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第兩百三十二章 逆我者亡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舌尖上的唐朝 >>舌尖上的唐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百三十二章 逆我者亡

第兩百三十二章 逆我者亡


更新時間:2017年08月06日  作者:小陸探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小陸探花 | 舌尖上的唐朝 

全能修煉至尊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鄭刺史愕然的看著一邊吟詩的李好,不明白這個年輕人心中在想著什么,怎么會突然想起來這么一句出來,這逼似乎來的太突然了。

“不明白?”李好看著一臉疑惑的鄭刺史,有點好笑的問道。這人以后會是自己的得力幫手,李好不介意和他多說一些東西,畢竟以后做什么事情還要他幫忙。

“不明白。”鄭刺史現在知道不少李好的事情,對于自己這個年輕的上司除了佩服就是佩服,這是打心底佩服。也許跟著這種人做事,自己的處境會更好一點。

不過李好現在想什么,他還真不明白。看起來那首詩不過是三閭大夫的一句詩,但是鄭刺史覺得李好說這話,肯定不是字面那種意思,只不過一樣的意境而已。

“嶺南道現在就像這個沙盤,我可以把他推平,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構建一個新的地方出來。只是要建成什么樣子,怎么建,我要做什么其實都是沒有路可以參考,只能自己摸索這前進。”

李好喝了一口酒后嘆道:“我過來這邊的時候,跟皇上許諾十年后嶺南道會成為跟關中地區一樣繁榮的地方,人丁興旺,糧食滿倉,百姓豐衣足食,人們生活穩定。現在這里不過還是一副爛攤子,所以我要走的路還長著呢,你愿意幫我分擔一些么?”

“治地人丁興旺,糧食滿倉,百姓豐衣足食是為官的基本,在下愿為總管分憂。只是在下愚笨,有些東西還需總管多多指教。”鄭刺史的回答讓李好有點驚訝,他原本只是試探一番,沒想到這家伙會答應的那么干脆。

“如此正好,鄭刺史愿意幫我一把實在是美事一件,能讓我省不少心。現在那先讓我們把泉州府所有沒有叛亂的地方整頓一番,讓某些人知道我這個總管實際上脾氣并沒那么好!”

李好的反應也不慢,驚訝后笑著跟鄭刺史說道。不過他的話中也透露著那么一股子順我者興,逆我者亡的意思,想來,泉州的那些商人日子恐怕會沒那么好過了。

得月坊晚宴過后第二天,一道官府通告在泉州府所有管轄區域傳了過去。即日起,泉州府所有貨物異地運轉必須有泉州府刺史的印章許可令牌方可通行,沒有的一律查收而且將追究商家責任。

這道通告只對那些把糧食武器或者醫用品賣往山越的人,以及那些走陸路的商人有效,所以阻力并不大。只有部分人見風頭不對,立刻轉身想刺史府投誠,可惜已經遲了,已經過了許可時段。

除了這道通告出來后,原本鄭刺史掌握的一些東西,和李好這段時間查出來的一些東西都進入了實際查抄過程。泉州府那些原本太平的地方被抓了不少人,這些人除了家產被查抄,家人全部被發配到跟泉州隔海相望的琉球島上去了。

那片地方雖然一直有人在上面活動,但是更多的都是暫住,沒有誰會一直停留在那邊。那邊雖然不錯,但是對于這個時候的大唐來說,那邊不僅有瘴氣,還有生番土著,并不適合居住。

這不是后世,所以那片地方也不叫寶島,而是稱為琉球。被發配過去的犯人就是去開采那些地方,把他們留在泉州府或者放往其他地方,這些人都有可能稱為隱患。

發配到琉球島上就不用擔心這問題,沒有船只,這些人就只能留在琉球。除了一些必須的日用品和物質,以及耕種的工具,其他都沒,他們只能靠自己在這島上生存下去。

李好現在騰不開手,也沒精力去開發琉球,只能讓這些人先行。他們在泉州府造下的孽,自己去琉球島去還清吧。等以后李好有精力和時間了,那座島李好還要拿來自己用。

“新來的總管手段夠狠辣啊,看不出來他年紀輕輕,殺伐如此果斷。”對于泉州府的某些人來說,這些事情跟他們一點關系都沒,他們依然安然的過著自己舒適的日子。

一些稍稍有遠見的人或許有點感覺,不過也就那樣。他們如果真有遠見,早在刺史府借款的時候就鼎力相助了,這些人終究還是只盯著自己的利益。他們以為李好只有這么一點手段,所以從他們這些成團的商人中抓走幾個也不關他們什么事情。

“那些家伙也是活該,這天下終究還是大唐的天下。竟然販賣武器糧食給那些叛亂的山越人,這是自己找死了。”

“可是,之前刺史大人用總管的名義擔保,給我等借款,我們都沒怎么搭理。你們說刺史大人會不會是因為這個秋后算賬,然后利用官職壓制我等?那些被發配到琉球島的人似乎也沒借款。”

這人的話一出,整個大廳全部冷了下來。他們不是沒想過這個可能,雖然他們各自都有自己依靠的大家和官員,但是眼下來的可是嶺南道總管。之前他們總認為強龍壓不過地頭蛇,而且他們還抱成了團。

“他敢!我等家中都有官職在身的人,他李好也不能再嶺南道一手遮天,我們的錢都是辛苦掙來的,他一句借錢就能輕易拿去?誰知道他借錢是不是放到自己口袋里去了。”

這話雖然說的很有聲,但是響應的不多。事實上之前一起抱團拒絕的時候,有些人就后悔了,自古民不如官斗啊,可惜他們被那些胡商說動了。

那些胡商說他們走過不少地方,如果只是行賄花點錢打通關系還好說。但是借錢,而且還是一筆巨款,這種事情十之七八是要打水漂,永遠也喂不飽一只餓狼。

盡管鄭刺史和官方已經反復說了這個只是借錢,還是用來修水泥馬路和土樓的,但是這些富商響應的依然不多,都只是意思意思給了點,如同打發叫花子一般。

而這次刺史府動手后,他們再次選擇了旁觀,看著那些原本跟他們是一伙的人中的某些人家產被查抄,然后被發配到琉球。

“諸位,現在事情已經到了這步,大家想要反悔也沒用,我們只能咬牙堅持到底。”這是一個上了年紀的胡商跳了出來,他是所有胡商里面資格最大的一個,他的話一出,其他人都要聽聽。

“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起,就算是當今皇上也要考慮一番。畢竟當今皇上是圣明的皇上,他很愛惜自己的好名聲。”

“不好了!不好了!”就在這個時候,外面有人跑了進來,臉上一臉的驚慌。“官府出新通告了,泉州府所有商戶必須登記,然后每府售賣貨物掙了多少錢都要按點交稅!而且售賣貨物按不同用途,征收稅率也不同。”

“大人,這樣做恐怕不妥吧?這不是讓那些商人暴動起來?我們泉州府這邊商人太多了,而且還喜歡抱團,這樣動了他們的根了。”李好出了新的通告出去后,鄭刺史也有點不安了。

“呵呵,鄭大人,你有沒算過?這商業征稅實際上并沒加重,反而還減輕了。其實加重的也只有那些奢飾品,以及一些香料而已,這對于我大唐百姓來說,他們根本就用不上,真正用的上的只有糧食和一些日用物資,而這些稅率反而輕了。”

李好的樣子依然是一副云淡風輕的樣子,在泉州港這邊呆了一段時間后,他都不怎么想去前線了。這里各種海鮮天天換著吃,日子不要太舒服,但是誰要以為他這人無害那就大錯了。

稅改的事情李好早就計劃了,并不是針對這邊。只不過以前李好沒有這個權利做這些,但是現在他有,所以就做了,而且還是同時整個嶺南道都是這樣進行。這種制度其實更有利于商品流通,而且還方便了不少。

不過這道命令在這個時候進行,怎么看都是在針對那些胡商一樣,對其他的商人的影響并不大。那些胡商從別的地方運過來的東西到了這里后,都要征一筆重稅,同時他們運回去的東西,出關的時候還是得征一筆重稅,這無疑會讓他們的成本增高不少。

大唐的絲綢和瓷器是這個時候全世界最好的東西,而這邊對各種香料的需求又特別旺盛。這些胡商大都經營的是這些東西,可這些東西都屬于重稅征收對象。李好的這個通告一出,那些胡商全部都慌了神。

可是這個通告出了以后,這邊就必須要進行,沒有反抗的權力。手上的兵力整頓了一番后,加上這段時間的一直小勝,讓李好和泉州刺史的底氣足了不少,誰敢反抗,直接抄家,一點客氣都不會講。

而對于這些胡人,他的底氣更足。無論胡商也好,還是高麗和扶桑那邊的商人也好,到了大唐這里來都得遵守這邊的規矩。如果他們敢不遵守大唐官方的制度,直接滅了就好,這個大唐朝廷都不會責怪。


上一章  |  舌尖上的唐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