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王者九十七 大丈夫能屈能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亂世王者 >>亂世王者最新章節列表 >> 九十七 大丈夫能屈能伸

九十七 大丈夫能屈能伸


更新時間:2017年11月02日  作者:青銅劍客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青銅劍客 | 亂世王者 
正文卷春秋霸途

春秋霸途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青銅劍客書名:春秋霸途

韓武話音剛落,身高八尺有余的大將軍暴鳶便走了出來。

手捧笏板,慷慨陳詞:“主公,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若是虢虞合二為一,面積與人口將會暴漲,嚴重威脅我大韓的利益,當速發救兵,幫助虢國擊退唐軍,再圖后策!”

暴鳶話音剛落,公孫昧、韓擾等一批武將紛紛舉手支持:“大將軍言之有理,我軍必須火速支援滎陽,以免讓唐國坐大,養虎遺患!”

除了武將俱都支持暴鳶的提議之外,太宰俠累等一部分文官也支持暴鳶的建議,紛紛附和道:“臥榻之側安能讓猛虎酣睡?若讓唐國坐大,后患無窮,當早除之!”

韓武伸手輕撫胡須,等群臣發表完建議之后把目光落到了相國申不害以及太祝韓非的身上,沉聲問道:“相國與太祝有何見解?”

韓相國申不害年約四十,雖然能力超群,但身高卻有點磕磣,剛剛過了六尺,折合到方離穿越之前還不到一米六,站在大殿上像個未成年人。

不過這申不害雖然個頭矮小,但卻城府深沉,工于心計,內政能力也遠非一般文官能夠相比,因此深得韓侯信任,被委任為相國之職。

申不害雖然長于治國,但卻弱于軍事,而且平日里專攻黃老之術,處事圓滑,沒有把握的事情從不輕易表態,以免犯了錯誤,惹來禍端。

在這次韓國是否出兵的問題上,申不害同樣模棱兩可,一直沒有表態。

此刻被韓侯點名詢問,申不害實在滑不過去了,便向前稍稍走了兩步,捧著笏板道:“我軍救援滎陽有救援的好處,不救滎陽有不救滎陽的道理,一切都靠主公拿主意,臣唯主公之命是從!”

“唔……”

韓武不僅無言,堂堂的一國之相,竟然說出這般話來,實在不成體統。

好在韓武了解申不害長于治國,短于用兵,而且處世圓滑謹慎,便不和他計較,目光掃向韓非:“賢侄乃是我大韓的精英,不知你有何見解?認為我軍是否該救援滎陽?”

韓非年方二十八歲,生的身高八尺,儀表堂堂,在韓國頗有聲望,府中豢養了三百門客,算得上名動一方的風云人物。

韓非精通法學,曾經向陳國巨匠李耳求學,深得法家之精髓,年紀輕輕便有很深的造詣,并且撰寫了幾本宣揚法家學說的著作,因此名聲鵲起,時常受到各路諸侯的邀請。

韓武見這個堂侄名氣愈來愈大,聲望越來越高,唯恐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更加不敢重用韓非。又怕落個氣量狹窄,妒賢嫉能的罵名,便任命韓非為太祝,負責管理韓國的宮殿建設、橋梁修造,讓韓非無用武之地,不至于鵲巢鳩占,奪走了自己的國君之位。

聽了韓侯的問話,韓非緩緩出列,手捧笏板道:“主公,臣認為此時再發兵滎陽,實乃不智之舉!”

“哦……之前你不是一直勸寡人出兵攻打滎陽么?為何現在唐軍兵臨滎陽城下,賢侄反而打起了退堂鼓?”

韓武端起面前的茶碗呷了一口,滋潤了下干涸的嘴唇,問道。

韓非身軀站的筆直,手捧笏板,不動聲色的道:“此一時彼一時也,臣當初勸主公攻打滎陽,是為了擴大領土,我們的敵人是茍延殘喘的虢國。而現在救援滎陽的話,我們的敵人就變成了如朝陽初升的唐國。良機已經坐失,不能一錯再錯!”

韓武放下陶制的茶碗,面無表情的問道:“唐國剛剛建立,憑我們大韓的國力,需要怕他么?”

韓非作揖道:“方離率領國都淪陷的虞軍擊退晉軍,重創魏丑,表現出了不俗的實力。如今虢虞合二為一,實力更上一層樓,絕對不容小覷。我軍與之交戰,并無必勝把握!”

大將軍暴鳶對韓非這番話并不認同,馬上站出來反駁:“公子此言差矣,晉軍從虞國敗走只因趙國重兵入侵,豈是虞國戰斗力的體現?況且就算虞國人僥幸獲勝,也不見得就能贏我大韓雄師,為何公子憑空猜測,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韓非并不愿意和暴鳶爭吵,心平氣和的道:“非只是就事論事而已,樓寨之戰,周瑜以萬余兵力對晉將趙盾、狐射姑率領的五萬人馬,山路伏擊、火燒樓寨,殲滅了兩萬晉軍……”

韓非說話的時候雖然慢條斯理,但在之前卻做足了功課,靠著數據支撐,不容辯駁:“之后,晉將魏丑奉了先軫的命令率十三萬兵馬進攻樓寨,都被周瑜所阻,損兵折將,寸步難行。”

周瑜的戰績足夠輝煌,容不得韓國君臣反駁,大殿上鴉雀無聲,只有韓非柔和的聲音娓娓響起。

“之后趙軍大舉入侵晉國本土,先軫率部反攻趙國,留給魏丑七萬兵馬。魏丑連敗虢軍兩次,斬虢將蔡赟、孔密,殲滅虢軍兩萬余人,由此可見魏軍并非沒有戰斗力。

這方離的確是個了不起的家伙,他突然率兵出現在河內,挾持了御駕親征的姬叔弼。并在河內大敗魏丑,殲滅晉軍一萬五千余人,再次展示了虞軍的實力。

爾后方離率虢虞聯軍北上反攻平陸,再次重創晉軍,收復國都。魏丑七萬兵馬只剩下兩萬余人,倉惶向北逃竄,方離盡復失地,并將虢虞合并為唐,實力更是扶搖直上。”

晉虞之戰的經過韓國君臣基本上都已經知道,只是虞軍的戰績太過于耀眼,公開談論有長他人志氣之嫌,所以韓國君臣從來不在公開場合對晉虞之戰做出評價。

但今天韓非破天荒的把晉虞之戰的經過口述了一遍,以次來證明唐國的戰斗力,使得滿堂鴉雀無聲,無從反駁。

“由此可見,并非魏軍戰斗力弱,而是由方離、周瑜率領的虞軍表現出了強大的戰斗力,這樣的勢力,最好輕易不要與之敵對!”

韓武伸手輕捋頜下美髯,一臉復雜的道:“這方離、周瑜的表現的確讓人刮目相待,但我們大韓就應該唯唯諾諾,未戰先怯,坐視其壯大,威脅我國么?”

韓非捧著笏板道:“主公,我們韓國最大的敵人是黃河北岸的魏國,既然無法壓制住唐國,就應該與之結好,不宜再樹強敵。若是韓唐結盟,便能對魏國形成犄角之勢,兩路出兵使其顧此失彼,攻掠魏國土地,也能擴充我大韓疆域,提升國力!”

韓非話音未落,暴鳶便冷哼一聲:“魏國有三百六十萬人口,帶甲二十余萬,以李悝為相,魏無忌、西門豹治理內政,龐涓、樂羊、尉繚等人統兵,實力不比唐國強了十萬八千里?既然公子認為我大韓與唐國作戰都沒有優勢,又哪里來的把握打敗強魏?”

魏國坐落在黃河北岸,以鄴為都城,與韓國隔河相望,兩國也一直是針尖對麥芒的競爭對手。

但魏國山川險要,土地肥沃,人才輩出,實力僅次于五大強國,多年來一直壓著韓國一頭。兩國的戰績也是魏國勝多負少,使得韓國君臣只能忍氣吞聲,暗中積蓄力量,爭取一雪恥辱。

韓非依舊心平氣和,不疾不徐的道:“大將軍所言極是,魏國的實力自然遠非唐國所能相比!然則魏國一直是我們大韓的仇敵,無論其強大與否,我們兩國已是勢同水火,不死不休。正因為如此,我們韓國更應該結好唐國,免得方離倒向魏國。”

“那你為何之前建議主公進攻滎陽?”

見暴鳶辯不過韓非,上將軍公孫昧便站出來解圍,反客為主質問韓非。

韓非清了清嗓子,沉聲道:“之前唐國還未發展起來,我軍若是拿下滎陽便能壯大實力,但如今被唐國捷足先登,再出兵與之結仇絕非明智之舉!”

聽了韓非與群臣的爭辯,韓武撫須喟嘆了:“先有魏國處處與我們大韓作對,如今又有唐國酣睡與臥榻之側,我大韓的爭霸之路難道真的如此艱難么?”

韓非轉向韓侯,作揖道:“主公,有句話說得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知己不知彼,一勝一負,不知己不知彼,每戰必怠。我們君臣應該看清局勢,明白我們韓國現在絕無爭霸天下的可能,能保住現在的狀況就應該滿足了。若是還僥幸抱著爭霸天下的道理,結果只能是引火燒身!”

一直沉默不語的申不害再次站了出來,向韓侯施禮道:“主公,臣覺得非公子言之有理啊,唐國已經起了勢頭,不宜再與之為敵。當修書示好,結為強援,共抗魏國!”

既然連申不害都支持韓非的看法,韓武支援虢國,搶奪滎陽的念頭便徹底打消,感慨道:“我大韓處在諸侯夾縫之中,實在是艱難啊!現在就連小小的虢虞兩國,咱們也得委曲求全了!”

頓了一頓,繼續道:“不過,大丈夫能屈能伸,我韓武能低得下頭。馬上修書一封送到河內給方離,告訴他我們大韓絕對不會插手滎陽之戰,并愿意與唐國結為盟友,同氣連枝,共同進退!”

暴鳶、公孫昧、韓擾等武將紛紛搖頭:“唉……我們不服,不服啊!”

申不害、韓非則作揖施禮:“主公圣明!”


上一章  |  亂世王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