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白蓮花的爆紅,在某種意義上,給荊建帶來的是種幸福的煩惱。
回歸到建立白蓮花的初衷——血洗蘇東,或者說傾銷蘇東!可為什么一定需要北美白蓮花做平臺、做橋梁呢?這并不是因為加州陽光風水好,荊建是有著自己的用意,這會在以后詳細敘述。反正按照當時的目的,白蓮花是否賺錢并不重要!
荊建完全沒想到,或者說,他原先的估計太過保守,微軟事件的炒作會如此成功,所以到現在,荊建就驚訝的發現,原先根本就不抱賺錢希望的白蓮花,居然變成了一頭“現金奶牛”?
然而,荊建心里又相當明白,郵寄銷售模式注定就不會成功。那等到蘇東事件過去后,白蓮花又有什么用呢?原先當然沒任何煩惱,反正不賺錢,倒閉了之。可是現在……?太可惜了吧?那就有了另兩種出路——賣掉;索性轉換模式搞大!
然而,無論是賣掉,還是搞大,都需要“接盤俠”,賣掉先不說,搞大也需要不斷融資,最終目標當然是公開上市。而在這里,坂藤商社既然送上門,荊建就順便忽悠一下,誰讓現在的東瀛人傻錢多呢?萬一忽悠成功,眼前這位香田先生真的答應下來,那也無所謂,就在白蓮花國際網絡下設立一家專做貿易的子公司,然后再賣給坂藤商社一部分股份唄。
隨后的幾回合談判很精彩,但也很枯燥,結果當然不出意料——沒忽悠成功。而香田貴生千里迢迢來到洛杉磯,也不可能沒有幾手準備,他就退而求其次:“布蘭布爾先生,投資的事需要通盤考慮,但鄙人認為,坂藤商社與貴公司的業務有許多互補,完全可以先加強合作,而商社已經代理了多家東瀛產品,都有著北美的經銷權,如果貴公司愿意的話,能否代銷?”
“哦?”荊建一下子有了興趣,開始了詳細詢問。
眾所周知,東瀛的國內市場是比較封閉的,這并不是什么國家政策性的貿易保護,而是一種比較“復雜”的銷售流通市場。簡單點形容,就類似剛改革開放的中國,煙酒市場的那種地域保護,外地的煙酒很難進入到本地市場。
這里不討論這種流通市場的利弊。但就出現一個問題——東瀛的中小企業的銷售,相當依賴那些商社,而商社也依靠自己的強勢,獲得了那些中小企業的總經銷權和很豐厚的銷售折扣。
而在這8、90年代,東瀛產品的質量已經迎頭趕上,價格上又具有極強的競爭優勢,因此開始大舉進入國際市場。然而,那些超大型的企業當然沒問題,可以建立自己獨立的國際銷售網絡,但那些中小企業就完全抓瞎了,他們需要商社呀?
而像坂藤商社這樣的東瀛商社也同樣發現了這個問題。本來這些中小企業的產品,主要是在國內銷售,這些商社都有著完整的國內銷售網絡。但現在突然開拓海外?該怎么辦?難道就一直被歐美經銷商剝一層皮嗎?
于是這一次,坂藤商社就索性主動出擊,反正都已經富得流油,連摩天大樓和油畫都能團購,那還不如去買家歐美經銷商。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白蓮花就進入了坂藤商社的視線。
對于這樣的合作,荊建當然是一口答應。本來就因為缺貨,搞的肯特每天都是焦頭爛額,現在有了這批東瀛貨的補充,起碼緩解了目前的難題。而且良心話,現在國內產品的檔次實在太低,也確實需要一批中檔的物廉價美商品。
另外,雖然東瀛商品的利潤薄了許多,僅有10到15,去除經營成本,甚至低到7、8,但坂藤商社答應的是代銷,貨款還能優惠到隔月結賬,并不占用白蓮花的資金,還能帶來大量的流動資金,借雞生蛋,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總的來說,這次在微軟上的一系列操作,完全就是大獲成功。甚至其影響力,在與榮格船務和坂藤商社的合作上,都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內心里,荊建對自己的手段多少有些得意,然而就在此時,一朵烏云卻悄然而至……
一月的紐約街頭,依然是寒意蕭蕭,而上班的人群路過書報亭,紛紛購買著《紐約時報》。而在今天,財經版的頭版頭條,突然出現了一個很吸引眼球的標題《受害者!》
文章一開始,就點明在前段時間被炒的火熱的“受害者”——白蓮花國際網絡。并且還簡單的介紹了事件過程。反正到了現在,事件依然余波未消,白蓮花依然沒獲得微軟5的股票,比爾蓋茨依然對白蓮花視而不見,并且還時常被喬布斯等計算機界大拿們圍毆,而白蓮花的總經理肯特先生也時常的叫著委屈。并且還獲得不少人的同情。
可緊接著,文中就點出了其中的蹊蹺。首先,就是在微軟股票的操作上,所有人都笑話50美元要約收購的失敗,170多美元要約收購的愚蠢,但幾乎沒人注意到,白蓮花在這之前,已經悄悄的買入不少低價流通股,并且在這之后,高價的賣出。因為顯而易見,如果不是這樣,白蓮花早就應該超過5的股權了。
因此,記者就得出了以下結論,在這次的微軟操作上,白蓮花非但獲得了不少微軟的限售股,而且現金上的套利,絕不會少于1000萬美元。無非是低于5的股權,根本不需要公告,也就不能獲得準確的獲利數據。
其次,現在的白蓮花突然變成全美皆知,從一個不起眼的小郵購公司,一躍成為了全美最著名的郵購公司。其銷售業務的增長,可謂是驚人。而如此有效的廣告,世人居然都視而不見?
最后,就是白蓮花突然在計算機IT界的影響力,儼然就成為“網絡派”的先鋒旗手。
因此,在文章的最后,記者就有了個很大的疑問:一家股市賺了大錢,變相做了一次成功的廣告,并且還成功炒作進入了計算機IT界,這樣的一家公司,又怎么會莫名其妙的變成受害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