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之全面戰爭351 主力決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征服之全面戰爭 >>征服之全面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351 主力決戰

351 主力決戰


更新時間:2017年10月03日  作者:吐槽是福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吐槽是福 | 征服之全面戰爭 


吐槽是福:、、、、、、、、、

卡爾森將軍希望能圓滿的完成林皓達交待的圍殲英軍登陸主力的作戰任務,而登陸的英軍精銳也希望用一場決定性戰役勝利,打破快速趕來的帝國警衛隊和青年近衛軍的封鎖,雙方自然是一拍即合,選擇了有利于這個時代大規模戰役的平原戰場。

在排隊槍斃時代,由于戰列線和橫隊方陣戰術的普及,正面對決能力強悍的國家正規軍,往往都會盡可能的避免地形復雜狹窄的森林或是山川地形。

因為在平原上決戰可以最大可能的用騎兵追擊敵軍,擴大戰果,消滅敵軍有生力量,要是在森林山川等地帶會戰,擊潰敵人或許不難,但想要在勝利后追擊敵人,那可就不容易了,眾所周知,逃跑的步兵永遠比追擊的步兵速度快,只要戰敗一方大面積的潰逃,勝利一方想要抓俘虜和殺人可就費事了!

畢竟排隊槍斃時代不像一戰時期,擁有威力巨大的遠程火炮和屠殺利器——機槍,步槍射程頂天也就2、3百米,坑爹的滑膛槍的準確性,基本上超過了百米距離命中率就完全靠運氣了……

遠超火力殺傷距離的限制,導致獲勝方追殺的效率并不高,基本上沒有騎兵部隊,很難對戰敗方造成重大傷亡。

這就造成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士氣越高打的越久的部隊,在戰敗后傷亡比例越高,反倒是那些士氣不咋地一觸即潰的部隊,雖然屢戰屢敗,但實則每一戰死傷的人數真心少得可憐。

八里橋戰役中清軍之所以死傷慘重,正因為當時的滿清帝國派出的是碩果僅存的八旗精銳和滿蒙鐵騎,可以說是當時滿清帝國最后能搜刮出來的鐵桿精銳部隊了,先不提這些八旗精銳的戰術多么落后,至少有一點他們比起京城里提著鳥籠子遛彎的八旗子弟,無愧于豐厚的鐵桿莊稼——他們不怕死!

然后,在八里橋戰役中,這群不怕死的滿清最后精銳鐵騎,成片成片的用落后的騎射戰術在英法聯軍的槍炮面前集群撲街,如同上刑場一般一批一批毫無價值的死在槍彈和榴霰彈的爆炸聲中!

這就是八里橋戰役傷亡比例如此巨大的緣由,大多數慘烈的戰役都是滿清鐵騎無腦沖鋒,英法聯軍排著整齊的隊列玩屠殺游戲。

結果一個八里橋結束,滿清最后那點家底也拼光了,剩下的八旗子弟雖然還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是無用的吃貨,真正的血勇之士基本上都死在了八里橋戰役中。

恰恰相反的例子,當年拿破侖進攻意大利半島的時候,屢戰屢勝卻很少有大面積擊殺敵人有生力量的時候,反倒是攻擊普魯士的時候,將整個普魯士的精銳軍團一掃而空,那時候雖然還沒有意大利王國這個概念,但生活在后世意大利國土上的民族,已經表現出了他們打仗有多么坑爹的本性,羅馬時代的光榮早已在中世紀日耳曼人的洪流中,消散無蹤。

林皓達屢戰屢勝的過往,讓全面戰爭系統出產的帝國警衛隊充滿了驕傲,他們自認為對上人數遠少于自身的英軍,主動出擊就可以將其滅掉。

而英國精銳陸軍打遍全世界殖民土著的傲氣,自然也不會龜縮不前,這么倆只各有各的傲氣的部隊,在野外面對面舉行大規模主力會戰,自然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無論是卡爾森還是對面的英軍精銳指揮官,采用的都是中規中矩的戰術,卡爾森將軍希望用優勢的兵力直接正面擊潰英軍精銳,然后用自身多出來的騎兵優勢,展開千里大追殺將戰敗的英軍精銳徹底趕下海,或者是永遠留在法國土地上。

因此,卡爾森將軍只在自己倆翼布下了人數單薄的一萬名青年近衛軍,也就是左翼或右翼只是各有5000人駐守,這點人在數萬人的會戰中,已經算是相當薄弱的了,不過卡爾森將軍對帕金森將軍帶領的青年近衛軍的作戰意志非常有自信。

要說帝國警衛隊的士氣還屬于這個時代歐洲各國普通正規軍的標準,青年近衛軍則已經朝著非人的方向進化,自從青年近衛軍出現以來,即便林皓達不親臨戰場,也能忍受到傷亡比例達到八成的駭人地步!

要知道,一支部隊打到死傷八成的程度,基本上就意味著這支部隊的建制已經實質上的消失了。

要是林皓達親臨戰場,青年近衛軍更是會狂熱的戰斗到最后一人,這種事情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歐洲白佬土著的理解,一支部隊能戰斗到最后一人不奇怪,但要是能量產這種部隊的話,那就太過驚悚了!

林皓達能屢戰屢勝,青年近衛軍悍不畏死的作戰意志功不可沒,哪怕當初被革命思想完全洗腦的死硬武裝分子,也在對耗中被青年近衛軍徹底擊敗,可想而知,在同樣武器裝備同樣人數規模的戰爭中,青年近衛軍已經可以堪稱無敵的存在了,可惜,戰爭中最缺乏的就是公平的環境!

真要是實力相當的話,各國首腦反倒是不會輕啟戰端了,每一次戰爭都是建立在各國首腦自認為己方實力高于對方才會發動的,要是沒有把握勝利的話,除非被逼到不得不打仗的地步,否則,沒人愿意拿自己的國家和自己的小命前程去做一個賭徒。

即便是最喜歡賭博的小日本,鯨吞中國之前,也是派遣了大量的間諜將中國大陸摸個通透,發動珍珠港戰役前,也是摸清了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的海軍實力部屬,進行了評估才會發動突襲。

日本人當初唯一失算的不過是美國人的工業實力和抗戰決心罷了,日本人發動珍珠港戰役前以為美國人沒有打下去的決心,甚至做好了體面和解的計劃,更沒有想到全面爆發的美國工業實力,可以用航母將日本拼盡家底攢出來的艦隊輕易碾壓!

所以說,錯估敵我雙方的真正實力,往往會成為戰敗的致命因素。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手機版閱讀網址:m.zanghaihuatxt


上一章  |  征服之全面戰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