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舌尖上的唐朝 >>舌尖上的唐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茶!

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茶!


更新時間:2017年07月08日  作者:小陸探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小陸探花 | 舌尖上的唐朝 
投推薦票:


“茶葉,跟你說過的君山銀尖茶葉,我不是還給你送過一些?”

李好聽后回道,這茶葉他和李恪兩人都有,不過量不多。今年那邊只是制作了少量的茶葉,不夠他們自己用,幸好李好和李恪兩人都不怎么喝茶,所以到現在還有存貨。

同太子見面的地方在天然居的一個隱蔽的廂房,李好把自己帶的禮物送了一套給太子。然后自己讓天然居這邊的管事準備了一套,三人一邊隨意的聊著,一邊看著李好泡茶。

承乾比李恪要大上不少,樣子長的挺秀氣,性格也不錯。只是眉間帶著一絲陰郁,想來最近壓力比較大,不順心的事情太多。

他比李好和李恪兩人先過來,見到李好他們來后并沒表現什么不耐,這給李好的印象不錯。覺得這位太子其實還不錯,似乎沒有沒有那些人說的那么不堪。

“沖泡君山銀針,用水以清澈的山泉為佳。茶具宜用透明的玻璃杯,我送給殿下的這套杯子用來泡這銀尖正好。每杯用茶量不能太多,太多太少都不利于欣賞茶的姿形景觀。”

太子邀請李好他們過來也不知道什么心思,不過正式說話之前先喝喝茶,聊聊別的東西活絡下氣氛也不錯,畢竟李承乾做了太子之后跟弟妹之間的關系并不怎么樣。

李承乾算一個,李泰也一樣,兄弟之間的感情觀念很淡漠,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天家沒親情吧。沒怎么改變的大概就是李恪吧,這家伙自己開府后,跟宮里的那些弟妹之間的關系都保持的很好,沒事還帶著在長安城到處瞎轉。

這種關系李好不太想評論,總感覺很奇怪,似乎皇家的人被綁架了一般。所以還是聊些輕松的好點,李好隨即就給他們兩人講起了這茶的喝法,跟這時代的飲茶模式完全不同。

用茶匙攝取少量君山銀針,李好先把這些茶置于潔凈茶盤***兩人觀賞一番君山銀針的樣子以后,然后出聲介紹操作起來。茶道是一種藝術,可惜李好不精通此道。

“君山銀針,產于岳州君山。由未展開的肥嫩芽頭,經特殊手法制成,芽頭肥壯挺直、勻齊,滿披茸毛,色澤金黃光亮。香氣清鮮,茶色淺黃,味甜爽。”

一邊說著這些,李好把旁邊小火爐上燒開的水往三人面前的玻璃杯里面沖泡。待至七八分滿后停了下來,然后用玻璃片把玻璃杯蓋住。

玻璃杯中此時的銀尖被滾水沖泡后,芽尖沖向水面,懸空豎立。然后徐徐下沉杯底,形如群筍出土,又像銀刀直立,這是君山銀尖特有的畫面,讓人驚訝。

茶芽頭肥壯,緊實挺直,芽身金黃,滿披銀毫。湯色橙黃明凈,香氣清純,葉底嫩黃勻亮。這是上好的君山銀針必須具備的特點,李好手中的這些就是上品。

“原來這茶還能這樣喝?今天我算是見識了。”承乾好奇的看著李好不慌不忙的做著這些,然后看了看桌上的茶。眼神中滿是稱贊,連說話聊天都顧不上了。

“殿下,可以嘗嘗這茶。雖然沒用上其他配料一起烹煮,但是這原味的茶葉也別有一番風格,常喝茶,對身體也好,還能修心養性。”

掀了玻璃片后,李好把三杯茶分送到各自面前。一股清新的香味在房間里面彌漫,讓人聞后有一種淡淡的心胸舒暢的感覺。飲后更是口齒留香,舌底生津。“好茶!好茶!”

李承乾喝了兩口后大贊,對于李好說的那個修心養性也是滿是贊同。此刻看著李好平靜的沖茶泡茶,然后聞著茶香品茶,他的心中竟然無比的寧靜,自然對這茶也就非常滿意。

一邊的李恪也滿是稱贊。這種原味的茶香,比起那些經過各種加料煮過之后的茶葉好喝多了,他喝過之后就喜歡上這種茶的味道。

李好給了李恪一些茶葉,他一直沒怎么動過,因為不知道這茶葉該怎么弄。平時李好也不怎么喝茶,自然也就沒去教李恪用,所以李恪收到李好給的君山銀針后,一直沒用過。

今天還是第一次知道,原來這茶葉竟然是這樣來泡,這跟大唐現在主流的飲茶方式完全不同。而且沖泡起來也沒那么復雜,什么佐料都不用添加,純純的茶香味,更讓人喜歡。

李好看了兩人的反應后笑了笑,有了他們帶頭,到時再給皇宮和那些重臣們送點。君山銀針的名頭就能在長安和大唐打響,一個名茶就此誕生,也能進一步推動那邊的經濟發展。

這就是李好的想法,實際上他這次回來準備了幾輛大馬車的東西,里面除了茶葉還有更多的潭州那邊的特產,這些都是李好用來推銷送禮的樣品。

還是那句話,面對那些淳樸的大唐人民,李好這種后世被漫天飛舞的廣告轟炸過的人怎么會想不到這些?總之廣告無處不在,自古都是套路得人心。

“這天然居我來的不多,每次過來,吃的菜式都不同。但是每道菜肴又是如此美味,讓人吃后回味無窮,只是價錢稍稍貴了點。”

三人喝了一會茶后聊了會,大致都是聊的一些瑣事。然后一起吃了飯,不過吃的時候太子一直沒有吭聲,顯然他受過某方面的教育,講究食不言。

這讓李好同李恪兩人感覺很不自在,李恪還好點,他原本也是食不言的風格,只是碰上李好后就不同了。李好根本就沒什么講究,經常在吃飯的時候說事情。

“這價錢其實并不貴了,同樣的美食,比起那些豪族家里吃一頓耗費巨額的費用來說。天然居的菜的價錢其實非常厚道了,而且味道比那些更強。”

天然居是自己的產業,李好自然要為自己的產業說說話,而且他說的也是事實。李承乾不管以后能不能做皇帝,現在這家伙可是太子,還是有一定的權利和影響力。

李承乾聽了李好的話后笑了笑,并沒就這個話題繼續討論下去。天然居是李好的產業,他自然知道,也沒必要找李好的茬子來敲打李好。

他約李好見面其實沒什么打算,自然談不上敲打李好。年頭的時候欠了李恪的人情,李好跟李恪的關系不錯,加上承乾想見識下李好這個最近聲名鵲起的年輕人,所以才會一起坐坐。

“太子的日子看起來真的不怎么好過!吃頓飯都心事重重。這長安城雖然繁華,但是看不見的東西太多了,能把一個聰明伶俐的人變成困獸,陷于絕望之中無法掙扎。”

不過從聊天中,李好和李恪兩人還是能看出來。這為太子心中藏著不少事情,眉目中總是帶著憂郁。只是他們兩幫不上什么忙,而且李承乾也不見得需要他們的幫忙。

李恪看到太子的樣子后,想起自己這一年在潭州的遭遇,越發覺得李好讓自己跑到外面去任職是明智之舉。

他在潭州做的那些事情不僅讓李二感觀不錯,大唐的那些官員對他的評價也頗好。而且自己只要稍稍注意下生活作風,其他方面根本就不需要擔心被算計之類的事情。

這比起以前在長安夾著尾巴做人的日子強多了,現在的太子就是這種狀況。夾著尾巴裝孫子,什么想法都不能有,沒事還要被人打小報告,日子能自在么?

“管他呢,我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再說,這幾天我要在家好好修養一段時間,沒什么大事情就不要去打擾我了。”

李好沒有對這種事情評論什么,他現在想安安穩穩的把年過了再說。奔波了一年了,也該好好休息一番,然后做幾頓好吃的犒勞自己,也給府上的那些人發些福利。

只是李好的這種打算注定要落空,第二天他本想在自己府上再次整一頓殺豬菜出來。好久沒有吃全席的殺豬菜了,過年的時候吃一頓過過癮。

結果被忠叔拉著去找李靖去了,原因很簡單,李好年紀大了,是時候行冠禮了。李府沒什么長輩,族人那邊也別指望,所以找李靖或者河間王來主持就是最好的辦法。

趁著李好過年在長安的時候把這件事情辦了,這是大事,李好不上心,但是忠叔必須掛心上。李好很想拒絕,因為冠禮這東西在南北朝到隋唐后,實際上并不被重視。

不過想了下還是算了,自己這具身體是真正的漢人,這種事情就當為漢人的傳統保持做貢獻,順便滿足忠叔的愿望好了。

如果他敢拒絕,忠叔估計能夠一頭跪死在李好面前。這冠禮在大家族里面可是非常的重視,尤其是士族大家。李好現在好歹還是大唐的五品官員,出身世家,這個必須重視。

要不然忠叔怎么會一心要操辦這件事情,目的不就是讓自家小郎君的冠禮更隆重點么?最好還能讓長輩給想一個好的字出來,這是以后行走大唐必須要的東西。

冠禮這東西挺折騰人,主持人是李靖,河間王只是過來觀禮。李恪以及李好認識的幾個二代也過來了,比如程三郎和房二,他們就是過來看熱鬧然后混吃。


上一章  |  舌尖上的唐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