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紅樓出才子第1182章 忙著瞎激動根本沒來得及問……(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自古紅樓出才子 >>自古紅樓出才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82章 忙著瞎激動根本沒來得及問……(第一更)

第1182章 忙著瞎激動根本沒來得及問……(第一更)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31日  作者:晴了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晴了 | 自古紅樓出才子 

作者:晴了分類:

第1182章

“住口,兵者,國之大事也,如今大宋諸路之軍械工坊皆盡裁撤,軍械生產盡歸于軍器監,若是軍器監的款項用于救災,那么一旦有事,該當如何?”

“你這么提議,是何居心?”

“章樞相,下官可是一片拳拳報國之心,為國分憂,不知章樞相你為何要指責下官?”這貨倒也硬氣,脖子一梗,仿佛他真是一位鐵骨錚錚的耿直忠臣。

“夠了,你口口聲聲是為了朝庭著想,為了天下萬民著想,若是我大宋武械短缺,一旦邊境有事,到了那個時候,失土喪民之責你可擔待得起?”

“章樞相,方才下官不也解釋了嗎?西夏已經退至興慶府一帶茍且殘存,而北遼內亂不寧,正是因為他們都無暇南顧,所以下官這才敢提出這樣的要求,難道很過份嗎?”

“不錯,章樞相,我大宋連年新制武器軍械不知凡凡,這么多年下來,除了陜西北路一帶戰亂頻頻之外,其他諸路邊軍,總是有些積蓄才是……”

“暫時將那軍器監的款項挪來扶助民生,治理清淤,亦是功德無量之事,亦可讓百姓感受陛下之恩澤……”

天子趙煦陰沉著臉,看著那些臣工們在下面打擂臺,心里邊簡直就如同吡了狗一般,真是恨不得抄起鞋底子抽過去。

那幫子文臣明著似乎是在憂國憂民,實在就是變著法子還想要繼續削減軍費。而朝中的武臣不多,大多數也是缺乏發言權,嘴皮子也沒有那些文臣利索,自然是落在下風。

天子趙煦很清楚,如今大宋的軍費,已經因為削減了數十萬廂軍,節約出來了數百萬貫,可是,那些臣工們總是能夠找到理由又把錢給花掉。

而收回了各地軍械工坊,已然又節省了大量的軍費,統一交給軍器監開支,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大臣們居然連點錢也不想放過。

如此讓天子不惱怒萬分,但問題在于,那些官員們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理由,嘰嘰歪歪一大堆,說得有理有據,重要的是眾口爍金,天子也沒辦法敢拍胸口擔保接下來大宋今歲無大災無大害。

結果自然就是僵持了下來,蘇東坡與章楶還有一干武臣為首的大臣都認為不應該動軍費。

但是,不動軍費,難道就真的靠那省口挪肚節余下來的三百萬貫嗎?要知道,大宋數十年來,經常都是入不敷出為多。

好不容易他天子趙煦剛剛化負數為正數,結果又要把錢給扔進去,從內心而言,趙煦也著實不太情愿。

“娘娘,陛下過來向您問安來了……”輕手輕腳地步入到了春秋宮中的徐得功看到那戴著老花鏡,正在練習書法的太皇太后高滔滔,想了想又低聲添了一句。“陛下似乎心緒不佳。”

“想來必是因為那些流民之事吧……”太皇太后高滔滔終于停筆,仔細地審視了一番自己今日所抄錄的這篇《金剛經》,滿意地點了點頭,擱下了手中的紫毫筆,摘下了眼鏡,這個時候,天子已然撩起膽襟邁步進入到了屋內。

“孫兒見過皇祖母。”看到了太皇太后高滔滔站起了身來,天子趙煦趕緊快走數步,行了一禮之后,恭敬扶住了高滔滔的胳膊。

“陛下怕是又遇上了什么煩憂之事吧,看你神色郁郁的,可見心緒不佳。”高滔滔笑瞇瞇地拉著天子的手坐下之后,仔細地打量著天子的表情一面問道。

“皇祖母,孫兒的確是有些煩悶,那些流民的安置之事,實在是讓孫兒現如今有些手足無措。”

“方才哀家還在想著這事,看來,朝中的大臣們,并沒能替陛下分憂。”

“分憂,呵呵,那些臣工們,他們所思所想,就是想著怎么把我大宋用來制造軍械武備的錢財,用來安置流民。”

“這是為何?今歲不是說能夠節余約三百萬貫嗎,難道那么些錢還不夠?”高滔滔不由得挑起了花白的眉毛,有些不悅地道。

那些臣子,也著實太過份了吧?

“孫兒是想將那些流民安置往黃龍澤,讓那些百姓治理那片地方,清淤為田。但是朝中的臣工們告訴朕,若是想要那么做,至少需要付出超過三百萬貫之數的款項,而且這才是第一筆投入……”

聽著天子有些憤憤的在那里吐槽,太皇太后這才知曉天子的想法。

“陛下,您真的想要清淤治理那黃龍澤?這倒是一個良策,不過,想要治理清淤,的確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啊……”

“那黃龍澤,可是仁宗年間就已經形成的一片澤地,長約三十五里,寬約十余里,方圓三百多里之地。若是能夠清淤為田,倒是能夠為朝庭又多增加二十余萬畝良田。”

“但是想要將那里盡數清淤為田,的確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耗之財物,必定巨大……”

“皇祖母所言極是,孫兒也覺得這是一件利國利民之舉,只是沒有想到,這還沒開始實施,便遇上了這么一個大難題。”天子趙煦不禁苦笑著搖了搖頭道。

“這倒真是……想要治理那么一大片的沼澤之地,這費用的確是個不小的問題。”太皇太后高滔滔也不禁皺起了眉頭。

這可不是幾十萬貫,而是幾百萬貫,這樣的數目對于朝庭而言,也是必須要慎重小心的。

“官家,到底是哪一位卿家提出的這個建議?他可有給出解決之法。”

聽到了這個問題,天子抬起了頭來看向高滔滔,似乎有些不太好意思地抿了抿嘴。“此策乃是出自于王巫山。”

“原來是那小子給你提的法子,那他就沒有給你指出該如何解決經費之法嗎?”太皇太后高滔滔有些疑惑地道。

以王洋王巫山這貨的德性,雖然在小事與性格方面多多少少有些不著調,但是在大事上面,卻向來都考慮得十分的周全,絕對不會打無把握的仗。

看到了太皇太后高滔滔那一臉的疑惑之色,天子趙煦感覺自己的嫩臉有些燒,靠,自己當時忙著瞎激動去了,根本就沒來得及問。

太皇太后高滔滔看到天子那張越來越顯得尷尬的笑臉,哪里還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不由得掩唇低笑了起來。“想來是陛下想要給自己出出難題,看看能不能集百官之思路,能夠解決掉這個問題。”

“只是沒有想到,那些臣工們非但沒有給出恰當的辦法,反倒是一心設法的想要削減我大宋的武備,哀家說的沒錯吧?”


上一章  |  自古紅樓出才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