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大宗師過來,都是于大師親自接待的,王勝并沒有出面。
王勝很清楚,這些玩音樂的大宗師比玲瓏閣那些做手藝的大宗師可難相處多了。否則也不會分散在全國各處隱居,估計脾氣上來了,同行也不會給好臉色。王勝和他們又不熟,一頭撞上去,沒得被頂撞回來,王勝才沒那么傻。
于大師估計也知道他這些朋友的臭脾氣,一開始并沒有讓他們和王勝接觸。這些朋友們樂器上的功底那絕對沒說的,可個頂個的眼高于頂,看不起人,甚至有的比當時的于大師還要過分。
所以,盡量還是不要先和王勝接觸,免得出問題。這里可是公爵府,王勝的地盤,要是那些人對王勝有什么出言不遜的地方,于大師難做,估計他那些朋友們也討不了好。
如果不是要使用公爵府的小劇場,于大師也不會一直住在公爵府中接待這些朋友。皇家大劇院動用一次代價太大,不合適,也只能在公爵府中。
還好,一開始這些大宗師過來,立刻就沉浸在新樂器新樂曲和新記譜方式以及劇場效果之中,一頭扎了進去。連續的十幾個都是如此,沒有例外。
可是,于大師千算萬算還是沒有料到,后面陸續趕過來的朋友之中,有人對這些東西居然有了質疑。
質疑的目標集中在了王勝的身上。曲子是好曲子,這點所有人都公認。鋼琴什么的也的確是曠古爍今的樂器,試過以后都說好。五線譜的記譜方式更是美妙無比,把他們以前有些籠統不準確的曲子全部都能準確的表達出來,更是好上加好。問題是,這些東西都是王勝提出來的,這就值得推敲商榷了。
如果說這是于大師弄出來的東西,這些大宗師肯定沒二話,直接會把于大師推崇到一個超級宗師的境地。
畢竟于大師本身就是一位制造樂器的大宗師,隨便出手一件樂器都是人間極品,所以于大師能夠造出來一架鋼琴絕對不讓人意外。但這要是出自一個幾乎不懂音樂的人手上,那就有點不正常了。
同理可證,樂曲也好,五線譜記譜方式也好,這就不是一個蠻子能夠弄出來的東西。什么時候蠻人也懂得音樂了?他們不是只懂得臉上身上畫著稀奇古怪的花紋然后敲著木頭圍著篝火嚎叫嗎?那也敢叫音樂?
都是好東西,可當于大師一次兩次多次的強調這是常勝公王勝的功勞的時候,特別是不光于大師,連帶整個皇家交響樂團的樂師全都對王勝推崇備至的時候,就有人十分不爽的爆發了。
“一個蠻子出身的家伙,就算現在攀上了高枝,成了常勝公,你們也不至于這么吹捧拍馬吧?”來自遠方的一位擅長吹長笛的單大師很不爽的質疑道。
還有幾個大宗師,估計心中都是同樣的想法,只是看在于大師的面子上沒有開口而已,現在有人跳出來,他們自然也樂得看
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