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燃文,最快更新!
在御書房會議里,帝國的眾多大臣們針對全國公路網計劃,提出了不少意見,最后還是達成了共識。
全國公路網將將成為鐵路網的重要補充,應當納入全國規劃以及給予財政支持。
帝國的運輸網絡,依靠的是鐵路以及河運和海運,這三者加在一起,才是構成了帝國的人員物資運輸大動脈。
至于汽車,其實作用和之前的馬車一樣,作為短途陸地運輸工具,更多的是在城市內以及郊區使用,此外就是在部分沒有鐵路、河流的內陸地區作為主要交通工具。
但是隨著汽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帝國的數大石油公司受到政策壓力,不斷的下調油價,民用汽油的價格持續下降,這就使得了汽車運輸,不僅僅可以作為短途運輸力量,同樣也可以作為中途運輸,甚至部分特定地區的長途運輸力量。
基于這一點,帝國上層決定全面升級全國官道網絡,確保汽車可以通行于官道,前往帝國本土的任何一個縣。
大唐帝國的官道網絡可是非常復雜而龐大的,帝國初建的時候就是在前明官道網絡的基礎上,對全國范圍的官道進行擴管和休整,確保官道能夠通行標準馬車,并要求官道通往每一個縣。
所以如今的帝國每一個縣,都是有官道連接外地的。
但是這些官道一般都比較小,路況較差,能夠通行馬車不代表能夠通行汽車,更別說大型的貨運卡車了,就算能夠通行,路況差也會導致汽車行駛速度緩慢,顛簸大導致維護成本高等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但是現在,帝國高層卻是已經決定改變了這一狀況!
根據帝國高層敲定的全國公路網計劃,將會到全國官道進行升級改造,確保任何一段官道都能夠通行貨車,并連接到每一個縣。
在這個基礎上,不同地區根據自身的不同情況,把官道升級改在為不同等級的路面,比如有錢的地方就可以搞高等級的瀝青公路或者水泥公路,一般般有錢的可以搞石灰土加渣油的混合路面,窮一點的地方可以搞砂石和粘土混合的砂石路,實在不行,你搞個泥土路也是可以的……
總之就是讓各地方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不同的施工方案。
這也是客觀限制,畢竟全國公路網如此龐大,不可能說都搞什么瀝青公路或者水泥公路的,那樣根本就沒有這么多的資金。
哪怕已經確定了多級財政共同出資,當地縣出一部分、州府出一部分、省道出一部分,然后京畿財政再出一部分,但是資金壓力依舊非常大,不僅僅是地方,京畿財政壓力更大。
所以前期的計劃就是,修路的錢,地方得出大頭,京畿出小頭,最好是地方自己掏全部的錢把路給修了。
因此交通部才不會強制性要求搞什么硬化路面,而是讓各地方根據自己的情況卻確定。
有錢的地方先修好一點的瀝青路或水泥路,沒錢的地方先修個勉強能通車的泥土路,這些都是可以的。
此外也可以在部分特定地區修建收費高標準公路,用以緩解修建公路所需要的龐大資金。
但是,縣縣通車卻是全國公路網計劃的核心要求!
帝國上層這一次搞的全國公路網計劃,很有當年的鐵路大建設的氣魄。
當年搞鐵路建設的時候,帝國也是咬著牙下了巨大的決心,甭管有錢沒錢,修了再說,于是乎就有了全國鐵路網絡。
如今的大唐帝國的鐵路網絡超過四十萬公里,覆蓋全球帝國所有領土范圍!
其中的‘東西鐵路第一干線’,東起上海,西至直布羅陀海峽,總里程超過一萬多公里。
此外還有多條鐵路干線,全都是動不動就大幾千公里的鐵路干線,如東部中原地區的沿海干線,那都是北起黑龍江,南抵馬六甲呢,又有從中亞南下進入印度半島最南端的印度鐵路。
還有從中亞前往進入西亞地區,然后一直抵達地中海海岸,連接蘇伊士運河的西亞鐵路。
再過來還有美洲的東西大鐵路!
僅僅是類似的鐵路干線就有十幾條之多!
圍繞著這些干線鐵路,還有數不清楚的支線鐵路,尤其是在東部的中原地區,鐵路網更是密密麻麻。
就這樣,帝國的鐵路建設也沒有停下步伐,四年前的時候帝國鐵路建設達到了巔峰,當年建設完工鐵路里程達到三萬多公里。
就算現在稍微少了一些,但是每年也新增一萬多公里呢。
正是因為帝國搞鐵路的時候,幾乎是不惜血本,咬著硬上。
現在帝國打算搞全國官道公路網也是有這打算,就算資金匱乏,也得咬牙硬上!
也不強求道路等級,先解決通車問題,再來談改善道路的問題。
甚至這個公路網計劃里,也沒有說什么全國干線公路網之類的,只是簡單的把各地方原有的官道進行擴寬升級而已。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