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十五個基礎點數,對于見慣風浪的陸恪來說,稱不上大殺器,卻足以讓他的實力再次提升。
兩連敗的經歷最重要也最直接的收獲就是,比賽可能因為一個人的失誤而葬送,但失利卻是整支球隊的責任;同樣,僅僅依靠一個人的努力,不足以贏得比賽的勝利,這是一項集體運動,但追逐勝利的道路之上,不斷提升自己的實力永遠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正式加點之前,陸恪沒有立刻下手,而是認認真真地打量了一下自己的屬性面板,同時快速開動起了腦筋。
但隨即,陸恪就注意到了一點點異常:為什么技術屬性的清單似乎看起來又更長了一些?
這是錯覺嗎?
視線重新回到了屬性面板的最上方,重新打量了一遍,然后陸恪就確認了自己的猜測,屬性面板之上居然一口氣出現了三個全新的技術分項。
一直以來,系統其實都在陸陸續續地增加細分項目,比如說預判,比如說運氣,比如說戰術區域準度。雖然說,這意味著,嗷嗷待哺的分項又增多了,但某種程度來說,這是細化提升實力的一種方式,長遠來看,其實是好事。
不過,在此之前,每一次增加分項都是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地出現;今天,卻一口氣出現了三個分項,這著實太過突然,也太過兇殘,以至于陸恪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難道是因為兩連敗的關系,暴露了自己更多的短板?于是,系統就提出了實質化了相對應的分項?
短暫的震驚過后,陸恪就再次冷靜了下來,視線落在了三個新的技術分項之上。
第一個分項,叫做手腕控制。
剛剛看到的時候,腦海里的第一反應就是傳球控制,與傳球精準度息息相關,陸恪還有些納悶,關于傳球精準的分項已經夠多了,為什么還出現另外一個?隨后閱讀了技術分項的說明之后,這才恍然大悟。
這的確與傳球控制有關,卻不是關于傳球精準,而是關于傳球落點位置的控制,與抄截和接球等相關環節息息相關。
這是一項非常非常精細的技術。
在四分衛與外接手的連線過程中,距離、位置、落線,這都是四分衛必須完成控制的項目,當四分衛準確地將橄欖球輸送過去之后,接球球員就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完成接球。
對于普通四分衛來說,他們可能就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傳球往往出現或大或小的偏差,又或者是無法捕捉到傳球空檔,導致進攻的傳球推進始終無法流暢起來。所以,他們需要一名頂級外接手,力挽狂瀾地殺出一條血路,甚至是完成超出自己能力范圍之外的接球。
對于優秀四分衛來說,他們總是能夠精確地將橄欖球傳送到合理范圍之內,并且在防守陣型之中、跑動路線之中尋找到自己的傳球目標,只是具體位置可能稍稍有所偏差。所以,他們需要一名優秀外接手,在準確的傳球位置之上,完成高難度的接球。
本章未完,請翻開下方下一章繼續閱讀
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