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第二百九十八章 高句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舌尖上的唐朝 >>舌尖上的唐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九十八章 高句麗

第二百九十八章 高句麗


更新時間:2017年09月05日  作者:小陸探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小陸探花 | 舌尖上的唐朝 
您可以按"CRTLD"將"傲宇閣"加入收藏夾!方便下次閱讀。


“人心啊,最難掌握的東西了。”就算李承乾和李泰兩人在某些方面被李二敲打一番后會老實起來,但是他們身邊的人卻不會心甘,總會有人唆使著這兩個家伙跳出來搞事情。

而關于長孫無忌和晉王的謠言,讓李二變的警惕起來,感覺爭儲這個歪風似乎有點偏離自己的想象,好像要把自己的三個嫡子都要計算進去,似乎背后有一雙黑手在推動一般。

關于李好想自立為王的消息是從南方那邊傳了過來,然而李二派人去了解過,實際情況跟謠言完全不同,李好根本就沒亂動過軍權,而且自立的事情估計李好自己都不知情。而謠言的來處也被查到了,最先傳出這話的據說是一個道士。

然而袁天罡那邊有天下所有道士的記載,而且還錄了一份給李二。中間并沒那個傳謠言的道士,這應該是某些人在誣陷李好,借用了道教的身份,只是那些人沒想到李二其實還是道教的一個名譽掌教,手中更有所有道教人的名單。

一些李好貪污,在南方這邊為非作歹的謠言最后查證都是誣陷。不夠盡管如此,李二猶豫了一番后,還是撤銷了李好的嶺南道行軍總管的職位,把他調回了長安。不過也沒罷職,而是封賞了之后把李好閑置了而已,具體任職也沒說。

而關于長孫無忌和晉王的信息卻是從一家寺廟的高僧口中傳了出來,據說那位高僧說了這話后就圓寂了,所以知道的人并不多,被幾個世家掩蓋起來。但是事情卻無比肯定,這讓李二心中對世家和寺廟又多了一份惱怒。

他不僅暗中觀察起自己的好搭檔和晉王的一些行為,同時對一些世家再度敲打起來。而對于那些僧人,李二再次變的厭惡起來。這些人剛被清理一番,現在又想介入皇室的事情,不想活了,然后繼續大力清掃起來。

一時之間,大唐嚴禁僧侶,所有寺廟除了一個大林寺,其他全部被取消。就連大林寺的僧人也不準繼續增加,只能限制那些人。

這中間的事情自然跟那些僧人沒什么關系,能做如此手腳的只有李好和道教的人一起算計了,把一切做的天衣無縫。不僅離間了長孫無忌和晉王,還順帶坑了一把世家和僧人。

事實上整個事情其實都離不開李好做的某些手腳,他為這些事情準備了很久了,要不然李二想要查清楚這些很難。古代為什么總會出現各種謠言出來,而且還禁不了。

就是因為這個東西太飄忽了,不好查找。如果沒有人掌握這一切,然后引導讓李二的人查到線索,李二怎么可能查的如此順利?要知道李二的消息其實和封閉,很多東西都知道不了。

因為他一直呆著深宮之中,所有的消息都要經過過濾。比如太子和魏王間的事情,明明就是如火如荼了,李二自己偏偏并不完全知情,這無疑就是最大的一個笑話了。

“我就要回長安了,這邊就勞席將軍多多注意了。估計過兩年朝廷征討高句麗會勢在必行,從扶桑這邊過去高句麗并不遠,到時能不能撈到戰功,就看席將軍自己把握了。”

朝廷的命令都了李好手中后,李好就收拾行李準備回嶺南道,然后從那邊帶著自己一家人回長安,當然還有些事情李好也需要安排一番。

扶桑這邊的恢復建設有自己的學生在看著,李好并不需要擔心。這些年自己的這些學生的表現,已經證明了他們的能力,他們現在幾乎霸占了大唐基層官員的一半,中層官員里面也有不少。

再過些年,這些情況會變的越發明顯起來,這是李好的資本。不過他并不希望自己暫時用到這些,這樣的話,對于大唐會是一個損失。

貞觀十六年李好忙著征討扶桑,而大唐東邊的另一個國家也不平靜。高句麗國內發生政變,大將泉蓋蘇文殺建武,立藏為王,自任莫離支,專擅國政,并且頻頻發兵攻打新羅。

新羅向唐求援,新羅女皇更是自降身份,愿意侍奉李二。唐太宗詔諭高句麗罷兵,泉蓋蘇文置之不理。于是唐太宗決定親征高句麗,收復遼東故土。算算時間,應該就是這些時候了,所以李好才會跟席君買說說這些事情。

這場戰爭李好是注定趕不上了,他也不能去參加,席君買跟他關系不錯,李好準備讓他分上一份功勞。

對于高句麗這個地方,李好一直缺乏好感,這種地方早早滅掉最好。最好把他們的文明和根底全部摧毀為好,免的他們叨逼叨逼。

只是如果沒有李好的介入進去,這場戰爭最后會打成什么樣,李好并不清楚。只知道李二的第一次征高句麗并沒取的預期效果,幾乎算是無功而返。雖然打了幾次勝仗,但是并沒完全滅掉高句麗,反而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

原歷史中,貞觀十八年,唐軍開始進行東征的各項戰事準備。令將作大匠閻立德在洪、饒、江3州造船400艘,以運載軍糧。太常卿韋挺為饋運使,節度河北諸州,以供陸軍之需。太仆少卿蕭銳督運河南諸州糧入海,以供水軍之需。行軍總管姜行本在安蘿山打造武器。

同時加固北方國防線,派親信重臣留守長安、洛陽。然后遣營州都督張儉等率幽、營兩都督兵及契丹、奚、靺鞨先擊遼東作為試探。唐進攻高句麗的基地與隋朝大致相同,以幽州、營州為陸軍基地,萊州為水軍基地,在烏湖島儲糧以供軍需。

貞觀十八年11月,唐軍開始進攻高句麗。以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率兵四萬,戰船500艘,自萊州泛海趨平壤;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步騎6萬趨遼東,擬從水陸兩路合擊高句麗。

太宗同時發布手詔,歷數泉蓋蘇文罪過,以鼓勵士氣。12月,詔諸軍及新羅、百濟、奚、契丹分道進攻。

貞觀十九年2月,李績暗渡遼水,攻克蓋牟城,進逼遼東。張亮率水軍橫渡渤海,在旅順口登陸,攻克卑沙城后,又與陸軍張儉部合破高句麗軍于建安城。隨著,張亮派總管丘孝忠率領一支水軍直趨鴨綠江,以威脅高句麗前線諸軍的側背,并阻其增援遼東。

貞觀十九5月初,李績擊敗高句麗4萬援軍后,連續12晝夜猛攻遼東城。太宗此時也親赴遼東城下督戰,指揮唐軍攻城。高句麗守軍力不能支,傷亡萬余人,被俘4萬人,遼東城遂被唐軍攻克。

唐太宗接著下令進攻白巖城,殲滅從烏骨城出援的萬余高句麗軍,迫使白巖城守將孫代音投降。6月20日,唐軍進抵安市城。高句麗北部將領高延壽和南部將領高惠貞率兵5萬來援。

唐太宗將高延壽誘至安市城東南8里處依山而列,然后命李績率步騎1.5萬陣于西嶺,長孫無忌率精兵1.1萬作為奇兵,從山北狹谷潛出,襲敵陣后,自己則率步騎4000人悄悄登上敵營北的高山,下令諸軍以鼓角為號發起進攻。

高延壽集合所部準備向李績發動進攻,但長孫無忌率部首先從敵背后殺出,唐太宗看見后即擊鼓舉旗,諸軍鼓噪并進,高句麗兵驚慌失措,陣腳大亂,被殺2萬余人。高延壽收拾殘部依山繼續抵抗。

唐軍四面圍攻,并毀東川橋梁截斷其歸路,高延壽走投無路,率3.68萬人投降。但安市城守軍拼死固守,唐軍久攻不下,加上時至9月遼東天氣已寒,軍糧將盡,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遂下令班師。

第一次東征高句麗至此結束。唐軍第一次東征,出師10萬余人,也算是唐軍規模很大的一次軍事行動。要知道,唐朝平定突厥所用兵力也不過10萬,突厥可比高句麗強大多了。

但是,第一次東征卻無功而返,雖然戰術上取得了很大的勝利,連克高句麗不少城池,但是戰略目的卻沒有達到,安市城久攻不下,導致唐軍不得不回撤。這顯示唐軍的攻堅作戰能力有所欠缺。

其實,在唐軍圍攻安市久未攻克時,李道宗曾向太宗建議說:“高句麗傾國以拒王師,平壤之守必弱,愿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則數十萬之眾可不戰而降。”但未被太宗采納。

李道宗的建議和三國時期魏延向諸葛亮建議領一軍自子午谷直撲長安是一樣的。高延壽、高惠真兵敗降唐后,又向太宗建議:“安市人顧惜其家,人自為戰,未易猝拔。……烏骨城來辱薩老耄,不能堅守,移兵臨之,朝至夕克。其余當道小城,必望風奔潰。然后收其資糧,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

唐多數將領贊成此議,認為“張亮兵在沙城,召之信宿可至,乘高句麗兇懼,并力拔烏骨城,渡鴨綠水,直取平壤,在此舉矣。”但長孫無忌極力反對,認為“天子親征,異于諸將,不可乘危儌幸。……今建安、新城之虜,眾猶十萬,若向烏骨,皆躡吾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長驅而進,此萬全之策也。”

20122015傲宇閣


上一章  |  舌尖上的唐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