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皇崛起第1799章 明朝版拿破侖炮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歐皇崛起 >>歐皇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99章 明朝版拿破侖炮

第1799章 明朝版拿破侖炮


更新時間:2019年09月23日  作者:太上老牛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太上老牛 | 歐皇崛起 


雖然腦海里老是出現上輩子新東芳廚子學校的可怕轟炸廣告,但馬林還是堅持使用了“皇家西點軍校”這個名字。反正,除了自己,別的人并不會想歪、

特別是,需要用中文,才可能會想歪。但問題是,明朝是華夏人最自信的時候。就算西餐傳過去,也不會叫西餐,西方面點傳過去也不會叫西點,而是會叫夷點什么的。

比如現在,馬林在明朝內部的稱呼,就是“東番伯”,至于那個北海國大公爵的頭銜,直接被明朝人忽略了。在他們看來,洋夷什么的,別說大公爵了,就是國王都顯得可笑,和西南少民地區的酋長沒啥區別。所以,這年頭,是沒人會把這個詞想歪的。

當然,馬林也了解明朝人的這種心態,但卻不是很生氣。為啥?因為在馬林眼里,這幫人就是古代NPC,和他們有啥好置氣的?再說了,姿態放低點,能從明朝撈到大量好處,何樂而不為?

這不,這會兒,從巴拿馬又運回來兩船的絲綢和瓷器。粗略算一下,又能給馬林帶來20萬金幣左右的純利潤。

對此,葡萄牙人眼睛已經紅得快爆炸了。因為,按照協議,他們才應該是大明帝國的掌控者啊!

但是,實際上,他們根本沒有能力掌控大明帝國。之前的沖突,他們就沒撈到好處。這次派出去的艦隊,目前剛抵達馬六甲不久,正在修整中,打算對大明帝國沿海發起全面進攻呢。

事實上,葡萄牙也很羨慕馬林的手法,打算學一學馬林的手段,以東南亞蠻酋的身份向大明朝貢的。但可惜的是,他們舍不得放棄到手的吉隆坡大錫礦,不肯歸還大明屬國馬六甲王國的土地,所以,自然和明朝談不攏了。所以,他們只能幻想靠艦隊打服了明朝,然后再圖談判了。

但可惜的是,葡萄牙人并不知道,明朝并不會屈服于敵人的武力,這也是后世那么多人粉明朝的原因。而且,目前在位的可是明朝中后期最喜歡戰爭的正德帝,能打服明朝就有鬼了。

另外,孔泰那邊,也早就接到馬林的指示,準備給明朝報信了。這不,孔泰派去馬六甲海峽的間諜船,就發現了葡萄牙艦隊的抵達,并用快船趕往基隆,給孔泰送信。

“這么晚才抵達?”孔泰有點郁悶。他早就做好準備了,但沒想到,葡萄牙人效率這么低,比他預估中的時間晚了幾個月。

至于為什么如此?主要是因為這支葡萄牙艦隊,在達迦馬的帶領下,在非洲西部沿海的貝寧王國沿海浪了一圈,還登岸搶劫了一番。

貝寧王國是西非著名的古國,和西非其他地區貿易頻繁,所以,黃金也不少。達迦馬本就是個貪婪之輩,路過貝寧沿海時,看到當地正在爆發內戰,于是摻和一腳,派兵上岸,幫助弱小的一方,打敗了強大的一方。但是,在勝利后,卻把好處都拿走了……

通過摻和貝寧王國的這次內戰,達迦馬賺到了1500磅金沙,和一船的象牙,可謂大獲豐收。然后,他就在非洲西海岸走走停停,尋找撈偏門的機會。

但是,這個年代非洲太落后了。除非西非地區有幾個文明國家外,西南非洲沿海,幾乎沒什么像樣的國家。唯一一個稍微像樣點的剛果王國,還是葡萄牙的盟友。而作為專業打劫的葡萄牙殖民者,顯然是內行人,知道只有城市里油水才多。而那些沿海的部族村莊,雖然很好拿下,但卻幾乎沒啥油水。甚至,幾百個村子,也不如一個小城油水多。道理很簡單——這個年代,只有城市里貿易活動才活躍,商品也多。而商品多了,貨幣(金沙)也會多。這樣的地方,洗劫后,才有足夠的油水。而一般的小村莊,只能搶到一些粗劣的食物,以及一些牲口,實在沒啥賺頭。

到了東非海岸后,達迦馬的船隊,又在斯瓦希里人(阿拉伯商人和當地黑人的混血人種,從莫桑比克沿海到索馬里南部沿海,遍布斯瓦希里人,也有不少斯瓦希里人的小城邦)的地盤上,搶了幾個沿海小城邦。

達迦馬非常狡猾,他沒有強行攻城,而是用貿易為名,先騙開城門,然后突然發起襲擊,倒是讓他連破幾個斯瓦希里人的小城邦,擄掠了大量的財富。

等達迦馬的艦隊抵達印度補給港的時候,他的戰艦上已經裝滿了金沙、象牙、犀牛角、寶石等珍貴貨物。

要是此時返航回歐洲,達迦馬又能大賺一筆。但是,他是負責入侵大明的,因此,這些貨物,只能暫時寄存在葡萄牙在印度的貿易據點果阿了,準備返航時再帶回去。

然后,達迦馬才慢悠悠地帶著艦隊趕往馬六甲港,然后被孔泰的間諜發現,并趕去報信……

此時的達迦馬不知道,孔泰早就在幾個月前,就向大明朝廷獻上了磅拿破侖炮,還獻上了拿破侖炮的泥模鑄造法。

這會兒,“正德八虎”之一的張永,正在監督兵仗局的工匠們鑄炮呢。劉瑾倒臺后,扳倒他的張永并未獲得劉瑾那樣的權勢。原因嘛,就是這家伙沒有劉瑾的能力。所以,他只能和谷大用等其余幾虎爭寵了。張永略懂軍事,所以,負責內廷主管軍事的御馬監,以及內八局的兵仗局。

孔泰獻上12磅炮的泥模鑄造法后,張永仗著正德的寵信,把鑄炮的技術和任務,從工部那里搶了過來,由內廷的兵仗局來鑄炮。

如今,幾個月過去,原本制作的泥模第一批已經風干得差不多了。然后,就是鑄炮環節了……

銅鑄炮比鐵鑄炮要簡單得多,不容易出內部問題。所以,張永指揮兵仗局鑄炮,也沒啥問題。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孔泰在獻上鑄炮技術的時候,沒有送上炮架圖紙,只送上了炮身鑄造技術。也就是說,張永的兵仗局,鑄造的12磅拿破侖炮,其實只有一根光禿禿的炮管……當然,還有炮耳,后面還能添加望山……

但是,這也沒啥問題。因為,除了北海國的火炮,其他國家火炮是沒有帶車輪的炮架的。最多,就是多兩個炮耳。炮身后面加瞄準的望山,都算“高科技”了……

經過灌入火藥干炸后,測試下來,首批120門兵仗局制造的12磅拿破侖炮,只有13門出了點問題,需要回爐重造。也就是說,合格率高達9成左右。

這是因為,馬林沒有把內膜冷卻的羅德曼法獻給明廷。這可是鑄造重炮的大殺器,馬林可不會傻乎乎地獻給明朝。

但盡管如此,接近九成的合格率,還是讓張永欣喜若狂。因為,之前兵仗局鑄炮,合格率比這個低太多了,甚至一半都沒有。所以,他也算“立功”了。

要是馬林知道張永的想法,估計會噴死他的。要知道,銅鑄炮本來就沒啥難度,你還整了超過一成的報廢率,簡直就是……

這估計和明朝工匠的管理不是很嚴格有關,有些東西,分明是個人操作失誤帶來的報廢,而不是技術問題。對于這一點,北海國在流程上卡得很嚴,所以報廢率極低。明朝這邊管理不嚴格,張永這次緊盯著,還造成這么多報廢。要是以后沒親自盯著,估計報廢率更高……

好在銅炮鑄造出了問題,還能熔了重造。反正,銅沒鐵那么容易氧化。最多,只是費一點泥模……


上一章  |  歐皇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