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唐朝第一百零三章 新農業技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舌尖上的唐朝 >>舌尖上的唐朝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三章 新農業技術

第一百零三章 新農業技術


更新時間:2017年06月23日  作者:小陸探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小陸探花 | 舌尖上的唐朝 

出錢的出錢,出人的出人,還有出材料邀請鄉老的。整個祭典搞的聲勢很大,整個潭州城幾乎萬年空巷。

這種活動,只要連續搞上幾年,以后這周圍的百姓都會跟著搞了起來,然后形成一個風俗留傳下去。

李好整這些自然不會是為了這些,他還準備在嘗新宴會上面推出一些新鮮的作物。因為商會的會員每人還湊了點錢,在滿庭湘酒樓請了李恪和潭州府的官員們吃了一頓。

除了官員,一些有點名望的人都在邀請之中。這個時候把這些新作物推了出去,正好。比如自家種的辣椒,南瓜,玉米,這個時候都有一些收獲了。

潭州這個原本在大唐并沒什么波動的城市,因為李好的到來,一切開始變的不一樣起來。一條新修的商業街出現在這個城市,還多了一種叫住水泥的產物。

新建的商業街大部分地方都用到了這種東西,所有的房子和商鋪都規劃的非常好。不僅流通性很好,環境和排水都做的非常好,讓人到了這里后都會有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當然,花錢也會愿意。這里幾乎集中了潭州城所有叫的上名號的商鋪,還出現了各種風格獨特有美味的小吃。

什么臭豆腐啊、姐妹團子、米粉、龍脂豬血、紅燒蹄子、鹵味、牛角餃子都是這些小吃的代表,其中以臭豆腐聲譽最高。

這種聞起來怪怪的東西,吃起來卻很香,還不貴,正迎合了潭州人們的口味。這中間李好又因為完成了隱藏任務,收獲了不少積分。

不過離他的湘菜體系的任務卻還差了一半,一個是人氣不夠,還有一個就是影響不夠。現在還在潭州城府城區蔓延起來,要覆蓋整個潭州府才算完成。

到了七月份的時候,長孫皇后因為道餐的原因,比原歷史多活了一個月后,不過還是沒有逃離病逝的命運。丟下她的子女和丈夫,一個人去了天堂。

“賢弟,這邊的事情就麻煩你幫我看著一點了。其他的事情可以交給其他官員去做,一些需要決斷的事情你可以優先處理,回來告訴我一番就好。”

李恪收到長安快馬來的消息后,把這邊的事情交給了李好幫著看管。原本李恪督這邊并沒什么實權,但是現在不一樣,李恪的權利不少,他走了之后總得有人幫著處理。

不過他給李好的權利不少,幾乎就是他在這邊的代言人一般,這讓李好很有壓力感,而其還擔心自己進入到李二的視線里去。

“臣有一人可以舉薦,長安城西市有一少年,名李好,能接腸續命。河間王三子李崇真就是被那少年救治過來,此事河間王可以證明。”

李好不知道的是,在長孫皇后病重的那段時間里面,其實有人向李二舉薦了他。只不過用心卻不一定好,目的也沒有達到而已。

恰好河間王和李靖兩人都在朝,他們都知道李好的身份。不想讓他被招入太醫院,直接回了句李好尚未成年,醫術再神奇也不行,因為現在要救的是皇后。

這個時候的醫生的地位很低,李好是他們兩人部下的后代。他們還想著把李好弄到軍隊里面建功立賞封將,怎么可能讓李好去做太醫。

更重要的是皇后的病李好能不能治好,他們心中都沒底,萬一治不好,那不就把李好給坑進去了?這是他們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李二聽了河間王的話后也沒多想,這個時候的醫生,所有人都認為越老的越厲害。對于年輕的醫生他們自然沒那么相信,加上李好現在已經去了潭州府,這來去時間也長。

其實李二在宮中并不是不知道李好的事情,要知道李恪和太子同時深夜進宮的時候他就派人調查過。只是李好確實還小,而且還因為家中落魄去做了酒樓。

所以李二直接放棄了叫李好入宮給皇后治病,幸好這個時候老崔和劉仁軌兩人并沒把李好能治腸癰的事情說了出來,要不然李好免不了要走這一遭。

李恪走后,李好并沒按照李恪的吩咐全面接手他的工作,只是看了眼那些卷宗之類的東西后,下面的事情全部推給了那些官員去做。唐初的這些官員還是很干事,他們做的不錯。

大方向的事情,李好反倒想自己先試著做些,成功后他還能通過瀟湘商會慢慢輻射影響到周圍的百姓,然后再統一由官方來引導,那樣反而效果更好點。

比如現在辣椒,南瓜,紅薯這些東西,在嘗新祭典上面被李好展示出來后,那些富商都有興趣。紛紛讓李好明年記得給他們準備一些種子,到時他們也試著種植一些。

這個時候的商人跟后世的商人還是有點分別,他們除了經商,還會在家里囤地。所以每個人不僅有錢,家中田地也多。李好的修路修水利計劃,這些人也是響應最積極的一批。

對于這些人的想法,李好都沒拒絕。他很樂意和這些人合作做某種事情,也希望看到更多的人能跟上自己的腳步,希望這些商人往更好的一面走去,而不要連良知都沒了。

“這水稻還可以這樣種?”李恪走后沒多久,第一季水稻就到了收割的時候。李好把那些富商帶到了自己的莊子,讓他們看著自己這邊演示曲轅犁和水車,還有人力打谷機。

更重要的是李好還展示了一種新的耕種方法,水稻二季收種。長江以南種兩季水稻很正常,這里的氣候很適合種兩季,只是這個時候的二季水稻耕種跟后世有點不一樣。

這邊的第二季是直接在原本收割后的水稻茬上面等著翻新,然后再重新長出水稻出來。這種叫再生稻,也叫晚稻,但是產量比李好的這種方式就差了很多。

而李好演示的方式不一樣,他是在原本的稻田里面的水稻留了一部分秧田。然后在秧田這邊培養新的水稻種苗,等第一季水稻收了后,立刻翻地再種上第二季。

這種耕種方式的產量比再生稻高不少,不過中間就會成了最辛苦的時候。一季收一季種,還是最炎熱的時候,在后世這個時期會有一個特殊的名字,叫“雙搶”。

小說網址:/html/205/205794/52599512.html

干凈無彈窗廣告的站


上一章  |  舌尖上的唐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