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墓獸第五十一章 神獸博物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靈異>> 鎮墓獸 >>鎮墓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一章 神獸博物館

第五十一章 神獸博物館


更新時間:2017年12月22日  作者:蔡駿  分類: 靈異 | 尋墓探險 | 蔡駿 | 鎮墓獸 


左眼。

奧丁大神只有左眼。

秦北洋沒有慌張,也沒有逃竄,而是怔怔地趴在冰棺上,與奧丁的左眼對視……

三目相對,奧丁又張開了嘴巴,吐出一連串奇怪的語言,秦北洋從未聽過這種聲音,仿佛不是人類所能發出的。

但他聽懂了。

或者說,是這種聲音所傳遞的奧丁的思維:“繼續行走。”

面對奧丁的左眼,秦北洋閉上自己的雙眼,在腦中反復回響這句話。突然,有道光從墓室頂上射來,劈開秦北洋的腦子。

他從奧丁的棺材頂上爬下來,按照中國人的習慣,向這位上古英雄磕頭表示歉意,又高聲道:“皇天后土在上,奧丁前輩在上,請受晚輩秦北洋一拜!教誨謹記,至死不渝!”

依靠九色吐出的琉璃火球,他發現奧丁的墓室之大遠遠超出想象。這里才是冥界,被九色殺死的地獄守門犬嘉爾姆,要么是冒牌貨,要么是看錯了大門。

他看到了陪葬品……

不是黃金,不是珠玉,也不是青銅器,更不是壇壇罐罐的陶俑,而是骨骸。

秦北洋吃力地仰起脖子,看到一尊曼哈頓摩天樓般巨大的骨骸,單單腳趾骨頭就比自己整個人更高。無法描述這尊骨骸的樣子,卻想起小時候在天津的德國學校,看到過銅版畫里的古生物化石,好像叫……Dinosaurier,這是個德語單詞,意思是早已滅絕的古代爬行動物,既有溫順的食草動物,也是兇暴的捕食者,更會在天上飛,在海里游,曾經通知過整個地球,在三疊紀、侏羅紀與白紀。

這就讓他幾乎要跪倒,接下來還有上百尊這樣的骨骸,如同龐大軍陣,排成高聳入云的兩列,守護著墓主人的冰棺。

就像兩個闖入自然博物館的小學生,秦北洋牽著九色戰戰兢兢地走過,一路瞻仰數萬年乃至數百萬年前的巨獸,無限敬畏。

有的骨骸呈現猛虎的體型,有的長著碩大的象牙,還有的脖子高聳入云,甚至盤踞在地面上的長龍骨骼,有的甚至長有翅膀,這就是西方世界里的龍?Dragon。

秦北洋走到腿肚子酸痛,直至最后一尊巨獸的骨骸,在同一根脊椎骨之上,竟然長著七個頸椎骨,七個頭顱骨,總共十個犄角。

這不是十角七頭嗎?

原來《啟示錄》里的怪物真的存在,安祿山的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根據神獸的真身原型所制作。從自然科學的角度,它們是已經滅亡的“史前巨獸”;但從人類文明的角度,他們就是“上古神獸”。

站在“神獸博物館”的深處,秦北洋閉上眼睛,像小時候那樣,腦海憑空勾勒出無數線條,這次不再是機械圖紙,而是幾千到幾萬年前的畫卷——

人類的蒙昧時代,神話剛剛萌芽,人與神獸共處的世界。但人類(嚴格來說是智人)只是一小撮雙足直立行走的動物,沒有獠牙利齒,沒有龐大身軀。在疾病、野獸、饑餓、災難面前,人類是朝不保夕的弱者,隨時可能滅絕,就像無數已經滅絕的靈長目直立人同類。

那個年代,地球上真正的統治者是神獸。它們有各種強大的力量,在草原在沙漠在大海上縱橫馳騁,飛越關山萬里。神獸與天同壽,與地同春,按照大自然的生存法則繁衍生息。人類在神獸面前如同蟲子般渺小,只能頂禮膜拜,并將它們想象為人類文明最古老的“神”。

神獸就是“神”,反之亦然。

先是神話,然后是宗教,再到文學和藝術,人類一點點發現了“神”,也一點點遺忘了“神”。

幾千年后,當人類統治了世界,神獸卻在地面上滅絕,成為泥沼里的骸骨,博物館里的化石,孩子們的神話書里的英雄。

神獸中的幸存者,躲藏在地底深處千年,比如維京英靈殿下的地獄犬嘉爾姆、巨狼芬里爾……

還有,小九色。

神獸的共同特點是有現代動物不具備的特殊智力,壽命極其漫長,新陳代謝緩慢,甚至可以千年不進食不飲水。它們還能與極其危險的物質共存,比如帶有放射性危害的靈石,重金屬劇毒化學品等等。

秦北洋蹲下撫摸幼麒麟的鹿角,想象藏在它體內的那頭幼年動物,至少已活過一千二百年,不知等到它長大成熟,會是怎樣的形象與大小?就像這座“神獸博物館”里的骨骸們一樣驚人嗎?

腦中的畫卷越發清晰——從蒙昧的遠古漸漸回到文明初期,回到銅石并用的尼羅河畔,回到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回到克里特島的米諾斯的迷宮,回到黃河流域用青銅裝飾的殷墟宮殿,最后神獸仍然活在甲骨文的世界里……

那是秦氏墓匠族起源之地,也是的起源之地。

神獸的秘密,就是的秘密。

秦北洋摟著九色,心中豁然開朗,一個千回百轉的死結,從白鹿原到達摩山,從吉野古墳到巴黎,終于在北極墓穴中揮劍斬斷。

但要真正打開這些秘密,必須回到中國,回到白鹿原,回到女皇武則天的乾陵……

繼續行走——耳邊響起冰棺里的奧丁大神的關照。

“九色,你能告訴我,如何才能逃出去嗎?”

秦北洋看著它的琉璃色眼睛,卻得不到任何答案。

忽然,奧丁墓穴的盡頭,“神獸博物館”的邊界,亮起一束幽暗的光。

他發現有道窄窄的石門,越靠近那束光就越刺眼,讓他不由自主地遮擋眼前——他可不想變成奧丁那樣的獨眼龍。

穿過這道門,就像穿過一道光。

秦北洋看到了一棵樹。

他確信這是一棵樹,而不是一座陵墓,哪怕樹干如此粗壯,直徑猶如白鹿原的唐朝墳冢。他牽著九色走了不知多久,堪堪圍繞樹干走完一圈。到處是盤根錯節的根須,也許延伸到方圓幾十公里,甚至在奧丁墓室的地下。樹枝在頭頂數百米處徐徐展開。最底下的枝干粗壯如同房屋,向斜上方自然生長,幾乎可以覆蓋好幾公里。不計其數的樹葉,五彩繽紛的色澤,最多的是翠綠色,但也有楓葉般的紅色,銀杏般的金黃,冬天凋零時的枯黃,甚至咖啡色、深紫色與天藍色,好像梵·高在夢中或精神病院所作的油畫。

至于樹梢?這棵大樹的頂部?秦北洋完全看不到,太高了,高到巴比倫塔似的,接著一片混沌虛空的世界。

樹冠完全覆蓋了天空。

光,從密集的樹冠縫隙間墜落,如同北極黑夜的星光,耀眼奪目。

他再次懷疑自己是不是做夢?是不是已經到了真正的冥界?或已經不在地球。

腦中閃過“樹猶如此,人何以堪?”人家桓溫是慨嘆歲月流逝年華老去,秦北洋則是慨嘆相比這棵大樹,人類的短暫與渺小呢。

樹干背面傳來某種聲音,就像鋸齒的撕咬。秦北洋驅著九色繞過去,趴在一連串根須背后,發現星星點點的光束下,藏著一條黑色的龍。

秦北洋忍住不叫出來,就是這條巨大的黑龍,在千鈞一發的火山口,橫空出世救了他和九色……

黑龍盤踞在地下,鱗片散發有毒的惡臭——倒是讓九色的雙眼放光,仿佛見到一盤碩大的美食。自從在巴黎毒物森林里起死回生,這頭小就好這口了。

它在啃噬一條樹根,猶如風水術里的龍脈,想把龐然大物的樹根咬穿,就像在月宮中砍伐桂樹的吳剛,每一斧子下去,樹根都會自動痊愈……東西方總有相似的神話,無論黑龍的牙齒如何銳利,都無法撼動這條樹根。因為樹根永遠生長,啃噬造成的損傷,根本趕不上愈合的速度。這是一棵不死之樹。

尼德霍格。

秦北洋想起一個名字,李隆盛說起過——北歐神話中的黑龍,渾身散發毒液,盤踞在世界樹的根部,一門心思要把它弄倒。就像給奧丁陪葬的“神獸博物館”里的骨骸,這條黑龍是上古神獸,秘密地存活到了今日。

小九色,黑龍尼德霍格,它們都是活著的神獸。

至于這棵大樹——萌生于“過去”,繁盛于“現在”,向無限的“未來”蔓延。它的樹葉四季常青,枝干支撐整個宇宙。

世界樹。

本書來自


上一章  |  鎮墓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