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皇崛起第1805章 貸款買船和海軍兵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歐皇崛起 >>歐皇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05章 貸款買船和海軍兵源

第1805章 貸款買船和海軍兵源


更新時間:2019年09月27日  作者:太上老牛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太上老牛 | 歐皇崛起 


實際上,眼下英格蘭人也不多,總共也就300萬人不到。算上蘇格蘭的50萬人和愛爾蘭的25萬人,也就三百大幾十萬人口。

但是,英格蘭三面環海,只有北邊和蘇格蘭的邊界處才不靠海。所以,盡管只有不到300萬人,可英格蘭漁民總數卻有幾十萬。

而且,馬林幾年前還推動了漁船貸款計劃,貸款給英格蘭貧窮的漁民,資助他們買幾十噸的“大”漁船。

馬林之所以像對待境內的弗里斯蘭人那樣,肯無抵押貸款給英格蘭漁民買漁船,就是為了培養漁民基礎,然后,獲得更多的漁民。這樣,以后招募水手就不缺人了。

眼下,英格蘭正在處于圈地運動的時代。很多英格蘭農民土地被占,被迫淪為流民。然后,擺在他們面前的只剩下了兩個出路——一個是進入毛紡工廠,成為毛紡工人;另一個,本來沒有,但馬林愿意提供貸款后,他們就多了個選擇……貸款買船成為漁民……

這些沒有打漁經驗的農民,因為失去了土地,實在活不下去。而毛紡工場雖然招人,可招收的人數也是有限制的。主要是,羊毛來源有限,不能招太多人紡織呢絨。所以,其實很多失地農民是沒有了出路的,只能淪為流民和難民。

但是,流民是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很容易搞個起義什么的,或者容易化身強盜。所以,無論無論哪個國家,都不樂意看到流民的存在。

馬林記得曾經看過的資料顯示,亨利八世這個暴君在位時(15091547年),因為國內失地農民太多,常常有幾十萬人。為了保護社會穩定,亨利八世殘酷地把流浪者們都投進監獄。甚至,亨利八世還下令絞死了七萬二千名流浪者(出自馬恩選集第6263頁),作為對那些失地后到處流浪的農民的恐嚇。

因為,當時有一些失地農民并不愿意進入剝削人很厲害的毛紡工場干活,寧可帶著家人流浪。當時倫敦城里,流浪者的比例很高。17世紀的時候,倫敦城20萬人口里,竟然有5萬流浪者,使得倫敦的治安極其敗壞。而英國在17世紀殖民北美,也是被流浪者搞怕了,所以才這么搞的。結果,效果非常好。畢竟,那些流浪者去了美洲,就不會留在英國本土鬧事了。

當然,那是原本歷史上的情況。這個時空,因為馬林的亂入,導致英格蘭國內形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原本,在亨利八世時期,英格蘭有幾十萬土地被圈占的流浪者,還在1536年和1537年爆發了反對圈地的農民起義。亨利八世本就暴戾,受此刺激,就大規模處死了失地農民,總數達到7萬多人。

這是原本的歷史,但因為馬林的緣故,這個時空英格蘭爆發了愛德華爭奪王位的戰爭,還發生了蘇格蘭軍隊洗劫北部幾郡的事情。

在愛德華爭位的戰爭中,英格蘭死了幾萬人,后來又被馬林招募了幾萬人去北美,還招募了幾萬人去諾森伯蘭郡墾荒。所以,眼下英格蘭流浪者還是比較少的,總數也就幾萬人。這點人,對于英格蘭這樣大的國家而言,并不算什么。只有流浪者達到幾十萬人,才會威脅到英格蘭的國家安全。因為,英格蘭總人口也就300萬人左右。

就是這幾萬失去土地的流浪者,目前在馬林的貸款買漁船的誘惑下,也在漸漸減少。而對此,英格蘭國王愛德華是樂見其成的。因為,流浪者減少,就意味著治安環境更好,社會更加穩定。

至于那些貸款買船的失地農民不會捕魚的問題,馬林甚至專門成立了服務公司,不但提供貸款給買漁船,還專門派老練的漁民帶新人,教會那些失地農民如何操控漁船和撒網捕魚。當然,還有尋找漁區。最后這一點比較難學,但好在這個年頭被海上的漁船很少,漁業資源很豐富。就算經驗不豐富,也是能捕到足夠的魚維持家里的生活的。畢竟,北海漁場在后世都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這個年代的漁業資源因為還沒怎么開發,是極為豐富的。

而且,馬林還通過貸款給英格蘭失地農民,刺激了北海國造船業的大發展。因為,馬林貸款給英格蘭漁民和失地農民時,不是給錢讓他們自己買船,而是指定讓他們跟北海國的造船廠買船。這樣一來,買漁船的貸款甚至都不會到英格蘭漁民或失地農民手上,而是左手轉給右手,從貸款銀行直接送到馬林名下的北海國造船廠……

也就是說,馬林所謂的“貸款給人買漁船”實際上就是在變相地推銷自己造船廠生產的船只,就跟后世分期付款買車差不多的樣子。

這樣一來,英格蘭漁民和失地農民有了新的生計,而馬林也通過類似房貸和車貸的手段,高價賣掉了漁船,可謂皆大歡喜。

而北海國本土的造船廠制造漁船的木材,則是從丹麥所屬的挪威南部森林和瑞典南部森林進口的。

因為丹麥喪失了瑞典的主權以及丟掉了海上貿易的權利,所以,馬林決定給點補償,從丹麥進口木材,算是讓丹麥王室有點收益。其目的,自然不是馬林好心,而是為了維持丹麥和瑞典的實力平衡。畢竟,瑞典有法一倫銅礦的存在,財力雄厚,國家實力蒸蒸日上。若是丹麥純粹靠種地,未來肯定要被瑞典壓制甚至吞并的。

馬林對北歐沒啥興趣,也不愿意丹麥或者瑞典一方過于強大,壓制住對手。所以,他為了找平衡,故意從丹麥進口挪威南部和丹麥控制下的瑞典南部的橡木,用于制造漁船。然后,轉手分期付款賣給國內和英格蘭的窮漁民,以及英格蘭失地的農民……

這一番操作下來,幾乎三方都受益。馬林收益最大,畢竟,分期付款的總價比貨物實際價格高多了。馬林模仿后世放貸規則,不過把還款放松到每年一還。而且,沒有首付。結果,總得算下來,比一次性全款買船要多50。無形之間,馬林就比別人賣船多賺了總價的50的利潤。而且,還不準提前還款,提前還款,還是要給這么多……

雖然這么搞有點黑心,但說實在的,馬林肯無首付貸款賣船給那些漁民或失地農民,已經算是給了他們一次翻身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在后世也是很難找的。因為,這完全就是風險投資。而在后世華夏,普通人想要創業,要么找親戚借錢,要么只能借高利貸。

而通過無抵押分期付款的方式,馬林也算在英格蘭新扶持了很多新的漁民。而這些漁民,在馬林將來入主英格蘭后,就會成為皇家海軍募兵的來源。

甚至,馬林還和那些貸款買船的英格蘭漁民或失地農民有過約定——如果他們船只不幸沉沒,或者捕魚未能收回成本導致還不上款的話,馬林也不會追債。但是,要求還不上款的這家人,必須出一個壯丁,為馬林的戰船服役20年。服役期間,工資減半,直到還完欠款為止……

所以,馬林根本不在乎他們能不能還得起貸款。還得起算他賺大了,還不起,他也能獲得一個賣命給他的水兵……而一般來說,大部分漁船都是能保本甚至有賺頭的。所以,馬林是不會虧本的。而且,那些欠錢后被迫參加皇家海軍的水兵,是沒有挑三揀四的資格的。到時候,一些氣候比較惡劣的海區,就是他們服役的地點……

2015uc書盟


上一章  |  歐皇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