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軍工子弟1544 404挖人的鋤頭終于揮向了莫斯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重生軍工子弟 >>重生軍工子弟最新章節列表 >> 1544 404挖人的鋤頭終于揮向了莫斯科

1544 404挖人的鋤頭終于揮向了莫斯科


更新時間:2019年05月30日  作者:葫蘆村人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葫蘆村人 | 重生軍工子弟 
列表


分享到:

“同意了?那就簽合同,交換技術唄,咱們資料準備好了……”

謝凱對于蘇聯人的讓步,一點都不意外。

早晚都會同意。

他提的要求,并不是特別過分。

如果要蘇聯人的白楊MD導彈,那沒有可能;要蘇聯的重型火箭發動機技術,也沒有可能;甚至AL31渦輪風扇發動機,同樣沒有可能……

P500玄武巖重型反艦導彈,終究還是落后了。

蘇聯有更好的P700花崗巖重型反艦導彈。

至于電磁技術跟光學玻璃制造技術,前者蘇聯自己都沒有成熟的技術,距離實用還早,要不然,蘇聯就把這東西搬到他們空間站了。

光學玻璃?

那不是有技術就可以搞定的。

“對了,諸位,為了我們雙方都更快掌握這些技術,我建議,蘇聯派出一批核心骨干技術人員到中國進行技術指導;當然,我們也會選派一批代表到貴國相互探討,如何?”

在最后即將簽訂合同的時候,謝凱問蘇聯人。

鄭宇成等人頓時就雙眼放光。

他們一直都在找機會跟蘇聯境內的科研單位接觸,一直都沒有機會。

只能往烏克蘭的相關科研單位以及軍工廠派遣技術人員。

設計重型反艦導彈的特種機械設計局、蘇聯最老牌水面艦艇設計單位——涅佐設計局、90光學器件都是軍用,蘇聯衛星、偵察機觀測設備等最頂級的設計生產單位——列寧格勒光學機械學會……

這幾家單位的技術人員,都是之前接觸不到的。

現在機遇到來,謝凱逮著了這機會,自然不會輕易放棄。

從一開始要求蘇聯給技術,謝凱就在密謀呢。

汪貴林與鄭宇成都知道計劃,這也是404這幾年最大的謀劃。

烏克蘭那邊已經啟動了方案,雙方互拍了不少技術人員。

為了這龐大的計劃,國內跟烏克蘭相關單位簽訂了上百億美元的技術合同。

404甚至修了數十棟的大樓跟一連片別墅!

見謝凱開口,鄭宇成立即補充:“謝凱同志說得沒錯!達瓦里氏們,要想快速掌握技術,互相派出技術專家共同探討,相互學習,才能讓合作雙方更快掌握技術,并以此為基礎,開發新的技術……不知道你們意下如何?”

龍耀華等人不知道鄭宇成跟謝凱打什么主意。

有技術員相互支持,不僅僅能加快消化速度,可以從蘇聯技術員學到豐富的經驗。

當即就表示支持。

奧列格·巴格拉諾夫疑惑地看著中國人,這方案,聽起來感覺不錯。

蘇聯也需要快速消化這些技術。

葉夫根尼卻不斷給他使眼色,偷偷地搖頭,表示不同意這方案。

“諸位,我們雙方都有相關技術,本來消化比較容易。沒必要派出技術人員浪費資金……”

蘇聯技術泄密的事情到現在都沒有調查清楚,這些中國人顯然是想從蘇聯技術人員口中套取更多。

哪怕保密工作做得好,可在中國白酒之前,蘇聯技術人員一旦喝醉……

想竊取蘇聯最機密技術,做他的春秋大夢。

葉夫根尼還想著在技術中設置陷阱,讓中國人在研發時,步入歧途,浪費更多資源及經費呢。

怎么能同意派出技術人員?

中國想以這么簡單幾項技術換取蘇聯花費幾十年研究出來的心血成果,太不耿直。

“達瓦里氏,如果沒有蘇聯技術人員指導,那么,合作很難達成,我們希望更快有成果……”

謝凱頓時開始威脅蘇聯人。

汪貴林也一臉笑意,“達瓦里氏,如果不能更快地消化技術,以此為基礎,結合兩國技術優勢,開發更先進的產品,我們很難向上級交代不是?合作,應該雙贏,更快出成果……大家都應該拿出誠意來……”

龍耀華看著這幫子人,李明山偷偷地向他遞去詢問的眼神。

他也只能搖頭表示自己不知情。

無利不起早的404人這么上心,能沒目的?

既然不知道,只有下來再問。

龍耀華覺得應該幫們說話:“諸位,沒有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即使蘇聯在研發經驗上更豐富,技術更先進,也不是短時間能完成消化的……蘇聯如果對外公布伊拉克擊沉美國航母的武器裝備由蘇聯提供,如果有了訂單,什么時候能交付?那樣不是讓人更懷疑?”

龍耀華一語中的。

直接擊中蘇聯人的軟肋。

蘇聯人即使拿到技術,短時間也無法完成消化。

何況,蘇聯還要制造或調整生產線生產反艦導彈、電磁炸彈什么的。

到時候,一旦出現訂單,蘇聯無法交付,那不就泄露了?

何況蘇聯迫切地需要武器出口帶來的大量外匯。

奧列格·巴格拉諾夫沒理會葉夫根尼的反對,向中方人員表示,“連技術資料都交換了,相互提供技術人員,更快掌握技術,也是好事。我同意你們提的這三家單位各自接收你們20名技術人員,每個單位也會選派20名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為你們提供技術指導……”

“他們想竊取蘇聯更多技術機密!”

葉夫根尼大急。

卻被其他蘇聯人鄙視。

作為領導,居然一點都不相信蘇聯技術專家們的覺悟。

謝凱頓時大喜。

“主席先生,非常感謝你的理解與支持。這才是雙贏的選擇。我們雙方的技術成果,只有互通有無,優勢互補,才能發展更快,從而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并引領相關技術發展……”

雙方很快簽訂了合作協議。

蘇聯人簽訂合作協議后,沒做任何停留,就馬不停蹄地返回國內。

雙方在協議中約定,十天內交付所有相關技術資料,人員隨技術資料一起到。

如此快的交易,在全世界都難找出來。

蘇聯人并不在乎中國人有什么陰謀,尤其是奧列格·巴克拉諾夫。

即使有了蘇聯技術人員的支持,中國也很難在這些技術中發展起來。

在這些領域,中國幾乎沒有太多的技術經驗,想消化蘇聯技術,可不容易。

“謝凱,你們提出這樣的意見干什么?對我們好像并沒有太大好處。雖然有蘇聯人的支持,可以發展更快。合作也會讓我們更多技術參數,徹底暴露給蘇聯人……”

龍耀華真的很疑惑。

鄭宇成當即咧嘴笑了。

“首長,你覺得蘇聯還能支撐多長時間?他們國內經濟崩潰,混亂無比,很多技術人員連飯都吃不飽……這些技術人員到國內,然后得到的待遇跟研發環境比他們國家好上幾倍,你覺得,蘇聯政府沒有強硬要求的時候,他們還會回去嗎?”

連平時不茍言笑的汪貴林,也樂不可支。

“首長,咱們404從一開始并沒多少技術人員……到現在,我們是國內最大的綜合軍工科研單位,涉及上百個研究領域……而我們的技術人員,大多是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很多人一開始都不是404的……”

此刻,404的高層們根本不避諱挖其他單位墻角的事情。

404挖人,對國內其他軍工單位來說,早就到了無法容忍的程度。

甚至很多單位保衛部門主要工作就是都是防火,防盜,防404挖人。

對404的領導們來說,挖人,是引以為豪的。

誰叫其他單位給的待遇差,留不住人?

技術人員都樂意到404搞研究嘛。

大家都是兄弟單位,技術人員都屬于國家,科研成果也屬于國家。

也并不存在誰挖誰的人,反正都還是國家的人。

“你們把挖人的鋤頭都揮向莫斯科了,當蘇聯政府是傻子嗎?”

李明山和龍耀華兩人徹底目瞪口呆。

沒想到404已經瘋狂到這程度。

兩人臉上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挖蘇聯的人,可不是什么小事兒。

之前404在國內挖人,已經讓國內軍工科研單位怨聲載道,不停向上級告狀。

他們在無奈的情況下,向404下了不許再挖人的命令。

即使禁止,可404的福利待遇好,工資是其他單位好幾倍,研發經費更是一點都不缺。

相比之下,連工資都發不起的單位的技術人員誰能不羨慕?

搞國防科技工作的,工資什么的倒是不在意,關鍵研發經費可勁兒地給,誰能不樂意?

都是搞科研的,誰不希望科研環境更好,擁有充足經費,為國防做出更大貢獻?

搞科研的人很單純,埋頭干活,什么都不去考慮。

目前國內軍費少,裝備生產計劃不多,很多單位都是不死不活。

更有甚者,不少單位為了項目跟經費,還組織科研人員到上級部門要經費,跑項目……

“首長,科學技術是無國界的,這是技術跟人才的合作交流……就像我們跟烏克蘭的合作,國內已經派出不少科研人員到烏克蘭,烏克蘭也派出不少技術專家指導我們……雙贏,雙贏……”

謝凱一臉的笑容。

蘇聯政府反對?

都撐不了多久了。

前面的合作,烏克蘭政府確實非常支持。

不過,烏克蘭政府還被蘇聯政府管著呢。

蘇聯政府不反對烏克蘭的技術人員來中國,是否愿意提供本土核心技術人員來中國,在之前不知道。

現在不是同意了么?

謝凱其實并不在意蘇聯派來什么人。

對他來說,只要能接觸到蘇聯相關技術人員,就達到效果了。

最快更新無錯小說閱讀,請訪問

手機請訪問:m.feizw


上一章  |  重生軍工子弟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