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王者一百零七 遠交近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亂世王者 >>亂世王者最新章節列表 >> 一百零七 遠交近攻

一百零七 遠交近攻


更新時間:2017年11月05日  作者:青銅劍客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青銅劍客 | 亂世王者 
掃描或點擊二維碼

進入手機版網站

切換背景色:

切換文字顏色:

切換:


除了周瑜之外,其他武將的功勞都要遜色許多,基本都是沖鋒陷陣的戰功,還沒有獨當一面的功績,所以方離打算只授予雜他們雜號將軍的封號。

倒不是方離吝嗇摳門,只是方離明白現在征程剛剛開始,唐國雖然看起來順風順水,轟轟烈烈,但充其量現在只能算是中游偏上的國家。

如果放在三國群雄并立的時期,方離手中掌握的地盤也就和劉繇、袁術、張魯差不多,比起劉表、陶謙、劉璋來差的還遠,還遠遠未到大封天下,貢禹彈冠的時候。

“寡人決定冊封趙云為蕩寇將軍,張遼為破虜將軍,顏良為橫野將軍,英布為鷹揚將軍,麴義為虎威將軍,祝融為巾幗將軍。”

除了英布、麴義不在場,趙云、張遼、顏良、祝融齊刷刷的出列謝恩,尤其是祝融以女人之身站在朝堂之上更是格外顯眼。

而馬岱、廖化、紀靈、徐盛、曹性、典韋等人因為加入的時間尚短,戰功也沒有立下多少,自然不能享受趙云、張遼等人的待遇,除了徐盛、曹性與典韋被冊封為牙門將軍之外,其他人全都被拜為偏將。

一時間皇恩浩蕩,人人有賞,各個有功,丹鳳殿內的氣氛也從莊嚴肅穆轉變成了愉悅歡快,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歡欣的笑容。

方離最后的目光落在了吳起和韓非的身上,高聲道:“兩位使者原來辛苦,日后韓唐、韓魯之間的聯絡還需要兩位操勞,寡人決定冊封吳起為龍驤將軍,韓非為軍師將軍,我大唐按時發放俸祿。”

這年頭分擔兩國官職的大有人在,所以方離才效仿其他諸侯給吳起和韓非賞賜了兩個虛名,以增進彼此的關系,籠絡人心。

俗話說“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方離相信只要吳起和韓非接受了官職,日后定然會設法維護唐國的利益,但凡兩國有沖突之處,一定會盡力斡旋,化干戈為玉帛。

吳起和韓非都有些意外,但反應卻又不同,吳起第一時間欣然接受,作揖道:“既然唐公垂愛,吳起恭敬不如從命,日后定當竭力維護唐魯之間的同盟關系!”

在吳起看來,一身擔任多國官職的大有人在,自己不是第一個,所以沒必要顧慮什么。而且自己也不是魯國人,倘若魯國有人為此大做文章,那自己就跳槽唐國為方離效力。

雖然在外人看來,現在的魯國比唐國強大的多,吳起的仕途又順風順水,深得魯公姬申魯僖公器重,看起來風光無限。但那也只是局外人的看法而已,作為魯國重要將領,吳起發現了魯國越來越多的隱患。

首先,就是魯國有一個強大的敵人,而且是當世最強的諸侯。反正在當世天下人的眼里,東面的齊國比西面的秦國還要強大,還要可怕!

齊國的現任國君是誰?

姜小白,太公姜尚的后裔,玩的一手好權術,而且頗有識人之能,先后提拔了管仲、孫臏、田單等一大批人才,使得齊國政通人和,兵精糧足,大有稱王稱霸的勢頭。

魯國的首任國君是周公旦的兒子伯禽,也是周武王姬發的侄子,血統不可謂不高貴,所以從一開始魯國就是高高在上的公爵國。

魯國現在擁有兩百八十萬人口,算得上中游偏上,軍隊也有十五萬,與燕國、韓國、吳國兵力相當,倘若換了一般的對手,就算是晉國也要掂量掂量魯國的分量。

但齊國可是天下最強的國家,領土囊括了整個東方半島,以及黃河北岸的部分地區,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煮鹽墾田,富甲一方,人口數量多達一千萬,為當世之最。

在軍事上,姜小白任命田單為上將軍,田忌、孫臏、匡章為中將軍,多年來招兵買馬,冶煉兵器,鍛造甲胄,蓄養馬匹,使得齊國如今坐擁六十萬大軍,戰馬五萬,為天下之冠。就連西方的霸主秦國也略遜一籌。

天下諸侯幾乎都奉行“遠交近攻”的策略,與遠方的國家結盟,摁住接壤的國家死操,所以這些年來齊魯兩國紛爭不斷,沖突迭起,大部分都是齊國穩占上風,將魯國摁在地上摩擦。

魯國打不過齊國,只好另結強援,經過多年的外交努力,魯國與齊國結成了同盟,楚國也多次派軍隊幫助魯國抵御齊國的進攻。而正是因為唐國和楚國關系不錯,再加上吳起的建議,所以魯公姬申才派吳起出使滎陽,與唐國結為盟友。

但在吳起看來,既然與齊國這個惡霸毗鄰,魯國無論如何都發展不起來了,所以這才在內心深處有了跳槽的想法,只是還沒有找到契機罷了。既然此刻方離主動授予官職,吳起便坦然接受,不去考慮有什么負面影響,反正自己還有后路可走。

相比于痛快接受的吳起,韓非則顯得謹慎了許多,作揖施禮道:“多謝唐公厚愛,雖然現在一身擔任多國官職的大有人在,但我們韓國還沒有此例,非必須回去請示主公后才能決定是否接受。”

“呵呵非公子過于謹慎了!”

方離大笑著規勸韓非,“凡事都需要有人敢為天下先,我們唐國的公孫衍現在就在趙國為官,方便溝通兩國的關系。我看這樣吧,非公子先接受我們大唐的官職,若韓公實在不愿意,你再把印綬還給寡人。”

韓非猶豫了片刻,最終頷首答應下來:“既然如此,非恭敬不如從命!”

方離把最后一個官職給了遠在趙國的公孫衍,不管他現在是否還記得當初的初衷,方離都不能忘了這個最初給自己指路的智囊,絕不能把他拱手讓給趙國,一定要盡最大努力留住公孫衍的心,把他搶回來。

“寡人決定冊封公孫衍為尚書左仆射,由工部雕刻印綬,派人給公孫衍送到邯鄲去!”

冊封完了文武百官,方離還得收買一下民心,當朝宣布把百姓的賦稅減免一半,并持續三年。日后若征用勞役,也可以按照工期折算成賦稅。并大赦唐國境內的囚徒,除了十惡不赦之人,其他全部釋放出來從軍,將功贖罪。

早朝結束,消息迅速傳開,整個唐國普天同慶,百姓歡欣鼓舞,軍心士氣高漲,各個斗志昂揚。

筵席結束后,吳起、韓非接過唐國的印綬,各自踏上了歸國的旅途。方離派遣陳登送出滎陽二十里,并贈送厚禮答謝魯公和韓公的賞臉。

平定虢國南部之后,唐國的總兵力已經上升到八萬人,而且在各地廣設征兵處,持續招募,數量依舊還在上漲。相信等各地牢獄中的囚徒編入隊伍之中后,唐國的總兵力突破十萬不在話下。

方離和周瑜商量一番,決定派遣審配、紀靈、廖化率一萬五千兵馬北上平陸,支援前線物資,若前方戰事吃緊,隨時馳援。

審配、紀靈、廖化奉了命令,點起一萬五千兵馬浩浩蕩蕩的北上平陸而去,張遼與顏良也一起辭別方離與滿朝文武,快馬加鞭返回池陽和絳關鎮守去了。

剩下的三萬五千兵馬全部集結在滎陽城外,由趙云、馬岱、徐盛、曹性四將日夜操練,提高將士們的戰斗能力與軍事素養。

數日之后,從河內、成皋、偃師、平陸等地送到滎陽的新軍已經超過了一萬人,而由各地牢獄遣送來的囚徒也超過了五千,使得滎陽的總兵力再次達到五萬人。

周瑜下令打開庫府,全部發給兵器、甲胄,并勒令四將嚴格訓練,嚴肅軍紀,不得懈怠,若有人膽敢觸犯軍紀,定然從嚴處置。

方離在周瑜、荀彧的陪同下站在滎陽城頭,望著城外連綿的營帳,聽著校場沸騰的殺聲,看著熱火朝天的操練場面,不由得躊躇滿志:“我大唐現在看起來蒸蒸日上,是時候派陳元龍出使洛陽,爭取周王的承認了。”

周瑜點頭道:“陳元龍去洛陽最合適不過,若周王不承認咱們唐國的地位,不承認主公的身份,瑜自有計策。一切等陳元龍反饋回消息后再做計較!”

方離返回太極宮后召來陳登,把周王姬鄭垂涎已久的“天尊璧”交給他,命陳登帶領百十名隨從即刻動身趕往洛陽朝拜周王,盡力爭取周天子的承認。

“主公放心,姬鄭手里就剩下洛陽一座城池,手中兵力不過三四萬,諒他不敢不識抬舉!”

陳登接過天尊璧,帶領百十名隨從出了滎陽西門,快馬加鞭朝洛陽疾馳而去。兩地相隔不過一百八十里路程,料來晌午過后就能抵達洛陽。

陳登前腳剛走,徐盛就飛馬來到太極宮向方離稟報:“啟稟主公,城外軍營門前來了一個器宇軒昂的大漢,此人自稱要來投軍卻不肯通報姓名。堅持非周將軍或者主公親自接見,他才肯加入我們唐國。而周將軍剛剛去了南面的偃師縣視察,因此臣特來稟報主公!”

方離聞言精神為之一振:“哦此人既然如此自負,肯定有本事傍身。我大唐正是用人之際,速速帶他入宮來見寡人,若有真才實干,定然重用!”

看《春秋霸途()》的網友還看

請記住171,171是你永遠的朋友!

聲明:171所有小說勻為轉載,171所有小說章節全由網友上傳

轉至171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171如侵犯到你的權益請聯系我們!


上一章  |  亂世王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