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分類:
當飛艇降落后。
賈立平等人率先走了下去。
下邊廣場上早已人滿為患,張猛率領杭城郡一眾官員站的筆直迎接。而飛艇之下早已鋪好了紅毯。
圍繞著廣場一圈,人山人海,每一個老百姓都屏息凝神的看著。
看著賈立平走下來,然后期待的看著后邊的人。看見柳驚鴻走下來,繼續期待著后邊的人。
看到一連串的人魚貫走下來,然后分立在紅毯兩側。所有老百姓都屏住了呼吸。
終于,李真出現在了飛艇的扶梯之上。
李真一手扶著欄桿,一手對著四面八方揮手。展望四野,人山人海,全部都是杭城郡的父老鄉親,全部都是自己的家鄉人。
沒有說話,只是揮了揮手。
老百姓們瞬間爆炸了,炸開了鍋。
聲浪四起,每個人都手舞足蹈驚喜的吼叫著:
“李真!李真!”
“李真你回來了!”
“杭城郡一直在等你。”
“李真終于榮歸故里。”
亂七八糟的聲音,組成了滔天聲浪,讓賈立平等見過大世面的人也不僅動容。
曾經李真出行,所到每一處,人們都很熱情。
但是自問,加起來也沒有一個杭城郡熱情。杭城郡的每一個人,包括老幼婦孺,那都是發自真心的崇拜李真。而李真對于杭城郡的意義極其重大,幾乎就是精神領袖。
甚至所有人都打心眼里覺得,杭城郡,就是為李真而存在的。
張猛看見李真,也激動的情不自已,尤其是在老百姓的熱烈氣氛烘托之下,雙眼都紅了。
看著此時站在扶梯上緩緩走下來的人,看著他接受著整個杭城郡的崇拜,看著他站在如今絕世的不凡地位。
張猛依稀回想起了多年前,那兩個坐著馬車,在杭城郡父老鄉親們的祝福下去往黃浦郡趕考的少年。
曾經年少!
那個時候的李真是個身材瘦小的孩子,稚嫩青澀。他一無所有,連趕考的費用都是杭城郡財政,和學校提供的。
一舉成名天下知!
如今少年已經成為了青年,身材依舊瘦小,但背后卻有無盡的光環。雄壯巍峨,世上的一切都再也無法擊敗他了。
這是從杭城郡走出去的人啊。萬年來,杭城郡唯一的驕傲。寫進歷史之中,哪怕千百年之后,杭城郡的人出門在外都能拍拍胸脯說一聲:“我來自杭城郡,李真的故鄉。”
深吸一口氣,張猛快步走上前去和李真握手,不是一只手,而是兩只手。
李真也是用了雙手,和張猛緊緊的握在一起。
張猛動容的看著如今青年,感慨一聲:“這些年,辛苦你了。終于回家了。”
家……
李真不僅有些出神,環首四顧,每一個老百姓都激動的吼叫著。忽然心有所感,哈哈大笑:“是,我回家了。”
正此時,紅毯的盡頭,幾個打扮的猶如洋娃娃的小孩子拉起了橫幅。
然后奶聲奶氣的喊道:“熱烈歡迎李真重返故土。”
橫幅上寫著:杭城郡熱烈歡迎李真回鄉探望。
那些孩子無比好奇的看著李真,看著這個被父母,被老師們傳成神仙一樣的人物。眼神天真無邪,卻充滿了崇拜。
莫說杭城郡了,整個新九州所有的孩子,少年,哪一個又不是聽著李真的傳說長大的?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幾個孩子奶聲奶氣的齊聲喊道。
張猛等人哈哈大笑,也大聲喊道:“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聲音如潮水般擴散,整個杭城郡數萬老百姓跳著腳齊聲喊道: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城外。被驅趕出去的外地人不禁動容,聽著城里這齊聲吶喊,一個個面面相覷。
然后爭先恐后的往城門方向而去。衛兵嚴厲看守。進不去,卻無法阻止他們的好奇和激動,探頭探腦的往里邊看,卻什么都看不見。只能看見烏泱泱一片一片的人。
驚嘆于李真的凝聚力。
驚嘆于李真的號召力。
更驚嘆于整個新九州所有老百姓,對于李真的莫名崇拜。
杭城郡特例,杭城郡,那是已經將李真神話了。李真幾乎是他們的信仰。
在張猛的帶路下往前走,一邊走,李真一邊發自真心的笑著和周圍的人打招呼。
忽然停步。
張猛連忙介紹:“這是‘時代廣場’,這是你的雕像。”
李真往前一看,果然是一座技藝精湛的石雕。石雕高約十米,算是非常巨大了。
而石雕卻正是自己,表情和細節都惟妙惟肖,非常的逼真。石雕站在那里,雙手背在身后似乎在沉思著什么。
李真看得有些臉紅:“這……不至于吧,怎么還弄個石雕。”
是真的不好意思……
張猛說:“當時你成為了九州第一狀元離開杭城郡之后,老百姓就集體商量,說杭城郡三十年不出能考上大學的,一出就出了一個百年來九州第一狀元。一定要弄一個你的雕像塑在這里,讓后來人瞻望,每天看著你,激發意志力。于是就弄了這個石雕。”
“而這個石雕名為‘劃時代’。這座廣場也叫做時代廣場。意味著,你為杭城郡開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張猛認真的說著,李真的臉卻越來越紅。李真覺得尷尬無比,但是身后的九州科學院一眾人等卻不覺得,一個個頗為好奇的觀看石雕,近距離撫摸。對于杭城郡給李真塑一座雕像,深以為然。
賈立平甚至還悄聲道:“我們九州科學院也為李師塑一些吧?”
柳驚鴻這廝還一本正經的點頭:“我看行。”
李真翻了個白眼,臉再厚,此時也不敢在自己的雕像下邊多呆了。
張猛領著李真往城里走,不用士兵來維持秩序,老百姓非常有素質的主動讓開一條道路。然后保持安靜,讓張猛能夠為李真講解這些年來杭城郡的變化。
張猛又止步,指著地下的路面說:“這是杭城郡郡城里第一條水泥路。大家一起將它命名為‘狀元路’。”
“狀元路?”
李真疑惑。
“對,當初明康官人他們來接你的時候,千余甲胄為你鋪路。而你也一步步走上了去往八龍城的馬車。所以它必須叫狀元路。”
李真苦笑。多年未歸,突然感覺整個杭城郡,都是自己……
:天蠶土豆大神新書《》、貓膩大神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