一雙眼睛瞬間就變成了紅色。要知道他這些年也是借機撈了不少錢,但因為本身的地位很是尷尬……或許正應了那句話,有些時候,并不是努力就能夠達到目的的。
“這些是張常侍等人送來的賠罪禮物,說是無顏再見大兄,希望大兄能夠放過他們之類的。”何苗淡淡的說道。
“哼,你又和那些宦官走到一起了?不是讓你不要理會他們嗎?”聽到何苗的話,何進冷哼的說道。
“不是如此,這些錢財如何來的?那些士大夫們會送錢給大兄嗎?”聽到何進的話,何苗淡淡的回應著。
一句話,就直接將何進噎的說不出話來,如果那些士大夫們也會送禮……好吧,顯然也會送的,但卻不是送給他。
“大兄,上天有好生之德,既然張讓等人已經知道錯了,臣弟覺得,我們也不需要將他們趕盡殺絕。畢竟,如果他們真的都死了,那些士大夫們還會和大兄站在一邊嗎?”何苗見狀淡淡的說道。
“閉嘴!”何進聞言厲聲說道。
“大兄好好考慮吧,如果不愿意的話,就通知臣弟一聲,臣弟就讓人將東西送回去。”何苗淡淡的說道,隨即就徑直離去了。
那模樣,似乎依然沒有對何進產生什么恭敬之意,不過顯然,何進也早已經習慣了自己這個兄弟的性格,也不以為意。待其離開后,何進只是看著地上的那些箱子沉思著,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皇城內。
“臨朝稱制嗎?”何太后看著張讓等人,皺著眉頭嘀咕著。
“太后,陛下尚未年幼,又如何能夠處理國事?雖有大將軍輔政,但那些士大夫們……”張讓意有所指的說道。
“哼!那些士大夫們從以前就看不起我們何家,可如今呢?還不是得巴結我們?!”何太后聞言頓時冷哼道。
也不怪何太后如此憤慨,昔日劉宏要任其為皇后時,可是受到了士大夫們的各種反對。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她,可是幫劉宏生下了唯一的龍子!因為什么?還不是因為她的身份!直到后來何太后利用宦官污蔑原本的宋皇后,她才終于坐上了皇后這個位置。但就算如此,也是足足用了將近4年的時間,期間還有許多士大夫們試圖為劉宏另立一名新的皇后。
“正是如此,如果只有大將軍輔佐,可是很有可能重現昔日霍光甚至王莽之事。只有太后臨朝稱制,與大將軍一同輔佐陛下,再加上臣等……想來,那些士大夫們必定不敢隨意亂來。”張讓阿諛的說道。
“嗯……說得有理,我那個兄長喲……”何太后說到這里并沒有繼續說下去,不過臉上,盡是鄙夷之情。
離開何太后的寢宮,趙忠等人隨即就忍不住問道,“張君侯,這么做真的有用嗎?”他們的表情充滿了焦急和擔憂,但更多的卻是不知所措。
“有沒有用,試試不就知道了,難道你們還有什么其他的方法?或者,舍不得那些錢財?”張讓幽幽的反問道。
“張君侯說笑了,錢財乃是身外之物,只是這么做,不會惹來何進等人的猜疑?”趙忠等人訕笑著解釋道。
“猜不猜疑又能如何?如今局勢已定,我等又皆是自身難保之人。只要那何進和太后不蠢,他們定然會想辦法保我們。不然等到我們死了,他何進又如何壓制那些士大夫們呢?”張讓搖了搖頭說道。
“別忘了,那皇帝終究只是一個孩童,根本什么都不懂!而不管是何進還是太后,也沒有威懾群臣的能力。所以到頭來,他們想要保住手中的權利,還得靠我們這些人!”張讓凝視著眾人,嘴角露出了一絲冷笑。
“君侯妙計啊!”聞言,趙忠等人連忙阿諛奉承不斷。
“蹇校尉,這段時間,就勞煩你了,你手中的部隊,一定要控制在手中!”張讓又轉頭看著蹇碩沉聲說道。
這已經不是張讓第一次提醒蹇碩了,不過蹇碩并沒有不滿,而是恭聲應著,因為所有人都明白,這支鎮守皇城的軍隊對于他們這些宦官來說,究竟有多么的重要。可以說如果不是因為這支軍隊的存在,可能劉宏病逝的當天,他們就已經隨著一起去了。
“那……太皇太后那邊……”趙忠等人又問道。
聞言,張讓微微搖了搖頭,見狀,趙忠等人長舒了一口氣。
數天后,何太后正式臨朝稱制,對此,雖然何進有些不愿,但終究不敢反抗自己這個妹妹。而這種情況,使得外戚一脈在朝中勢力達到了鼎盛階段。這,無疑是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不愿意看到的,但顯然,對于如今的士大夫們來說,他們可不會在意這一點。因為先利用何進干掉宦官,才是他們現在唯一的目標。
只是……
“不是我不想誅殺宦官,只是如今那些宦官依附太后,她不答應,我又能如何?”何進愁眉苦臉的看著兩人說道。
“大將軍!太后雖然臨朝稱制,但終究只是一介女流,如何能夠懂得這些朝廷大事?如今,那些閹人的生死不過只是大將軍一句話的事情,大將軍如此猶豫,豈不讓天下士子們寒心?”曹操恭聲勸說著。
“唉,容我再想想,再想想。”何進眉頭緊鎖的敷衍著。
“哼!這等人!當真是……”袁紹在離開大將軍府后,頓時沒好氣的想要抱怨,不過卻被曹操給攔住了。
“本初慎言!而且不用著急,如今局勢已定,那些宦官們,翻不起什么風浪的!”曹操沉聲說道。
“唉,但愿如此吧!”聽到曹操的話,袁紹搖了搖頭嘆息著,他可沒有曹操這么樂觀。
不過雖然拒絕了袁紹的提議,但何進卻也明白不能讓士大夫們太過于失望,所以他很快就奏請何太后,封袁隗為太傅,與其共同輔佐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