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皇崛起第820章 木材堆積如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歐皇崛起 >>歐皇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820章 木材堆積如山

第820章 木材堆積如山


更新時間:2018年04月15日  作者:太上老牛  分類: 歷史 | 外國歷史 | 太上老牛 | 歐皇崛起 

馬林學著后世的那些領導和明星,一路揮著手,假笑著,從船上走到碼頭上。當然,他不用學那些明星去給人簽名,而是在一群穿了板甲的肌**子的護送下,去了加蘭德的總督府。

畢竟,在海上航行了一個多月,馬林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好好睡上一覺……

當馬林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三四點鐘了。于是,讓來到總督府的餐廳,準備吃點什么。而此時,隨船而來的幾名船長,也在基德船長的帶領下,在那兒吃上喝上了。而且,貌似幾個人在那兒吹牛……

馬林湊上前去,想聽聽他們說什么。只聽基德船長激動地說道:

“這次航行,充分證明了大公發明的這種‘上緣斜桁帆’,不但容易操作,效率比拉丁三角帆要高,而且,最重要的是——這種船帆壓根不需要考慮季風問題!”

邊上幾個船長聽了后紛紛點頭贊同:

“是啊,從前的橫帆船,想要遠航,必須考慮季風問題。歐洲這邊還好,我聽說,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航行,特別要考慮季風。如果季風不來,甚至船只需要長期等待呢……”一名老練的船長說道,其他幾個船長也紛紛點頭。

事實上,馬林對于這個說法也是很贊同的。他記得,前世資料中提到過——西班牙“馬尼拉大帆船貿易”,就特別依賴季風。馬尼拉大帆船從美洲去菲律賓馬尼拉比較方便,順著洋流和風帶走就行,而且速度非常快。

但從馬尼拉去美洲就十分麻煩了——從馬尼拉去美洲,需要從馬尼拉出發,然后經過臺島南部的巴士海峽,抵達臺島東岸。接著,順著季風,以及西太平洋的黑潮北上,抵達日本東部海域。此時,緯度進入了西風帶,而且黑潮之后就是自西向東的北太平洋暖流。這股暖流從日本正東方向的海域出發,向東直達加利福尼亞州西海岸偏北的位置后,一分為二,一部分北上,稱為“阿拉斯加暖流”;而另一部分,則沿著加州海岸南下,抵達墨西哥西海岸,稱為“加利福尼亞寒流”。而“加利福尼亞寒流”抵達赤道附近后又向西拐,形成補償流,稱為“北赤道洋流”……

當然,西班牙的馬尼拉大帆船順著加利福尼亞寒流抵達墨西哥西海岸后,就會在阿卡普爾科靠港卸貨。然后,船只也需要大修一番,而船員們,也需要登岸放松一段時間。然后,等準備完畢了,就再登船,順著“北赤道洋流”和東風帶,再度前往菲律賓馬尼拉……

且不說從墨西哥到馬尼拉這段航程,據記載,從馬尼拉到墨西哥這段航程,需要繞一個大彎。而且,從馬尼拉北上日本東部海域,特別依賴季風。畢竟,橫帆船對風向的依賴。即使有黑潮的勢可借,也需要順風,才能順利航行。

但上緣斜桁帆不同,這種帆和中式硬帆一樣,可以借助八面來風。只要不出現無風的情況,船只就可以自由航行,無需考慮什么季風方向。

而且,馬尼拉大帆船夏季從馬尼拉出發,也是很危險的。因為,夏秋季南海地區,包括菲律賓海域,容易刮臺風。要是帆船遇到臺風,幾乎就死定了。因此,夏季從南海海域出航,其實是冒了很大的風險的,并不安全。

而若是有了上緣斜桁帆,那就大不一樣了。因為,船只不用再傻傻地等待季風時節,隨時可以出發。甚至,完全可以避開夏秋臺風季節,航海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了。

赫赫有名的“馬尼拉大帆船貿易”受到季風的影響,每年從馬尼拉去墨西哥的船隊,只有一趟。如此,嚴重影響了貿易的頻率。如果不用等待季風的話,除了臺風季,其他時節馬尼拉隨時可以出航,會大大增加貿易的總量……

馬林現在已經打算占領臺島,作為和大明貿易的中轉站。以后,他的船隊,不可避免地要學西班牙人,走“馬尼拉大帆船貿易”的航線。所以,上緣斜桁帆無視季風的特點,非常珍貴有價值……

至于前世上緣斜桁帆為什么不太有名氣,是因為它出現的年代太尷尬了——上緣斜桁帆,直到20世紀初,才基本完善,并投入使用。可惜的是,那個年代,蒸汽機技術已經完善,柴油機都出現了。所以,帆船這種東西都被淘汰了,更何況只是帆船一部分的上緣斜桁帆?

所以,不是上緣斜桁帆不夠優秀,而是生不逢時而已……

但現在,馬林穿越過來的這個時代,大航海剛剛興起,甚至技術還很落后。馬林提前400年搞出上緣斜桁帆這種大殺器,完全就是開掛啊……

如果不用等待季風的話,馬林麾下的航海船,每年可以多跑幾趟,而帶來的利潤,必然是大大增加……

開心之下,馬林和幾位船長頻頻碰杯,一個不慎,把自己灌醉了……

第二天一早,馬林再度醒來。穿好衣服后,馬林在一群護衛的簇擁下,由加蘭德這個總督帶路,開始在悉尼城附近視察當地的開發情況。

此時的悉尼,并未形成城市,而是只有一個城堡,然后周圍是成片的村莊……

城堡自然是加蘭德修建的殖民基地,而周圍的村莊,全是那幾萬英格蘭難民被送到后聚居形成的。

正所謂“人多力量大”,之前,加蘭德帶著幾百移民過來的時候,開發難死了,只在悉尼城堡周圍開發了一些土地。但幾萬英格蘭難民的到來,導致島上開發速度大大加快。悉尼城堡周圍的森林,迅速被移民們砍光。然后,大片的農田和牧場出現在了悉尼城堡周圍。和這些農田和牧場一起出現的,自然是許多村莊。畢竟,英格蘭移民可是有好幾萬人呢……

原本,那些英格蘭移民是打算把砍下來的樹木都用來修房子或當柴火燒掉的。可是,加蘭德嚴格執行馬林的命令,下令所有橡木,全部整木保留下來,并修建棚子,把這些橡木原木都放進棚子里天然風干。至于修房子和燒柴火,直接使用其他類的樹木就是了。布雷頓角島上,白云杉、冷杉、黃樺和糖槭樹都很多,橡樹只占少部分。但是,因為布雷頓角島上到處都是原始森林,所以,即使只占少部分,最后布雷頓角島上幾十米長的橡木原木,也堆積了很多很多。比如,馬林視察的這個木材儲備區,就興建了上千個大棚,儲備了幾萬根幾十米長的橡木原木。這么多巨大的橡木原木,拿來都可以制造十幾艘排水量2100多噸的“勝利號”風帆戰列艦(勝利號耗費2000多棵橡樹)。但考慮到18世紀英國已經沒什么太高大的原始橡木了,所以,這幾萬根巨大的原始橡木原木,能造的船更多……

只是,馬林并未在布雷頓角島設立造船廠,而是只設立了一個船只修理廠,只能負責給帆船損傷的部位更換木板(比如船底被海蛆蛀蝕嚴重的區域,都要更換木板,避免船體出現漏洞進水)而已。也就是說,悉尼城堡附近儲備的幾萬根巨大的橡木原木,他們的用途,只是用來切割船體部件木板的,好用來修補船只……

“真特么奢侈!”馬林雖然早就知道這個消息,但事情發生在眼前,他還是忍不住咂舌不已。

而且,據加蘭德所說,偌大的布雷頓角島,實際上目前只開發了東北部沿海地區和沿河地區。至于島嶼西邊大部分地區,還尚未開發呢。

不僅如此,加蘭德還告訴馬林——在設立了造船廠的北美雙島,那邊儲存的橡木數量更為龐大,達到了十幾萬根幾十米長的橡木原木的儲備水平……

這還只是從雙島上砍伐下來的樹木,隨著艾伯特在紐約曼哈頓島上建立了基地,并向德拉瓦印第安人收購橡木。估計,曼哈頓島那邊,想要儲存幾十萬根橡木原木,也是輕松加愉快……

總之,就一句話——北美大陸,木材多得難以想象……

馬林看到拿堆積如山的粗大原木,眼睛都看花了。原本,他是知道這邊橡木原木很多的。但是,聽說數字是一回事,而現場看見幾萬根幾十米長的橡木原木堆在那兒,又是另一回事了。看到堆積如山的可以用來造船的木材,馬林有點暈……

新書、、、、、、、、、、、


上一章  |  歐皇崛起目錄  |  下一章