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書旗小說,最快更新!
回到米蘭,照例的奪冠慶典和游行,雖然意大利杯只是含金量并不高的一項冠軍,但國米球迷們依然高興得像個孩子,整個城市到處都是杠鈴般的笑聲。
在這樣的歡樂祥和氣氛中,瓦爾迪也沉醉著,享受著最單純的快樂。
不過在休息了幾天之后,瓦爾迪又背起背包,踏上了行囊,朝著遠方而去,這又是一段新的征程。
當然,并沒有地震般的轉會事件,瓦爾迪并沒有轉會離開國米,他只是要去國家隊集合罷了。
距離四年一屆的歐洲杯開幕也僅有20天的時間,對于一支球隊來說,這個時間其實是并不怎么夠備戰的。
其他大部分英格蘭國腳們其實早已經集合,只有曼聯和切爾西的國腳因為歐冠決賽而延遲歸隊。
說起來意大利杯決賽更坑爹,居然比歐冠決賽還要晚,生生變成了歐洲賽場的最后一場比賽,也不知道意大利足協是怎么想的。
所以,瓦爾迪就變成了最后一個歸隊的英格蘭國腳。
飛機上,瓦爾迪不由得思緒飛揚。
這屆歐洲杯,瓦爾迪前世記憶頗深,最主要的,就是西班牙王朝的啟幕。
阿拉貢內斯結合西班牙的實際風格,借鑒巴薩傳控式的打法,終于將斗牛士軍團打造成技戰術先進,實力出眾的冠軍之師,一掃過去預選賽之王的恥辱稱號。
雖然歐洲杯后阿拉貢內斯即離任,但毫無疑問,西班牙的王朝卻是由他所開啟,被人所永遠銘記。
西班牙很強,甚至瓦爾迪都很難說一定能帶領英格蘭干掉西班牙,面對一支傳控臻于大成的球隊,就好像深陷泥潭,寸步難行。
當然,現在說西班牙其實還有點早,因為分組的關系,如果相碰西班牙,那就是決賽的事兒了。
很早以前結束的小組抽簽中,英格蘭的簽運不錯,和東道主奧地利、強大的德國還有波蘭分到了同一小組,在上半區。
毫無疑問,小組中最強的對手就是德國,東道主奧地利憑借著主場之利,也有可能爆冷,而最后一支球隊波蘭,恐怕就是來打醬油的。
德國面臨著新老交替,經歷了06年世界杯的攻勢足球洗禮,換血已經勢在必行,到了10年世界杯,德國就開始上演青春風暴了,所以這一屆歐洲杯,完全就是德國承上啟下的一次歷練。
說起來,瓦爾迪對德意志戰車無比唏噓。
一直以來,德國人都是堅韌、不屈和頑強的代名詞,這一點,也充分體現在了德國足球上。
遠古時代暫且不提,大部分人所熟悉的02年世界杯,雖然德國在決賽中輸給了如日中天的羅納爾多,但那一支德國戰車,卻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
卡恩和巴拉克無一不是強大的精神領袖,德國人在他們的帶領下,頑強不屈,戰斗意志強大到令對手膽寒。
不過在兩個推崇技術流的主帥上任后,德國好像就失去了這種引以為傲的精神屬性,尤其是在巴拉克離開后,甚至在德國隊身上已經感受不到任何頑強。
德國徹底變成技術流球隊了!
當然,這并不是說技術流球隊不好,畢竟這符合足球的發展規律,更符合球迷們的欣賞水平!
可瓦爾迪還是為這精神屬性的缺失而感到遺憾,即使德國隊拿到了14年世界杯的冠軍。
這一屆的歐洲杯恐怕就是德國風格的過渡,未來在巴拉克淡出國家隊后,德國戰車就將徹底變成跑車,跑得飛快,但卻已經沒有了讓人膽寒的威懾力。
巴拉克真是一個悲情人物,被亞軍環繞就不說了,甚至在國家隊還被波多爾斯基那蠢貨打耳光,這對于德國戰車的精神領袖來說,絕對是最大的侮辱。
如果陰謀一點的說,這里面難道就沒有勒夫的默許?
一名球員,哪怕再有實力,難道他就敢和更衣室領袖叫囂?
只有幾種情況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
破罐子破摔,不打算干了;
本人是二筆;
主教練默許;
反正瓦爾迪覺得,波多爾斯基要不然是二筆,要不然就是被勒夫默許的,這里面絕沒有那么簡單。
前世德國進了決賽,不過現在橫空出世了一個英格蘭,德國想要進決賽,就只能先闖過英格蘭這一關,顯然,英格蘭現在可比德國實力更強。
不說陣容配置,光是一個海因克斯,就足夠德國鬧心了。
作為一名德國主帥,海因克斯對德國足球的把握可以說無人能出其右,勒夫在他面前不過是小字輩的。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