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紅樓出才子第345章 變法的特區?什么鬼意思(第一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自古紅樓出才子 >>自古紅樓出才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5章 變法的特區?什么鬼意思(第一更)

第345章 變法的特區?什么鬼意思(第一更)


更新時間:2017年12月11日  作者:晴了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晴了 | 自古紅樓出才子 

作者:晴了分類:

第345章

當趙煦身邊的護衛趕了過去之后,暗中示意了趙佶與王洋之后,兩人著實也吃了一驚,怎么也沒有想到這段時間心情郁悶而一直沒有出宮的趙煦居然會來到這蹴鞠場邊觀球。

兩人跟其他人招呼了一聲之后,便隨著這名護衛一起來到了距離球場不遠處的一家清靜雅致的酒樓之內。而趙煦已然等候在此。

“十一郎,不錯嘛,沒有想到你在蹴鞠場上,居然是一員悍將,了不得。還有巫山先生你談笑用兵,胸有韜略,稍加點拔,就讓萬紅隊能夠在這樣的局面之下反敗為勝,實在是讓朕都覺得很是過癮哪……”

王洋客氣幾句之后笑著解釋道。“陛下圣明,這蹴鞠的排兵布陣之首,的確是暗合兵法,雖然臨場發揮,將士用命很重要,但是前期的工作也很重要。”

趙煦聽得此言,大感興趣地道。“前期的工作指的是哪些呢?”

“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王某在這場比賽之前,就已經仔細的分析過了韓家莊隊的隊員和他們習慣性的排兵布陣。又從其他方面得知了韓家莊隊內以這位七號的薪水為最高……”

“綜合種種跡象,再加上上半場對方七號的表現,足得確定,這位七號就是韓家莊隊的靈魂人物,所以,王某這才會在下半場的時候,派出了人去專門盯住他,擾亂韓家莊隊的根腳……”

“原來如此,知已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趙煦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再過不到一個月,可就要殿試了,二位切莫因為這蹴鞠而耽擱了正事才好。”

“官家放心,臣弟定然不負官家所望。至于先生,以先生之大材,也定然能夠一鳴驚人的。”趙佶很是信心十足地道,嗯,他對王洋的信心甚至比對他自己的信心還要足上三分。

“那就好……”趙煦滿意地點了點頭,想了想之后,不禁長嘆了聲,一口抽干了一大杯的悶酒。

“陛下莫非遇上了什么心煩的事情?”王洋看到趙煦那副模樣,自然是很給面子的伸出了臺階。

“還能因為什么,還不是因為朕哪怕是成了親,可想要臨朝聽政,還得看皇祖母的心情。”趙煦無奈地說道。

“皇祖母過去借口朕太過年少,而今朕已然著冠,當可娶親成年,到了這樣的時候,她卻還一心想要把持朝政……”

聽著這樣的老生長談,王洋也很無奈,因為已經聽得太多遍同樣的吐槽了,可問題是天子要吐,難道你還能把耳朵給塞起來不聽?

等那趙煦嘰嘰歪歪半天之后,王洋這才勸道。“陛下,太皇太后終究年紀大了,其實依王某之見,太皇太后并非僅僅只是為了權力,怕是還有一種擔心……”

“擔心朕會效法我父皇那般變革新法是吧?”趙煦又不傻,自然聽得出王洋的意思。

“父皇之變法,乃是銳意進取之道,變法之途,自然會出現一些困難,可是又豈能因噎廢食?……”

“陛下此言甚善,其實王某也覺得,我大宋立國百年,沉疴積重難返,的確已經到了危急存忘之秋矣。”王洋當然不會跟這位少年天子硬頂,而是很仇敵同概地點了點頭答道。

“你也覺得我朝當變?”趙煦不禁一喜,嗯,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這位巫山先生果然是跟自己站在一邊的。

“但是反對派的力量很大,究其原因是因為昔日安石先生變法的手段顯得有些過于冒進了,若是以溫水煮青蛙的辦法來做,不但可以消弭掉絕大部份的反對聲音,而且還能夠讓百姓們真正受益……”

“溫水煮青蛙?可是,若是慢吞吞的,那變法何時得以實現?……”趙煦是天子雖然不是農村娃,但好歹也能明白這個比喻是啥子意思。

“王某自然也恨不得能夠三年五載,就能得見我大宋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兵強馬壯,可是陛下,我大宋江山何止萬里,百姓何止千萬,而且我大宋的沉疴可是牽涉到了每一個階層……”

趙佶看著王洋與官家,雖然官家的語氣不善,但是王洋卻半點也沒有害怕甚至是畏言的意思,而是侃侃而言。

由淺入深的在趙煦面前分析著父皇時期變法的得失,然后又指出了當時變法之中的種種不足與冒進。

可謂是有條有理,有實有據,讓官家雖然心里邊有些不舒服,可也不得不承認王洋說的很有道理。

重要的是,王洋并不是否認變法,而只是認為當時的變法太過急功近利,這這是能夠讓趙煦能夠繼續心平氣和的坐在這里傾聽的原因。

“……所以,王某還是那句話,世易時移,變法正當其時,然爾變法乃是一項容易撼動國之根本之事,所以,當由點及面,漸進式的變法,更為適宜。”王洋抹了抹嘴角的白沫,又抽干了一碗酒之后繼續說道。

“敢問先生,為謂由點及面?”這個時候,趙煦臉上再沒有之前的不耐煩或者是不情愿,王洋方面的那些話,著實讓他大受震動,獲益非淺。

畢竟,趙煦雖然是大宋天子,可是自從他老爹呃屁之后,變法新黨全都被驅趕到荒郊野地里邊蹲著喝西北風去了。

留在朝堂之內的,除了那些舊黨重臣之外,只剩下一幫子見風就倒的騎墻派。趙煦雖然自小就立志要向父親一樣為大宋帶來不同,一定要變法。

要問題是變法該怎么變,該如何變?對于他而言,完全就是一頭霧水,更多的,只能從過去王安石與父皇的事跡里邊去尋找變法的足跡。

但是,除了前人的經驗之外,趙煦就再沒有其他的辦法與渠道去了解,變法對于大宋的影響和變法的利弊。

而王洋的這番解釋,仿佛給趙煦這位少年天子推開了一扇窗,讓他明白了,其中有幾項變法對于百姓的利益與弊端之處。

“由點及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設立一個變法的地點,我稱之為特區……”王洋翹起了一根食指,點向虛空之中的某處,而趙佶與那趙煦的目光都追隨著那根手指頭,似乎覺得他的手指,就是一根神奇的,可以點石成金的金手指一般。

“變法的特區……”趙佶與趙煦都有些懵逼地看著王洋,這話是什么鬼意思?


上一章  |  自古紅樓出才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